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跨界可以有,但某些“饭圈”做派不可以到处传播

近期,央视网发文《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引发网友对爱豆(idol,网络用语中指偶像艺人)跨界演戏的讨论。此外,某明星做潮牌被吐槽、某曾经的童星直播带货翻车等现象同样引发网友对于艺人跨界的关注。

以前的艺人,指的是有才艺者,深耕于歌唱、舞蹈或是演艺戏曲领域。而现在的艺人,属性更为复杂,部分艺人身上的商业价值甚至大于艺术价值,唱跳演艺只是商业价值的加成。这样的艺人更像是一种品牌符号,如同一种有消费号召力的经济载体。

当这些人在一个圈子无法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们就会带着自己的经济价值或者说这种名义上的“号召力”前往下一个圈子。

(图片来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1. 艺人热衷投资潮牌、个人品牌,用“名气”扩大收益

大部分艺人会选择创立潮牌、投资个人品牌店,通过自己的“名气”扩大收益。前些年,艺人开火锅店尤为流行,通过明星效应引流,加上餐饮公司操盘进行组合营销,不仅赚“菜钱”更赚加盟费。但快速的扩张模式,在品牌服务等各方面跟不上时,就容易“翻车”。如今,明星个人品牌店因质量、服务等问题登上热搜已是屡见不鲜。

(前些年艺人开火锅店非常流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几年,创立个人潮牌,售卖印有个人标识的服装、饰品等,成为新兴的艺人流量变现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周期短,门槛更低,而买单者也基本是艺人粉丝。艺人的个人潮牌想要长远发展,肯定不能只将消费对象锁定为粉丝群体。但部分商品过高的价格,和与价格不符的质量导致的品牌溢价,对于误入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就是一个“消费陷阱”。

2. 直播带货兴起,艺人跨界分一杯羹却频频“翻车”

直播带货是近几年艺人选择最多的跨界行为。一是直播平台的兴起让各方都嗅到商机;二是此前的疫情对不少艺人的演艺事业产生影响,不少明星选择进入直播行业分一杯羹。

但看似简单的直播,艺人却更易“翻车”。在长时间面对镜头且无剪辑的情况下,一些艺人的真实性格、生活模式、个人素养就会从言语细节中被大众窥见,出现与包装不符的语言行为,导致人设崩塌。

再者,很多艺人带货时关注的只是一场直播所带来的出场费和销售提成,而忽略了对商品质量的把关。直播完成后,艺人拍拍屁股走人,商品售后也与他们无关。但消费者却将艺人“口碑”与产品质量画上等号,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用更高的价格买了更差的产品和服务,失望和反弹可能更为明显。

(直播行业兴起后,不少艺人也纷纷参与直播带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 爱豆跨界去演戏,提升自身“品牌”价值

爱豆演戏是最受争议的艺人跨界行为。跟之前种种跨界行为不同的是,它不是利用明星“品牌”挣钱,而是通过参演电影、电视剧,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进一步吸粉固粉,提高自身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

爱豆,尤其是流量爱豆,因为自带热度和话题成为资本新宠。有流量爱豆参演的影视作品,很多时候都是未播先火,他们不但能帮投资方省下营销费用,还能带来招商噱头。但这样做的弊端却在于,未经专业培训的爱豆在演技方面与专业演员有着明显差距。这会影响到影视作品的质量,一旦内容跟不上宣传,在观众看来,又是一场“消费欺诈”。

4. 艺人跨界本质是深度发掘粉丝经济,但需要职业素养

艺人能不能跨界,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大多数艺人的跨界,本质是深度发掘粉丝经济,获得更多收益。挣钱无可厚非,但还是需要保持职业素养,这些跨界行为也不能损害大众的权益。

投资个人品牌没问题,但需要艺人聘请专业团队,把关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口碑,给消费者基本的质量保障。

带货直播是当下趋势,艺人加入属于行业强强联手,但直播带货也不是一个毫无门槛的速成职业。一方面,艺人团队要严格筛选带货商品,杜绝假冒伪劣;另一方面还需深入了解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合理价格的商品,才能让其产生信任感,积攒口碑提高复购率。

同样,爱豆跟演员也没有坚不可摧的壁垒,流量也不等于没演技,重要的是爱豆能有当好演员的决心,舍得用时间打基础,用心去推敲琢磨角色。否则,即使粉丝吹上天也无济于事,反而连累好的制作团队和老戏骨们的口碑,损害他们的路人盘,降低观众对于内娱影视作品的付费观看欲望。

即便艺人跨界的初衷是纯割韭菜,捞一笔就跑,这种只发生在粉丝群内的消费狂欢,也需要合理合法,守住底线。粉丝集资冲销量、插旗拔旗、消费攀比等脑热行为皆不可取。最为重要的是,必须保护好未成年人,拒绝饭圈洗脑式消费,禁止“哥哥姐姐只有我们了”之类的忽悠。用未成年的钱“拯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离谱至极。

(图片来源:侠客岛官方微博)

5. 艺人跨界请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别将“饭圈”带进其他圈

艺人自带的光环,让其在跨界时更容易获取关注度,更容易站在更高的起点。这些优势在为艺人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风险。已经和准备跨界的艺人及其团队,除了一路狂奔的自信之外,还要有更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愿意虚心接受各界的监督批评。

所谓的艺人跨界“翻车”,真正惹恼大众的不是单纯的“翻车”行为,而是随着艺人跨界,粉丝蜂拥而至,将饭圈的“捂嘴”行为带到了其他圈层。

翻阅部分艺人的超话广场,能看见都是“哥哥”“姐姐”们各种精修图和五花八门的彩虹屁。凡是有人提出批评,要么被扣上“黑粉”头衔,要么就是评论区被统一的“理中客”文案淹没。应当承认,“饭圈”内外确实也有无脑挑拨的黑粉存在。但更多的情形却是,部分艺人在粉丝的“纵容下”逐渐“飘”了起来,他们无法容忍外界的任何批评和指责,动不动就用“键盘侠”回击一切。

这种洗广场、控评的“捂嘴”行为在饭圈已经司空见惯。其做派一旦跟随艺人、粉丝进入其他圈层,不但会破坏原圈层的生态环境,还容易拱火引发群体对立混战,最终“受伤”的还是艺人本身。

不论你是老戏骨还是超级顶流,来到新的领域就是“新人”,更需要放低姿态接受大众监督,这是对行业的尊重也是对该领域其他从业者的尊重。艺人跨界请允许不同的声音的存在,别将“饭圈”带进其他圈。

九派新闻编辑 张梦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艺人   做派   翻车   大众   素养   收益   粉丝   来源   质量   明星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