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家农企入驻!华南A谷形成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硅谷”效应

近日,金颖农科孵化器成立五周年暨2023年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发布了“华南A谷创新创业孵化十大典型案例”和《华南兴农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实践》主题书籍,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并举行了“华南A谷院企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

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7年起,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协同创新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启动建设金颖农科孵化器(华南A谷),通过构建集“科技企业孵化、关键技术研发、科技人才创业、成果技术转化”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支持、培育创新型农业企业。入驻孵化器的农业双创主体,可以更高效地“嫁接”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资源,为企业发展注入科技动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经过五年实践,金颖农科孵化器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通了从“科技-企业-产业”、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融合发展通道,形成了“要素融合、协同创新、全链孵化、辐射带动”的企业孵化服务模式,构建了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培育的全要素、全链条农业产业创新集群,打造华南现代农业创新硅谷(华南A谷)。

目前,金颖农科孵化器已累计引进培育超300家农业企业,助推33家农业企业成为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14家挂牌、上市农业科技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数达1800项,培育孵化企业32家,促成超50家企业与省农科院院属单位达成产学研合作,8家入驻企业与省农科院及院属单位共建研发平台9个,成果转化66项落地金额超8000万元;促成省农科院及院属单位技术入股企业20家,累计帮助入驻企业获得投融资金额超10亿元,企业年产值超100亿元。

省农科院副院长何秀古介绍,迈进“十四五”,省农科院将瞄准华南现代农业创新高地目标,以金颖农科孵化器为支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为核心,深化拓展院地、院企合作,持续打造科技孵化农业企业的“华南A谷”品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引领,助推我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企业声音:

我们与孵化器、省农科院的关系不是“一锤子”买卖,是紧密合作、“科技陪伴”的形式。依托金颖农科孵化器这个平台,我们与省农科院专家进行了深度合作,联合成立“城乡有机固体废弃物绿色循环利用研究院”,共同组建研发团队,针对黑水虻生物转化有机固体废弃物技术瓶颈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成功开发出黑水虻多元化高值产品,实现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的产业化。

——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松

益昌农业响应广东“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程,致力于打造有地方特色的花生品牌、产品和产业。得益于孵化器的科技金融和科企精准对接服务,我们顺利对接了省农科院作物所专家,并通过品种权转让、技术服务、“金爵”商标许可使用等方式,进行源头种植、采后加工、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行模式的合作,开启了重塑“金爵”牌纯正花生油品牌的新征程。

——广东益昌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健铭

之前,我们是一家纯IT公司。入驻孵化器后,针对企业发展困境,孵化器提出为数字农业装上“智慧大脑”的解决方案,整合省农科院技术专家资源与农科三农的技术深度对接,让技术与农业应用结合,以“技术+数据+产业”的合作方式让数据说话,有效解决“有数据、有模型、却不知道怎么处理”的痛点问题,持续赋能数字农业产业。

——广东省农科三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通讯员:钟璐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通讯员:钟璐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华南   黑水   花城   硅谷   农科   孵化器   农科院   现代农业   全过程   效应   生态   农业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