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那霍镇的红色故事|山海电白 好心之城㉝

绿水流淌中一片青碧,大山环绕里万物静籁,蓝天白云下炊烟升起,整个镇子显得一片祥和。几十年前,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这里有无数先烈不屈的抗争,这里军民同心鱼水情深,人民子弟兵从这里加入革命的队伍,逐渐向整个茂名大地播撒革命的种子……初冬时节,我怀着追寻革命历史的崇敬心情,与友人来到了电白区北部山区镇——那霍镇,这里有13个村委会132个自然村被评为革命老区村,是电白区目前仅有的两个革命老区镇之一。

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游击武装领导人以那霍镇长山(石坦)、东山、茶山和石坦河、白马河、圩头河、大田河(三山四水)为中心,设立交通联络站,发展党员,建立党组机构,成为电白区坚如磐石的游击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那霍镇英雄儿女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广东南路茂电信地区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那霍镇茶山村委会,有香木根村、牛蕴村等7条自然村,是历史悠久的客家山村。如果没有掀开久远的历史记忆,没人看得出这样一个安详平和的村子,曾经有过一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战争年代,广东南路和茂电信地下游击队在这里开辟革命根据地,得到村民的大力拥护。

“当时我们家家户户都支持游击队,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子弟兵啊!有一次敌人进村围剿,游击队在村民的掩护下撤到山上隐藏,其中一名战士因脚有伤无法转移,村民便将其藏在大屋房里,用盛谷的大箩筐盖着。国民党士兵用枪托击打了几次大箩筐,没发现可疑,躲过一劫。”78岁的陈洪清,将当年的革命事迹娓娓道来,“1945年初,共产党员郑光民率领游击队发动石坦堡起义。起义失败后,郑光民、张杞才、张桂春、张茂儒等游击队骨干撤退到这里掩蔽。先后在这一带活动过的游击队员还有钟正书、车振伦、黎光烈等一百多人,村民节衣缩食送粮食送衣物支持革命,还给队员理发、治疗脚伤、放哨、送情报……受到共产党员进步思想的影响,周桂东、邓文堂、陈锦成等多名村民参加了游击队。”

“那一年我才几岁,我的哥哥是给游击队员剪头发的,我的妈妈、姐姐给游击队送过粮食、缝补过衣服……”陈锦胜当时虽年纪尚小,但对发生在这片红色沃土的革命事迹铭记于心。陈锦成,也就是陈锦胜老人的哥哥,后来也毅然加入了游击队。在一次任务中,为了躲避前来搜捕的敌人,陈锦成把枪支掩藏了起来,最后成功为游击队取得了必要的物资。

“如果被敌人抓住了,不仅性命难保,连游击队都有物资无法供应的风险。我爸爸在观察了形势后,决定把珍贵的枪支弹药掩藏起来,挑着剃头担子,才躲过了敌人搜身……”陈洪川是陈锦成的儿子,他也是长大之后才从家里人口中得知此事。

走在茶山村委会的硬底化村道上,随处可以看到革命历史遗址。在一个小山岗的半山腰上,还保存着一间平房,在阳光照耀下,显出了年代感的斑驳。平房的周围绿树环绕,前面是一片梯田,初冬已经割完稻谷的田里,换种上了蔬菜。“1947年底,就是在牛蕴村这里,电白党组织成立了‘北平区’工委,王克任工委书记,唐力生任副书记。那座平房就是当年游击队活动的旧址。”陈洪清老人在给我们指路的时候,语气慷慨激昂,“当年国民党进村扫荡,游击队就从牛蕴村背后绕过撤到山上。村背后山高林密,容易隐蔽,敌人的每次扫荡都扑空了。”

陈洪清说,1948年夏,国民党发动高州、电白、阳春三县联合大扫荡。已被做通思想工作的乡长石蔼芝事先通知了游击队,使其迅速撤上六文肚大山。敌人部队扑空后十分恼怒,将茶山群众300多人捉拿到那霍乡公所拷问。“不管怎么拷问,大家都说不知道,因为游击队里有我们茶山村50多人的子弟兵,前前后后牺牲了14人。”后来,由乡长石蔼芝出面,才把被捉群众全部保了出来。

邓炳光老人的父亲,是游击队员邓文堂。他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那一年茂电信独立连100多人回师电白,到茶山、六文肚休整了20多天,我们茶山和珍珠的群众送粮上山慰问。独立连后来被高州、电白、阳春三县近千国民党士兵包围,最终在群众保护下,秘密从三官顶安全突围。”

“那霍的老百姓就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也要节衣缩食支持革命。他们贡献了粮油、番薯、芋头、蔬菜等达数十万公斤,生猪、肉牛、家禽等数以万计,给予在那霍、阳春附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的电白革命队伍极大的支持。”袁华汝老人说,他想让后辈儿孙永远记得当年祖辈为革命付出的一切。所以从1976年起,他花了34年时间收集整理那霍镇的革命历史事迹,追寻的足迹遍布电白、高州、茂南和化州等地。“2010年起,我受邀开始编撰《那霍革命史》,到现在还一直在补充内容。”袁华汝说,人的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行了。他这辈子,就想把那霍的革命历史完整整理出来。

老人们还讲了很多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事迹,哪怕只用朴实的话语讲述出来,都足以令人感受到当年斗争的残酷和那霍镇百姓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在那霍镇远眺,周围山势绵延,林木满山,苍翠欲滴。在革命先辈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我不禁肃然起敬,热血澎湃,仿佛亲临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处革命遗址,都令人畅想当年。

如今的那霍镇,在乡村振兴的东风下,早已实现了道路硬底化,有了集中供水、路灯照明、干净的公共厕所、漂亮的健身休闲公园……茶油、四季豆、竹笋等农作物支撑起了产业振兴的重担,使得那霍镇百姓稳步迈入全面小康。目睹老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禁思绪万千: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去,今日的和平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抗争换取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发生过的红色故事,把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电白区委宣传部,作者邓晖晖。)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电白   高州   阳春   平房   游击队员   老区   游击队   山村   村民   好心   敌人   当年   红色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