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大师赵国荣的象棋路和他的爱人牛力力

#游戏新春创作纪#我一直推崇赵国荣的棋艺,更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有人形容他的棋艺风格如同「德国战车」,有人说他的棋艺特点「刚柔并济」、「南北兼收」、「厚积薄发」,我觉得他的棋更像勃拉姆斯的音乐——一个诚实的人说话时使用的语言。

「少年得意,胸怀甲兵,一身是胆,不让子龙」,这是青少年时期赵国荣真实的写照。80年代,他在众多棋手中脱颖而出,7次进入全国前六名,其中有五次进入前三名,并在国内各种杯赛中屡摘桂冠,如「避暑山庄杯」、「敦煌杯」等等。1987年的个人赛,国荣与来群同是8胜5和,因对手分少 0.5分而屈居亚军;1989年的个人赛,他又在第8轮中败给同队的张晓平,失去问鼎的机会。

那时媒体宣传就有「赵国荣具备冠军的实力,而时遇不佳」的说法。如果从他参加全国比赛的 1974年算起,25年的棋艺生涯,逐渐走向成熟还是在 90年代以后。1990年10月25日,杭州西子湖畔迎来了赵国荣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全国冠军。从此以后,他又梅开二度,于1992年和1995年两次荣登全国冠军的宝座;1991年摘取世锦赛桂冠;1995年、1997年、1998年、1999年他连续获得第二届「高科杯」、首届「棋圣战」、首届「名人战」、「红牛杯」特级大师电视超霸赛、第19届「五羊杯」等高规格和高水平象棋比赛的冠军。显然90年代赵国荣真正登上了象棋的巅峰。

象棋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其普及程度及水平之高是其它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在高手如林的象棋队伍中,能够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谈何容易。

赵国荣之所以获得如此辉煌战绩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而到达顶峰的人都会具备一些共同的条件和特点,诸如:环境,勤奋,毅力等因素。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一个原因,人性对事业的影响,人性与成功之间的关联。

赵国荣尊重师长,尊重棋手,尊重裁判,尊重所有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对待权贵,他历来不卑不亢,从不趋炎附势;在胜负场上,他堂堂正正,从不怨天尤人,斤斤计较。他的宽容与大度真正体现了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精神境界。在近似于「孤独」中,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同时又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不同选择。正是这种境界,正是因为他有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境和坚守,他才能多次在重大的战局中转败为胜。赵国荣在90年代以来的对局,都是他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在日本亲自评注的。近些年来很难看到高手们的自战解说了,赵国荣在异国他乡,在繁忙的工作和比赛之余,仍然笔耕不辍,十分难能可贵,也着实令人钦佩。他献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棋手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还是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智慧者的呼唤。

在我国棋坛上,叱咤风云,驰骋枰场的高手所在多有,而作为年青一代棋手的代表赵国荣,其成绩是显赫的。他的追求、造诣以及棋品棋德无不令人称道。

回顾建国以来象棋的发展,人才辈出。从杨官璘、王嘉良的南北对峙,到胡荣华的一枝独秀,继而就是进入80年代柳大华、李来群崛起后的群雄割据。进入90年代后,虽然一些比赛的冠军偶有旁落,但基本上是赵国荣、吕钦、许银川三足鼎立之势,全国个人赛和一些重大杯赛的冠军,为他们轮流所夺取,应当说,在三人中赵国荣更有一定的优势。从1956年首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到 1998年的42年间,男子全国冠军先后产生了10位,特级大师涌现出17位,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随着棋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人才大批涌现,也便有了「高手如林」之说,赵国荣在历代棋手中是骄骄者。

刻苦的努力,执著的追求,把赵国荣推上了棋艺的巅峰,在他身后留下了一串稳重、扎实、闪光的脚印。

赵国荣虽然一心扑在棋艺上,但他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作为一名拔尖的棋手,可以说他的生活是多彩的。

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有一个好贤内助是十分必要的。赵国荣大业有成,与他那位贤慧的妻子牛力力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每当谈及此事,棋界人士无不交口称赞:「这真是一对好伉俪。」

要了解他俩的关系,我们不妨暂时把日历翻回到36年以前。

赵国荣生得英俊魁梧,棋又下得好,有强烈的事业心,自然会成为姑娘们追求的目标。当丘比特之箭纷纷向他射来时,他偏偏选中了「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围棋五段棋手牛力力。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他俩情深意浓,终于使一对情侣结合在一起。

除夕日,「小东北虎」喜上加喜,1987年1月28日,赵国荣与牛力力喜结良缘的婚礼在黑龙江棋院举行。结婚典礼是在阿荣刚刚参加了中国象棋南北大赛和「风华杯」象棋赛,分获4战4胜和冠军的优异战绩后举办的,又恰逢新春佳节,人们热烈祝贺阿荣的「双喜临门」。整个棋院上上下下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省领导及各方面代表齐来祝贺。黑龙江省体委领导的代表向新婚夫妇赠送了题有「比翼齐飞,为国争光」的纪念品。婚礼结束后,新郎新娘与象棋和围棋爱好者进行了车轮战,更是把这一喜庆活动推向了高潮。

结婚后,夫唱妇随,恩恩爱爱,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体贴,大可与民间流传已久梁鸿和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相比。在事业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牛力力对阿荣的支持更多一些,为了让阿荣及早地登上事业的顶峰,她甘做人梯。

每当取得一项好成绩,阿荣总是忘不了恩师王嘉良,还有贤妻牛力力。他会激动地对人说:“每当比赛来临,我爱人总是要帮我分析研究,使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阿荣为什么会如此夸赞妻子呢?牛力力的实际行动令他激动不已。

作为黑龙江省围棋队的一员,牛力力深深懂得,象棋和围棋虽然是不同的两个棋种,但有许多相通之处,她用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来分析象棋。王嘉良为什么几次痛失冠军?皆因临阵对弈性子太急。阿荣早已具备了夺取全国冠军的实力,为什么能多次打进前六名,三次夺取亚军,却迟迟不能登顶呢?原因在于关键时刻求胜心切而痛失好局。

“这说明你的棋艺水平达到了,但心理素质还不过关,你说对吧,阿荣?”牛力力进一步分析说:“下棋要胜算,首先要了解对手,分析对手,他的弱点是什么,优点又在哪里,棋路怎样,这盘棋赛前你是想赢,还是想战和,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一定的胜算。”

牛力力讲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阿荣连连点头。贤妻所授的这套「战术」,在其后的比赛中还真用上了,致使成绩越来越好。

牛力力能够正确估计自己,正确分析自己。她认为,尽管自己是五段棋手,在黑龙江女棋手中少有人敌,但要夺取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就自己的实力而言差得较远;而阿荣却早已具备了夺取冠军的实力,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为了辅助阿荣尽快登上顶峰,牛力力决心要「牺牲」自己。

为此,她把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家务事全部承担起来。阿荣担心累着力力,要帮他做,力力却说:“你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棋艺,这些零七八碎的小事就不劳你了。”

夫妻之间一句鼓励的话,往往会成为无形的力量。1990年上半年在邯郸举行的全国比赛,当黑龙江队首次夺取全国团体冠军时,已去日本学习的牛力力把国际长途电话打到了冀南宾馆,祝贺黑龙江队登上全国冠军宝座,并鼓励阿荣说:“应当说,夺取全国冠军你一切都具备了,下半年的全国个人赛上看你的了。”阿荣信心百倍地回答说:“力力你放心好了,下半年我一定拿个全国冠军给你看看。”

赵国荣言之不虚,在下半年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中,他力挫群雄而大魁天下,果然登上了全国冠军宝座。当他下完最后一轮棋离开赛场时,首先想到的是给远在日本的妻子牛力力打电话报捷:“力力,我真的拿全国冠军了,谢谢你多年来的支持和帮助。”

1991年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在云南举行,这是赵国荣夺取世界冠军的极好机会。为此,牛力力特陪夫君从日本飞赴昆明,从各方面对阿荣进行照顾,每天让阿荣吃好,睡好,休息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比赛。赛场上,当阿荣连闯三关时,力力为他连胜三场而高兴,中间当阿荣遇上李来群,中国台北马仲威等高手连和三场,特别是当阿荣盘面上遇到险情时,力力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赛场里,他曾附耳对笔者说:“看他苦苦思考棋的样子,真为他难受,又不能代替他。”其后,阿荣又连胜三场,终于不负众望和妻盼,以6胜3和的不败战绩,成为世界冠军。

军功章里「有他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1991年赵国荣去日本后,他在干什么呢?这是广大读者和象棋爱好者比较关心的问题。问起这个问题时,赵国荣侃侃而谈:“刚到日本时,将棋联盟让一些职业棋手教我下棋。当我有了一定的将棋基础时,便常到一些棋馆里去下,水平提高还是比较快的。大约两年后,我与日本的一些职业女棋手下全赢了,与男子业余高手的对弈是有胜有负。我也是将棋的业余高手了,现在为业余6段。”

阿荣在学习将棋的同时也教授传播中国象棋,经常去日本象棋协会下指导棋,举行讲座。每当讲课时,牛力力皆会随同前往,用一口流利的日语做翻译。两人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受到听课者的称赞。为了尽快提高日本棋手的棋艺,阿荣经常举行一对十几人的车轮战,他高超的棋艺自然受到了象棋爱好者的倍加赞赏。因此,听课者与日俱增,每次能达到上百人。

在日本,阿荣最好的朋友是将棋高手所司和晴,两人相识后,阿荣跟所司学将棋,所司向阿荣学象棋,皆提高很快。两人约定,每星期最少见面一次,相聚在一个棋馆里,同时下一盘将棋和一盘象棋,围观者甚多。

在阿荣的指导下,不少象棋爱好者的棋艺水平有了长足地长进,所司和晴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1998年10月间在江苏泰州举行的第10届亚洲象棋锦标赛中,所司妙着制胜,连连得手,他力胜中国台北高手陈振国之局就是一例。对弈中,进入中局后所司突然弈出了赛前阿荣传授给他的一记新招,使对手难以招架,导致失子失势而败北。所司高兴地对人说:“比赛中,赵国荣老师教我的高招全用上了。”

棋界不少人纳闷儿,赵国荣长年在日本,没有与高手对弈的机会,可为什么回国比赛往往能力战群雄而取得好成绩呢?当有人问及此事时,赵国荣回答道:“在日本,我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棋艺。实际上,高手之间水平差不多,比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临场发挥和求新求变。在日本,我有大量的时间研究新招,回国后就很少有时间了。”

赵国荣这推心置腹之谈,令人置信。从1993年开始,他就开始担任黑龙江棋院副院长之职,1996年又升为院长,事务性工作太繁忙,且又静不下心,哪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棋呢?

阿荣虽然性格内向,是一个喜爱安静的人,但他也有不少爱好。你若拉他去卡拉OK厅,他会拿起麦克风高歌一曲,标准的男中音,优扬而动听。打乒乓球更是一把好手,不但打遍黑龙江棋院无敌手,就是省乒乓球队有的队员,与他打球也得特别小心。阿荣还喜欢打桥牌,即便是第二天大赛来临,头天晚上他也要找人打两把,用他的话这叫「换换脑子」。阿荣虽然很少进保龄球馆,但每次去玩,往往会有「上乘之作」。1999年2月间,阿荣参加「少林汽车杯」象棋八强赛后路过北京,朋友拉他去打保龄球。看他出球的动作,没人敢恭维。但是他手持球,经过一段助跑,然后蹲下将球掷出,却每每全中,赢得一片喝彩声。人们赞扬说:“阿荣的姿势虽不优美,但命中率高。”还有人说:“阿荣的保龄球如同他棋盘上的棋,重心低,力量大,是他在保龄球场上研究出来的 『怪招』。”

阿荣常说,枰场上是棋艺水平、心理素质、健康状况的全面较量。这是他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以适应比赛需要的原因所在。

如果有人问阿荣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会爽快地告诉你:“象棋给了我一切,为了象棋的发展,我会把一切贡献给象棋。”这掷地作声的回答,令人回味无穷。

人们相信,随着象棋事业的发展,赵国荣身后那串稳重、扎实、闪光的脚印,会不断地延伸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棋路   棋艺   棋手   黑龙江   日本   象棋   爱人   大师   水平   年代   冠军   高手   全国   赵国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