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深度解析3:陆家的经济来源到底是什么?

小时候看《情深深雨濛濛》,最好奇的就是陆家的经济来源。

在剧中,陆振华已经60岁了,每天不是在马场,就是在书房。

他没有继续工作,也没退休金。

那么,他是如何养活8个老婆和20多个子女的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暮春时节,用雪姨对依萍的话来说:“我们是逃难才来到上海,你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还在东北呢。”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全面抗日战争开启。

大概也正因为此,陆家才举家搬到了歌舞升平的上海。

在上海的消费并不低,陆家在上海的核心区买了一大栋别墅,还养着保姆和司机,每一笔都是不小的消费。

那么,陆家的钱究竟来源于哪里呢?


陆家人的消费水平

《情深深雨濛濛》的开场,就是依萍来陆家要钱。

雪姨成功把依萍母女赶出了陆家,依萍就每个月回家一次,问自己的爸爸要生活费。

在依萍的叙述中,她们的房子要续租,自己要换新鞋子,妈妈的蓝旗袍也破旧了。

陆振华抽了一口烟,对她说:“先拿20块去用吧。”


这究竟是什么概念呢?

在20年代后的上海米价,每百斤通常在8元到13元之间浮动,陆家一家10口人左右,仅吃米饭的话,每个月至少也要消费6元上下。

尔豪带大家去郊游,下馆子狠狠吃了一顿,大鱼大肉都点了,花了1块7毛钱。

从这个角度上看来,陆振华一个月给女儿20块钱,也算是一个正常的价格。

那么,在当时的条件,一个人正常的月收入是多少呢?

以尔豪为例,《申报》的记者算当时一个中高收入水平。民国时期的记者,月薪在30元-80元,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是文字领域的顶级人物,月薪是400块。

陆家住在上海租界区,房价是普通住宅区的16倍。

鲁迅先生当年带着老婆孩子在上海租房子住,都买不起5W块钱的普通住宅。

而陆振华,甩手就买了核心区的大别墅,可见其资产的雄厚。


财富缘何来

陆振华之前是东北的一个军阀,人称“黑豹子”,他的财富大多来源于积蓄。

东北的奉系军阀,大多数都是张作霖的部下。

他们的资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其一,捐税收入。“九·一八”事变前,东北的具体税目大致包括田赋、当税、契税、盐税、海关税等。其中,田赋构成了税收主项。军阀搜刮农民们的钱,当做自己的资本。

其二、鸦片收入。奉系军阀常年打仗,军费开支很高。为了大量敛财,他们开始向民间出售鸦片,这一方面为军阀们带来大量收入,另一方面也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素质。

其三,外贸收入。20世纪20年代后,东北贸易就一直保持着连年的经济优势地位,对外出口的物产包括大豆、豆饼、豆油等。东北外贸的发展还改变了全国的外贸状况,平衡了全国外贸赤字,1931年已入超2.43亿美元。这些钱,很多也进入了军阀们的腰包。

从这个角度上看来,陆振华作为军阀中一个地位不容小觑的头目,他的收入应该是非常可观的。


陆家究竟有多少钱?

有一次,雪姨跟的会倒闭了,会长跑了。

陆振华特别生气地说:“你一下子就赔了几十万?我要打死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陆振华手上的流动资金要超过100万。

再加上陆振华的房产和保险箱李的钞票、首饰,他的个人资产是一定超过千万的。

这样的一个顶级大富豪,也算是时势造英雄了。

可如果从这个意义来说,自己是个千万富豪,亲生女儿每个月来领20块钱还不愿意给,也是特别不近人情了。

你认为呢?


撰文 | 追影客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卢沟桥   盐税   抗日战争   主项   田赋   捐税   核心区   军阀   块钱   鸦片   上海   月薪   深度   资产   收入   来源   外贸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