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记载的相术奇人之袁珙

袁珙(1335—1410),字廷玉,号柳庄居士,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元末明初著名相士,官至太常寺丞,卒赠太常少卿。其高祖父袁镛宋末抗元被俘,不屈而死,全家十七人投水自尽,仅仲子被仆人救起,其事迹被明初赵弼编入《效颦集》(见文末附录),里称袁镛“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是“宁死不屈”成语的出处。

袁柳庄像

袁珙因相术精奇,在元代时就很出名,经常给官员、士大夫看相,有百十人之多。对这些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福祸都算得很精准,甚至时间可以精准到某日某时,没有不被说中的。

南台大夫普化帖木儿(?—1364,答鲁乃蛮氏,字兼善),从福建经由海路去拜见袁珙,袁珙对他说:“先生神气严肃,举止雷厉风行,这是大富大贵之兆。然而,先生印堂司空有红色的气息,做官一百一十四天就会被夺印。但若先生能坚守节操,忠于朝廷,必定会名垂后世,希望先生多多努力。”普化帖木儿果然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至正二十一年(1361)改任江南行台御史大夫,至正二十四年(1364)因拒绝为张士诚请封吴王爵,被张士诚逼索其行台印章,宁死不与,赋诗二章,饮药而死。

袁珙相江西左副都御史程徐说:“您帝座星位置再现黄色、紫色之气,千日之内会得到升迁,然而先生冷笑无情,是不会尽忠守节的。”一年后,程徐拜兵部侍郎,擢兵部尚书。又过了二年,降于明朝,为吏部侍郎。

袁珙相陶凯(?—1373,字中立,临海县人,元至正间中乡试,被任命为江西永丰县教谕,但不去上任)说:“您的额、颊、鼻、颧看上去很和谐,但是气色不明显;耳、口、额、鼻清晰分明,却缺乏光泽,宜藏器待时。不到十年,以文进身,为下一个朝代的臣子,做二品官,大约在荆州、扬州一带。”陶凯后为大明礼部尚书、湖广行省参政,为制定明代乐章礼仪、典章制度做出重要贡献。

洪武年间,袁珙在嵩山寺遇到姚广孝(1335—1418,法名道衍,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对他说:“先生你是刘秉忠一类的人物,请自爱。”后来燕王朱棣因为姚广孝的推荐,把袁珙召至北平。燕王想试探袁珙的能力,于是挑选九个卫士,相貌、体型和自己差不多,都拿着弓箭,在酒肆中一起饮酒。袁珙受命来到酒肆,立马跪在燕王的脚下说:“殿下为何如此轻视贵体?”另外九个人笑着说袁珙拜错了人,袁珙却非常自信地说自己没弄错。燕王于是起身离去,召袁珙入宫。袁珙对燕王朱棣说:“殿下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好一副太平天子之相。不到四十岁的时候,殿下的胡须就会垂至肚脐,可登基坐殿。”袁珙看过藩邸的校尉士兵,袁珙说他们将来都是“公侯将帅”。燕王心中暗喜,却担心消息传出去对自己不利,于是派人把袁珙送回了老家。燕王登基后,召袁珙拜为太常寺丞,赏赐冠服、鞍马、文绮、宝钞、宅院。明成祖在册立储君的时候,在皇子之间一直犹豫不决。袁珙给皇长子朱高炽看过面相说道:“这是天子呀。”相看皇长孙朱瞻基的时候说:“这是万岁天子呀。”储君于是确定。

袁珙给人看相知道人心的善恶,他明白人不畏惧大义而害怕灾祸的道理,往往通过看相预言祸患引导别人向善,很多人因为他而改变行径、从善如流。

袁珙为人孝顺友爱,老成忠厚,常施恩于亲戚朋友。永乐八年去世,年七十有六。赐祭葬,赠太常少卿。

袁珙,字廷玉,鄞人。高祖镛,宋季举进士。元兵至,不屈,举家十七人皆死。父士元,翰林检阅官。珙生有异禀,好学能诗。尝游海外洛伽山,遇异僧别古崖,授以相人术。先仰视皎日,目尽眩,布赤黑豆暗室中,辨之,又悬五色缕窗外,映月别其色,皆无讹,然后相人。其法以夜中燃两炬视人形状气色,而参以所生年月,百无一谬。

  珙在元时已有名,所相士大夫数十百,其于死生祸福,迟速大小,并刻时日,无不奇中。南台大夫普化帖木儿,由闽海道见珙。珙曰:“公神气严肃,举动风生,大贵验也。但印堂司空有赤气,到官一百十四日当夺印。然守正秉忠,名垂后世,愿自勉。”普署台事于越,果为张士诚逼取印绶,抗节死。见江西宪副程徐曰:“君帝座上黄紫再见,千日内有二美除。但冷笑无情,非忠节相也。”徐于一年后拜兵部侍郎,擢尚书。又二年降于明,为吏部侍郎。尝相陶凯曰:“君五岳朝揖而气色未开,五星分明而光泽未见,宜藏器待时。不十年以文进,为异代臣,官二品,其在荆、扬间乎!”凯后为礼部尚书、湖广行省参政。其精类如此。洪武中,遇姚广孝于嵩山寺,谓之曰:“公,刘秉忠之俦也,幸自爱。”后广孝荐于燕王,召至北平。王杂卫士类己者九人,操弓矢,饮肆中。珙一见即前跪曰:“殿下何轻身至此。”九人者笑其谬,珙言益切。王乃起去,召珙宫中,谛视曰:“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须过脐,即登大宝矣。”已见藩邸诸校卒,皆许以公侯将帅。王虑语泄,遣之还。及即位,召拜太常寺丞,赐冠服、鞍马、文绮、宝钞及居第。帝将建东宫,而意有所属,故久不决。珙相仁宗曰:“天子也。”相宣宗曰:“万岁天子。”储位乃定。

  珙相人即知其心术善恶。人不畏义,而畏祸患,往往因其不善导之于善,从而改行者甚多。为人孝友端厚,待族党有恩。所居鄞城西,绕舍种柳,自号柳庄居士,有《柳庄集》。永乐八年卒,年七十有六。赐祭葬,赠太常少卿。(《明史·列传·卷一百八十七·方伎》)

明太祖刚开始分封诸王时,分别以一名高僧作为各诸侯国的国相。姚广孝事前对明成祖说:“殿下能让我辅佐,当使戴一白帽。”(王字上加白字,即“皇”)于是明成祖上奏要求姚广孝成为自己的国相。到了藩王封地,姚广孝又对明成祖说:“浙东袁珙天下相法第一,请求假借燕王的名义征召他来。”袁珙至北平后,见到燕王后大力称赞燕王相貌,并且说:“髯过脐,必登大宝,为二十年太平天子。”后建文年间,朝廷防备燕王。燕王对举兵犹豫不决,指挥张玉进言说:“怎么能束手等待别人来捆绑呢?”于是夺九门、杀三司,一鼓而起兵。于是人们知道明成祖之所以有天下,开始于姚广孝,下决心于袁珙,成就于张玉。

按太祖初封诸王,各以一高僧相之。时姚广孝预语成祖曰:“殿下能讨臣辅佐,当使戴一白帽。”(王字上加白字)于是奏讨之。及至藩,又告曰:“浙东袁珙(即柳庄)天下相法第一,乞假以其名棣尺籍勾取到燕,使相之。”珙至见上,因极道天表之盛。曰:“髯过脐必登大宝,为二十年太平天子。”后建文间,朝廷多大防燕。燕亦逡巡未举。指挥张玉进曰:“安可束手待缚?”遂夺九门杀三司,一鼓而兵出矣。是知成祖之有天下始于姚,定于袁,成于张也。然非姚则不萌,非袁则不决,非张则不聚。岂非天意有右而致此三人之言耶!(明·严从简 《殊域周咨录·卷十七·北狄》 )

附:袁镛殉国

袁镛(?—1276年),字天与,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进士,授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因居丧未仕。元军南下,宋宗室赵孟传以沿海制置使镇守庆元府(今宁波市。府治鄞县),将作少监谢昌元寓居城厢,镛与两人交往甚密,誓以死殉国。宋恭帝景炎元年(1276年)三月九日,元兵至慈溪车厩(今属江余姚),先遣游骑十八人进驻鄞县城西资教寺。赵孟传对袁镛说:“你胆量过人,先去探看敌军情况,我等即刻率兵前往”。于是袁镛毅然独自前往,路上遇到元兵被俘。元将劝降,他怒斥到:“我是宋臣,决不投降!”元将大怒,竟堆积木柴火烧袁镛,袁镛骂声更加激烈,最终被害。当时正值清明节,袁镛一家人正扫墓乘舟返家,听到袁镛被害的噩耗,一船十七人全部投水自尽,惟少子袁泽民被沈姓仆人救起得活,后又有朱姓仆人伸援手将其养大,方使忠烈一门香烟未绝。

进士袁姓,讳镛,字天与。先世为洪都阀阅巨族。高宗南渡,有讳子诚者,仕至临安府尹,兼大宗正司丞。扈跸至鄞,因而家焉。进士实府尹公之嫡孙也。自髫龀时崭然露头角于羣儿中,既长资仪魁伟,动止有则。潜心志学,博通经史。登咸淳辛未进士第。将受官,值严君捐馆,守制于家。尝与将作少监资中谢昌元、华文合直学士古汲赵孟传相友善。时元兵南侵,宋境日蹙,三人焚香吁天,誓以死报国。德佑丙子,孟传为沿海制置兼知四明府事,未几元兵压境,游骑哨掠者至西山资教寺。孟传惶惧,袖手无策,乃谋诸僚佐。皆曰:“进士袁镛负文武全才,有勇夺三军之志。盍俾御其师?”孟传急召公至,执手谓曰:“今元兵入寇,游骑已及西山矣。公胆略过人,盍往觇其众寡,我率精锐随至。幸而获退,一郡生灵之福也。”公毅然许行。乃单骑领救卒而往,果与元兵遇。元将呼曰:“彼来何人,欲迎降耶?”公厉声应曰:“吾进士袁天与也。尔曹出兵无名,徒恃其戎马之众。古人称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必败。尔虏罔知仁义,肆其残暴,蹂践我郡邑,鱼肉我良民,不道之极矣。我宋垂统三百余年,列圣在天之灵,岂无昭报!今忠臣义士唾手奋志者,不知几千万人,勒王之师旦夕皆至。吾见尔曹匹马无归矣。”言既,敌人大至,公遂被执。元将叱公拜跪,公正立对曰:“吾为大宋进士,所学所行者惟忠孝之道。宁为珠碎,不为瓦全,此身可杀,此膝不可屈也。袁天与今日有死而已,岂可屈身于犬羊之羣而求苟活耶!”言既瞑目端坐。敌人大怒,积薪焚之。公辞气愈厉,骂不绝口。既而烟焰大作,公恨怒之声,有如震雷。敌人大惊讶,皆向火再拜曰:“进士公忠臣也,吾辈愚戆无知,悮公命矣。”亦有举酒拜酹者。孟传竟不出兵,乃以城降。是日值清明节,举家拜扫先垄,泛舟而回,闻公被难,擗踊号恸,投于水者十有七人。惟仲子泽民甫六岁,义仆沈某负而藏之。五日兵退乃还。其妾利其箧笥,复投于大水瓮中,义仆朱某援而出之,潜育于家,抚事甚谨。凡十有余年,泽民乃克成立,亦以才行为当时所敬慕。四世孙柳庄先生,讳珙,字廷玉。际遇天朝隆盛,拜太常寺丞,授承直郎。累荷圣恩,始终荣显。永乐庚寅冬寿终于家。讣闻,上深为悼惜,加赠少卿,遣中贵官祭于家,勅太子少师姚公广孝撰志铭,勒诸贞珉,傅于千古。生荣死哀无以尚矣。贤嗣忠彻,以文学奋身,累官至尚宝司卿。子孙振振,皆聪明儒雅。一门衣冠诗礼之盛,亘古以来,盖亦鲜矣。岂非进士公忠烈余庆而致默相者乎。宋有天下三百余年,忠臣义士固不为少矣。如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李芾、赵昴发、李廷芝、苗再成诸君子,固皆捐身弃家以报国也。然皆登台省守大郡握兵权者,其于致身死节,乃职分之所当然。若进士袁公,虽名登黄甲,未尝受一命之寄,而与谢昌元赵孟传誓以死徇国,其忠心义胆出于天性。及为孟传所卖,奋不顾身,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而妻妾男女悉投于洪涛之下。沈朱二仆抚养遗孤于危险之时。忠臣烈妇孝子义仆,萃于一门,从古逮今几何人哉!至今二百余年,公之蜚声气像凛然如生,殆与日月同辉、泰华并其悠久也。是以遥遥华冑,子姓绵延,衣冠显荣,后先相望。天之报施于忠臣者,岂不章章然哉。鄙乎谢赵二子,为宋名臣,忘君悖义,忍心害理,虽苟禄于一身,遗百世名教之诮,后裔亦皆泯然无闻,岂非天地鬼神厌绝之欤?惜乎当时史氏失传,俾忠义之节弗能表襮于世,深可叹也。洪武初,四明名儒蒋伯尚、天台林公辅,尝疏公慷慨大略,国朝诸巨公咸为诗文题咏,春容大篇,珠辉玉灿,所以发潜德而振幽光者,可谓至矣。宣德初,新安王公永静,由栢台侍御擢守汉阳,以进士公传诔柳庄先生类编诗集示余,故详知其实。乃述公忠义本末,以补蒋林二先生缺略。执彤管者,尚有传于无穷矣。(明·赵弼《效颦集·宋进士袁镛忠义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至正   鄞县   忠义   北平   相术   太平   燕王   正史   忠臣   殿下   进士   奇人   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