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利与弊

现在让我们让我们把目光投射到一个世纪左右。外国人在当时的中国进行贸易,发现吃了亏,就想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市场,于是展开了一系列战争。清朝不得不签一些丧权辱国条约。面对这一情况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各国都像清朝建议中国人到他们国家去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待学成归来,可报效朝廷。于是清朝鼓励出国留学,可是当时的中国人不明白洋人的狼子野心。

每位留学生首先接受外国人的思想,再接受外国人的制度。然后再让他们学其他的。于是这些留学生多半回来是为了进行改革的。但无需变法失败的时候,许多人都心灰意冷,决意进行革命。于是孙中山站出来的提出三民主义说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日。至此洋人在中国大肆吸取战争财,其实这些学生大多数成为洋人赚钱工具,只有少数致力于学术和研究,例如,詹天佑,侯德榜,张骞等人,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短。张骞提出的实业救国可能使中国的经济大大得到改善。

当前应乎世界之潮流全球化发展利用国外的高教资源缓解国内的高考压力依托各国各有的特色教育模式,培养中国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提高教育水平,有利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就国家而言,留学生必将在中外文化,思想,科技的沟通上架起坚实的桥梁。

但我始终认为四海精髓固然是绚丽多彩的。但拥抱世界首先要在神州大地树立坚定不移的独立之志。首先要在华夏打下金生博大之文化根本。只有这样,我们这一代才能够自豪的宣称振兴中华于东方文明之巅,希望正在我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留学生   丧权辱国   我辈   洋人   清朝   中国   外国人   潮流   战争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