皇位之争的一匹黑马

崇德八年 (1643),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官,没有留下进言,也未在生前

立下皇嗣。于是宫中在华行过葬礼及哀悼仪式之后,开始商定继承人。

在皇大极死后的第六天,诸亲王众贝勒按照努尔哈赤的进诏,次议通过讨论定夺皇位继承人。当时主要有七个人的意见显得格外重要,他们是四大亲王一礼亲王代善、省亲王多尔袭、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和三位郡王一武英郡王阿济格、颖郡王阿达礼和豫都王多锋。而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最有希望夺得皇位。

睿亲王多尔衣是皇大板的弟弟,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努尔哈赤在世时深得其父亲的宠爱,时年三十二岁。王尔农曾多次率军出征,他不仅英勇善战,旦谋略出奇,攻城则必克,野战则必胜,屡次立下战功。另外,多尔衮的两位胞兄弟阿济格和多锋,分别为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旗主贝勒,均拥立多尔衮。

比起多尔农,肃亲王家格也毫不逊色。他是皇太极的长子,时年三十五岁,才能出众,擅长骑射,久经沙场,战绩颇丰。皇太极生前亲掌的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大臣均支持豪格继承皇位,尤其是两黄旗贝勒大臣更是誓死效忠。

礼亲王代善和两黄旗大豆索尼等人拥护豪格继承帝位,多尔衮及其兄弟阿

济格、多铎所拥有的两白旗坚决反对豪格,而拥戴多尔衮。双方势均力敌,发生激烈争执,剑拔弩张。皇太极两黄旗的亲信将领佩剑上前,义正词严地说:“先帝之恩我们无以为报,如果不立帝子,则我们宁愿一死以跟随先帝于地下。”这时,礼亲王代善见气氛紧张、僵持不下,便以年老不干预朝政为由而离开,随后,英郡王阿济格也以不立多尔衮气愤离去,豫郡王 多锋则沉默不言。此时,双方正陷人 “定议之策,未及归一”的局面。

在此紧要关头,内心精明狡黠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了一个方案:让既是皇子,但又并非家格的福临来继承帝位。听到这一方案,多尔衮开始考虑:如果让豪格即位,其得逞后势必会打压报复自己,恐怕到时候自身难保,不可;而此时如果自己继承帝位,则豪格一方自然也会不甘心,必然子发两黄旗与两白旗大动干戈,到时不仅谁胜谁负不定,且定会导致两败俱伤,这也不可;而让尚且年幼的福临即位,一方面能够打压豪格,一方面避免内乱,而自己则在日后摄政,可谓权宜之计。

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多尔农表示:〝我赞成皇子继位,若豪格不继,则就请由福临来即帝位。另外,福临年纪尚小,请由我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辅佐朝政。

对于这一建议,豪格也不好反对。

于是,八月二十六日,当时还未滿六发的福临便坐上了大清的皇帝宝座,次年改元顺治。由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并称待到福临年长后便归政。这位少年天子得到帝王宝座的过程正如其名字一样,福分由上天降临。

虽然说这一折中方案为诸王贝勒所接受,因而避免了满洲贵族的内乱与分裂。然而,在此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顺治帝只不过是“拱手以承祀”,真正掌握帝王大权的其实是他的叔父多尔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皇位   黄旗   先帝   贝勒   努尔哈赤   太极   郡王   帝位   白旗   亲王   黑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