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镇:党建赋能促发展,乡村振兴谱新篇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层党员干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决定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成色。金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扛起乡村振兴重任,将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谱写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篇章。

因“人”制宜,让基层党员“全员学”确保基层治理无盲区。针对基层党员干部流动性大、老龄化较为严重的现象,金桥镇根据党员干部的年龄特点、从事行业、健康状况等实际情况,分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帮助其克服工学矛盾,将党的声音传到最深处。2022年,金桥镇指导村党组织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依托学习强国、党建信息化平台、党支部微信群等,推送“微党课”、抒发“微感言”、讲好“微故事”方式,线上线下互补,打造“不断线、一根弦”的“指尖微课堂”。镇公众号“金桥之声”在2022年下半年累计发布便民攻略、工作动态、党史知识、党员事迹等68篇。网格化的宣传教育模式,让基层党员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时刻提高党性修养,照亮金桥前行的大路小径。

因“地”制宜,让基层干部“实地干”落实服务群众零距离。金桥镇积极引导基层干部扎根“田坎”,从熟悉的环境中汲取“新养分”,以接地气的方式中凝聚“战斗力”。在各村(社区)选准“屋场”这个社会单元,把党小组建在屋场上,做强“屋场+党建”文章。全镇69个屋场党小组利用屋场恳谈会,面对面听民意、释民惑、解民难,推动工作下沉到屋场、政策宣讲到屋场、难题解决到屋场。金龙村2022年利用屋场开展村民议事会7次、道德评议会2次、党员集中培训1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禁毒禁赌”专项会议3次。在屋场党小组的带动下,镇干部熟知农家事、村干部了解户户情,实现了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和办事不求人,真正做到了让党员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党组织,享受便利服务。

因“法”制宜,让基层环境“向法看”建设平安法治文明村。金桥镇实行“三治”融合,培育文明乡风,建设平安法治村,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一是加强自治,促进社会和谐。充分发挥村民协调员作用,发现问题后协调员第一时间介入,实行“小问题民调员解决,大问题村‘两委’解决”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本组、本村。二是加强法治,确保村民平安。成立普法宣传组,利用板报、标语、微信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村民法治观念。三是加强德治,弘扬优秀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制订村规民约,塑造精神家园。金桥镇各村(社区)自2016年并村之后,每一个村(社区)都更新制定了新一代村规民约与调解机构。仁赋村村民调解委员会由5名德高望重的党员群众担任村民调解机构的常驻成员,近三年来共调解村民矛盾纠纷32次。

因“事”制宜,让乡镇工作“向前迈”, 确保乡村治理增效能。金桥镇积极主动投身发展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有机推动科学技术、先进理念与乡村振兴结合,在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历年以来的改厕工作因为技术、材料壁垒导致施工结果差强人意,2022年,金桥镇组织党员干部在多地学习先进改厕经验,先后在金龙村、新桥头村、油丰村、金城村等推进改厕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许多村民从“不想改”、“试试看”的态度转变为“争着改”、“改得好”,省、市、县各级领导和村民纷纷点赞,兄弟乡镇纷纷前来金桥学习改厕经验。

乡村振兴,琐中带细,事事系民,一枝一叶都牵挂着村落的发展。如何确定目标、把握方向、落实政策、坚定信念,都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需要思考和攻克的难题。从扶贫到全面脱贫再到今天的乡村振兴,金桥镇始终以视工作如使命、视责任如泰山的信念,通过党建赋能,带领群众走好致富之路,写好乡村振兴“新答卷”。

(通讯员 陈宇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党建   乡村   村规民约   党小组   平安   宣传教育   党组织   法治   村民   党员   基层   群众   农村   方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