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铀”的帽子终于甩了!从这个地方开始,中国铀矿前途无量

中国“贫铀”的帽子终于甩了!从这个地方开始,中国铀矿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令国人自豪。

贫铀帽:一戴就是几十年

上个世纪中期一直到本世纪初,我国的铀矿开采就不太乐观,我国也因此被西方国家戴上“贫铀”的帽子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项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开采出来的铀矿资源总量远远不如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更比不上美国。而铀矿又是核电原料供应的必备品,但中国自产的铀矿根本不够用,大部分需要进口

很多专家对这种情况忧心忡忡,一方面是担心中国的核电开发受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本身的铀矿资源没有信心;甚至有的业内人士预测,受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再过几十年就会出现断铀的惨状

专家的判断并不是空穴来风,这和世界地质学各路权威人士的共识有关,就连中国也对这个结论深信不疑。

那就是铀矿是产自花岗岩的里面,别的地方是找不到铀矿的。这种思路的来源比较偶然,和大洋洲的一座大山有关。

大洋洲:世界跟风花岗寻铀

很多年之前,地质学家曾经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发现一个神奇的大山,这个地方的位置很是独特,其位于南部阿德莱德市区的郊外,表面上看去与其他山体差不多。等地质学家勘测之后发现,这个地方不得了。

别看山体的样子很是普通,但其中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其中最令这些专家惊叹不已的,就是里面的铀矿资源足足有一百万吨,其他的诸如铜、黄金资源也是几千吨的存在。这不仅在当时,在当今世界也是现象级的金属宝库

澳大利亚的这座矿山后来被命名为奥林匹克坝矿床,名声一打响,澳大利亚全境的科学家几乎都为之振奋。他们在亲自证实之后,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将这项发现报告给国家的矿产部门。

不过他们的报告或许有彰显本国实力的夸张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敢于公开向世界宣布自己的资源总量,应该错不了

这次事件之后,不光带火了澳大利亚的这座超级矿山,还得出了一个殿堂级的研究结论铀矿资源绝对来源于花岗岩的内部。

赶时髦:花岗出铀同样不行

当时世界上研究铀矿的权威结果少之又少,突然被澳大利亚来了这么一下,各个国家的地质学界纷纷赶潮流、蹭热度,大家也一致认为铀矿资源绝对来源于花岗岩的内部。这些国家当中就有我们伟大的中国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新中国刚刚建国没多久,中国的矿产开采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经验、理论、技术都不成熟,很多时候都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学习,包括铀矿的开采。1957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湖南郴州金银寨花岗岩层偶然发现了铀矿——711矿。

这个发现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不小的震撼,不仅为我国日后造出原子弹和氢弹提供了充足的可能,更加证明花岗岩里出铀矿的可行性,从此我国专家对其深信不疑。

但之后中国很少在花岗岩里发现铀矿,而且中国固有的花岗岩数量也不多,可能受制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中国的铀矿资源总量一直排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贫铀”的帽子也就一直没摘下去。

大转机:中国贫铀终于摘帽

不过这样的落后尴尬的局面终于被一条消息打破了!

2013年的年初,北京新华社发出了一条新闻:我国的地质勘探人员在内蒙古的大营地区发现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铀矿床,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铀矿资源总量将在不久的未来跻身世界前列

这条新闻对于中国铀矿开采事业来说就像是一剂强心针,不但推翻了之前专家所有悲观消极的看法和论断,还促使中国铀矿开采的思路由花岗岩转向砂岩

据参与勘探的地质工作者描述,整个大营铀矿储量至少有五万吨,超过了几十年来每次开采的数量,这次铀矿发现与开采,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业内人士的信心,对提高我国铀矿资源保障能力同样意义非凡。

工作人员还表示,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会主要依靠砂岩来开采铀矿,花岗岩型的铀矿将会逐渐淡出江湖。不过有人对此发出质疑:只是几万吨的铀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殆尽,根本不够用。

实际上,我们完全不用担心中国的铀矿会耗尽。大营铀矿床的面积超过了两百平方公里,它的西南方就是大名鼎鼎的资源聚宝盆——鄂尔多斯盆地,其地下几乎全部是沙岩层,不知道埋藏着多少珍贵的自然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数不胜数

新局面:中国铀矿闪亮世界

其实我国本身地大物博,内部隐藏着数量惊人的铀矿资源砂岩型沉积盆地绵延百里,根本不存在资源欠缺的状况,只是我们自己对本国的国情了解不深,加上一直被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找铀思路也受困于苏联和欧美国家的理论范畴,几十年来都得不到创新,所以才会收效甚微。

由于发现大营铀矿的意义重大,政府高度重视,在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下,地质工作者总结出煤田、油田和铀矿同时开采的方法,并推广应用到中国西北地区的各个盆地、大油田和大煤田的地下,推动了我国铀矿勘测开采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也在无形中锻炼了我国铀矿资源保障的能力。

近年来,中国地质工作者利用先进的矿石钻探技术,在西北和东北的大型盆地、油田、煤田下方发现并开采出大量的铀矿,为我国铀矿总量的增长做出重要的贡献。比如中石油集团在鄂尔多斯东部的通辽地区和松辽盆地附近勘探出钱家店等砂岩型特大铀矿床

据相关专家的预测,在鄂尔多斯盆地煤层和油层之下,很有可能还会找到特大型铀矿。我们在庆幸中国“贫铀”的帽子终于摘掉之际,也期待地质学家在鄂尔多斯盆地等中国西北地区的砂岩层中发现更加丰富的铀矿,相信我们聪明又勤劳的中国人再创奇迹,让我们为祖国的科技进步一起欢呼。

不知道大家对于中国摘掉“贫铀”的帽子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

作者:路青云 校稿:川川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做科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贫铀   铀矿   中国   鄂尔多斯   澳大利亚   前途无量   盆地   花岗岩   这个地方   帽子   发现   我国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