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挽救了国家,也创造了历史 为何在死后差点遭受开棺鞭尸的羞辱?

读《张居正》





明朝万历皇帝对首辅张居正的感情非常微妙,既敬重又憎恨,既依赖又忌惮,


敬重的是张居正作为顾命大臣,十年来把个混乱溃败的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憎恨的是张居正对他要求太严,


特别是万历六年的那道《罪已诏》让他脸面丢尽,依赖是张居正作为他的师相,十年来不仅事无巨细一一施教他,


而且替他排除所有的艰难险阻,具有腐朽为神奇的移山心力,忌惮的是张居正独揽朝纲功高盖主,


如今天下官员,都议论他这位太平天子之所以能够端居廊庙,四海威服,就因为靠着张居正这位铁面宰相……


尽管张居正严守臣道,对他礼敬有加,但他在张居正面前,总是小心谨慎,像一个生怕做错事的小媳妇,


处理朝迁,他对张居正言听计从,但每签发一道圣旨,他又怅然若失——皆因张居正的拟旨,他不敢擅改一字,……如今这位铁面宰相就要油干灯灭撒手而去,他在悲痛之余,竟也松了口气,


回望张居正的一生,他无家世可倚仗,16岁考中举人,23岁成为“储相”他在权臣的压制隐忍二十五年,在残酷的内阁斗争中以退为进,


终于登上首辅之位,他推进的政务每一步都阻碍重重,但总能沉着化解,短短十年就开辟出“万历中兴”的盛世,


他挽救了国家,也创造了历史,然后,这样一位“救世宰相”为任死后差点遭受开棺鞭尸的羞辱?为何几十年后,满朝文武仍无人敢提他的名字?


这还得从万历皇帝登基时说起,当时万历皇帝还是个孩子,张居正就做为万历皇帝的老师不离左右,在一切大的议事定夺之事都以张居正说了算,


但此时大权在握的张居正,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身败名裂,成为大明的"罪人"而把定位为"罪人"的正是一直信赖他、尊重他、视他如父的万历皇帝。


皇帝年幼,他把持朝政,也许还有情可原。


但随着皇帝年纪的增加,张居正依然不放权,这无疑是对皇帝权力的挑衅,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忍受这种大臣的存在,万历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万历皇帝虽然表面上对张居正还是十分尊重,但是内心里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张居正这么聪明的人,自然知道自己长期手握大权,是对皇权的挑衅、对皇帝的挑衅,但是权力这么神奇的东西,是会让人上瘾的。



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了,万历皇帝的内心应该还是开心的。

他终于摆脱了别人的控制,可以自己掌握皇权了,


在张居正去世的第四天,他向万历推荐的潘晟,就被革职了,由此可见,万历对张居正是有多么的厌恶。


张居正死后没多久,万历就于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万历甚至想将张居正的尸体挖出来鞭尸,可见这恨意不是一点点,

当张居正死十余天后,丘侍郎等人打开张府时,张家几成人间地狱,被饿死十余人,饥狗瞪着惺红的眼睛啃食死人尸体。


经过仔细搜查,得金二千四百余两,银十万七千七百余两,此外还有若干千两金银首饰,总资产不过二十多万两银子。


万历皇帝等人预测张居正有二百余万两银子,这个实际差距太大,就对张家人严刑拷打,妇女脱光上衣检查。


张居正长子张敬修悲愤欲绝,写下"丘侍郎,任抚案是活阎王,然后上吊自杀。


张居正的兄弟和儿子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下场极为凄惨。首辅大学士申时行实在看不下去了,上书…张家人也死了十多个,也该差不多了。


万历皇帝这才作罢,置一空宅安置张居正八十老母,拨十顷田地做生活费用。


张居正是一代政治家、改革家,他一生为明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惜在封建王朝,皇权最大,


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皇权,哪怕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所以在张居正死后,朝廷对张家进行了残酷的打压和清算,张家人受到了残酷的折磨。


倘若张居正知道自己的家族会承受这样的对待,他还会一心改革么?所以说封建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不管统治者再怎么标榜爱民如子,


他们也不会真的去关心百姓 ,张居正的经历,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明朝   铁面   皇权   朝政   侍郎   宰相   万历   皇帝   残酷   家人   国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