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初育年龄:25-29岁成主力军,19岁以下增多

无意间看到一组数据,数据展示了历年各年龄段育龄女性第一孩次出生人口数。

基于这组数据,我们绘制一张图表,用于展示:2003年到2015年间,初育女性中,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比例。

按照人口抽样统计的汇总数据,每五岁作为一个统计周期(分别是:15-19周岁,20-24周岁,25-29周岁,30-34周岁,35-39周岁,40-44周岁,45-49周岁),共计七个年龄组的各年初次生育人数(简称初育人数),计算得到占本年度初育人数的比例。

当然,本篇所说的数据,不包括二胎、三胎和多胎现象。

由于官方关于初育人数的统计,仅公开到2015年度,故本表的数据也截至2015年度。

图表如何解读呢?

比如说,2003年生第一胎的女性中,有2.6%的年龄在15-19岁之间,50.4%在20-24岁间,37.6%在25-29岁间,8.1%在30-34岁间,35-39岁及以上年龄的比例是1.6%。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2003年20-24岁初育女性所占的比重超过了一半,到2005年上升到55%的峰值,之后逐年下降,在2015年初次生育的女性中,仅占三分之一,不再是生育的主力军。

作者认为是大学扩招、女性受教育年限延长带来的结果,很多20-24岁的女性仍然在接受高等教育,自然无暇生育。

另外,晚婚晚育婚恋观念的普及,也是造成20-24岁初育女性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15-19岁女性中,2003年初育的比例仅有2.3%,2015年上升到5%,比2003年增加了一倍多。

究其原因,虽然关于避孕的宣传从未停止,虽然有更多的女性接受了更高等级的教育、获得了更多关于避孕的知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15-19岁女性离开父母的视线、到千里之外的异地求学,工作,个人心智发展仍不太成熟,脱离了父母监管、缺乏避孕知识的意外怀孕等情感需求也可能是一大原因。

25-29岁初育女性的比例,从2003年的37.6%上升到2015年的42.7%,13年间增长5个百分点,同时取代20-24岁女性,成为生育的主力军。

25岁大约是生育的最佳年龄,尤其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而言,虽说会有初入职场的困扰,但却正是生育最好的年纪。

35岁以上的女性,即传说的高龄孕妇,在2003-2015年间,所占比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45-49岁女性,占2015年度生育头胎女性的比例达1.3%。

这种现象可能与政策有关,部分70后高龄女性在抢生,当然也可能是更多女性的结婚年龄推迟到引起的。

对于初育女性年龄逐年增大、高龄孕妇比重逐年增加的现象,屏幕前的你,有何高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主力军   年龄   女性   高龄   年间   年初   比例   现象   年度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