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出“校门”湖南科技大学法管学院探索公益法律服务新路径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公益普法小组送法下乡。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马欢 记者 肖依诺 长沙报道

近年来,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探索出了一条以专业特色服务地方法治建设的新路径,将校园里的法律知识送入社会和基层群众,积极践行服务建设法治社会的初心。

“普”法进百姓里

为积极宣传普及法律,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学院组织领导与老师带队,多批次带领由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本科生组成的公益普法小组,走出校门,主动深入湖南边远乡村及地方社区、中小学开展公益普法活动,为基层群众答疑解忧。

多年来,宣传小组的足迹远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山村,近至湘潭市的社区与学校,在锤炼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扎根基层、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的为民情怀和奉献精神。

据统计,该院共组织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累计接受群众咨询上千次,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与集体,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优秀个人、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和湖南省最美公益普法集体等优秀集体。

公益普法小组深入中小学校园作普法宣传。

“援”法在困难中

近年来,学院勇担社会责任,成立湖南科技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一方面,选派法援志愿者定期到岳塘区人民法院进行导诉,为社会公众解答诉讼或仲裁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另一方面,在湘潭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挂牌成立法律援助工作室,长期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助力劳动纠纷有效解决。

该中心已代理援助案件120余件,其中办结114件,为当事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28万余元,获得法律援助案件当事人赠送锦旗20余面,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被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作为典型案例列入十年总结纪录片拍摄项目,中心被授予“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贡献突出实施单位”等荣誉称号。

法律援助受援人向学院与指导教师赠送锦旗。

“立”法在大地上

该院聚焦学科特色发展,成立地方立法研究所,组成以教授为主的立法咨询专家团队,连续主持起草了湘潭市、衡阳市等多部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草案,同时参与了多部省市立法草案的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近年来,随着服务不断深入,取得的成果质量不断攀升,1项成果荣登省委宣传部《成果要报》,并被评为湖湘智库研究优秀成果;团队成员提出的立法审议建议直接推动国务院行政法规《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的修改;湘潭市人大常委会专门致函学校感谢立法团队成员为湘潭法治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立法咨询专家团队主持论证地方立法项目。

未来,该院还将继续立足地方法治建设需要,积极将学生培养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拓宽学生实习实践路径,构建“以专业服务民生、在服务中培养学生”的长效机制,继续把公益法律服务的新路径走下去,以所知追求正义,以所教传递学风、以所学回馈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湖南   湘潭市   公益   法律援助   法律服务   校门   法治   当事人   法学   路径   基层   案件   群众   小组   团队   地方   社会   学院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