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话筒的人说要维持秩序这个底线,失去话筒就要改变这个秩序!

合肥那位副教授的演讲中发表了不当言论,导致听众中一个孩子直接冲上了讲台,抢夺了老师手中的话筒的事件还在持续热议中,由于那位副教授已经受到了学校的处罚,所以也就没有多少讨论的意义了。这两天,关于这个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的讨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正反双方都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对这一行为进行了解读,由于立场不同,双方貌似在讨论同一件事情,但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支持这个孩子行为的网友,都坚定的认为,这是少年强则国强的典型代表。说明新一代的青少年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比他们的父辈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对于自己认为不正确的事情,也更敢于积极的采取行动,而不是简单的顺从所谓的权威。应该说,现在的孩子的成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父辈的想象。所以,应该坚决的支持这种行为。


抱持这种观点的网友占绝大多数,基本都不是秩序的受益者。他们更多的是从那个孩子抢过话筒后说的话来解读的,就是那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话语让无数人热血沸腾,所以应该无条件的支持这个孩子的行为,因为这个孩子喊出了无数人的心声。所以大家出于朴素的家国情怀也要支持这个孩子的行为。当然在这其中也掺杂了很多人对于目前教育的不满,对于一些德不配位的老师和专家的不满。

而反对这个孩子做法的博主,几乎都是从这个孩子的所谓“鲁莽”的行为进行解读的。我看过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杨帆先生的一篇文章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底线就是不能抢话筒”。按照他的理解,这件事的核心问题不是老师说了什么,该不该这么说,而是学生该不该这么做。也就是说老师说错了是思想问题,可以教育改正,但不应该急于处分老师,尤其是不应该由学生来处分老师。


按照杨帆教授的观点,学生抢夺讲课老师的话筒,属于学生使用暴力了,我们不应该纵容这种暴力。当然杨帆教授也列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且假设了其他的一些情形,比如像公司开会,董事长和总经理在讲话,下面员工可以这样做吗?行政领导在台上讲话,下面的干部职工可以这么做吗?然后反问为什么学校可以这样呢?他认为这不仅是破坏了学校的秩序,也变相的破坏了社会的秩序,所以他的出发点是从秩序的角度来展开,几乎完全忽略了老师的错误言论和孩子质朴的话语。

当然还有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吧,对于这个孩子的批评指责就更过分了。有的人给孩子扣上“喷子”、“小将”等帽子,要求学校开除这个孩子。他们要求这个孩子道歉,污蔑这个孩子是什么义和团思维,大骂孩子太极端,逞匹夫之勇等,批评孩子太鲁莽,甚至连孩子的家长也没有放过。仔细分析这些博主,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所谓的成功者,甚至还有润到国外的成功人士。所以,他们是既得秩序的获利者,当然要坚定的维护现有的秩序,最好就是大家都不需要独立的思考,因为这些人都是话筒的持有者,当然要对秩序的破坏者大加挞伐了。


看来,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在自己手中拥有话筒的时候,就会坚定的维护自己的权利,认为任何抢夺话筒的人都是破坏了秩序的底线,所以要坚决的维护这个底线。但一旦失去了话筒,他们可以马上话锋一转,认为这个秩序是不合理的,所以要进行坚决和大胆的改变,至于用什么样的手段,或者手段是否暴力都无所谓,直到自己拥有了话筒。教授也好,大V也罢,都不能免俗。

所以关于合肥抢夺话筒的孩子的争论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因为屁股坐的位子不同就决定立场的不同,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都不要争论下去了,保护好那个孩子。他的行为虽然有点鲁莽,但也不用上纲上线了,毕竟还是个孩子。谁没有年轻过呢?现在的孩子的思想也不是我们成年人能够理解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话筒   底线   秩序   合肥   鲁莽   暴力   教授   老师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