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旅行途中,那些让人笑掉大牙的尴尬事


常年带领各种团队去美国,有公务团、展会团、学生团,最多的还是旅游团。在美国旅游的过程中,曾经闹出许多笑话,有时甚是尴尬。

一,换飞机

早年,尼亚加拉大瀑布那里的机场小,飞不了大飞机,基本从附近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往返的飞机都是小飞机,三排座位的那种,一个飞行员,一个空乘服务。麦道飞机已经算大的,更别说近年增加的波音737了。

一次一个级别蛮高的领导,访问美国各州政府、参观企业、与侨联人员座谈,百忙当中抽空去大瀑布看看拍几张照片。去的时候从纽约拉瓜迪机场起飞,一架麦道飞机,可是离开去芝加哥的时候,就是那种三排的小飞机,坐满也就40—50人。一路愉快的领导发脾气了,质问陪同的外办人员,怎么弄这么小一个飞机,没有钱吗?他拒绝登上飞机。

没有办法,经过航班信息查看,当天和以后几天去芝加哥就没有大一点的飞机。我与外办人员商量,决定从地面前往,获得那位领导首肯后,我们立刻从布法罗出发,芝加哥那边也几乎同时派车来迎接,半路交换,就这样几乎花了10个小时才抵达,好在是利用夜晚时间,并没有耽误代表团在芝加哥的重大会晤。


二,单行道

每次出发前,都会遇到会说几句英语的客人,早年能去美国的,基本都上过大学,学过英语。但是,往往那些不说英语的人,在入境美国时候,一言不发,反而很少遇到移民局官员的盘问,非常顺利就通过了。倒是那些会说一两句的,经常卡在移民局的通道上,这个时候他们一脸窘迫,急切地扭头寻找领队。一般事后问起他们怎么回事儿?他们就说,我讲了几:Hello!How are you?移民官就讲了一大堆话,可是我什么都听不懂。

一次到了夏威夷,自由活动的时候,大家在威基基海滩徜徉,在卡拉卡瓦大街闲逛。到了集合去吃晚饭的时候,有一位会讲英语的客人不见了。我马上打电话给他,他说他迷路了,找不到回酒店的方向。我问他:你不是会英语吗?你看看街边的路牌叫什么名字。他一会儿告诉我:看到了,一块白色的牌子,叫One way。我也一时愣住了,哪会有One way大街,这个是交通指示牌,单行道啊!我让他走到十字路口,看看蓝色路牌上面的字,这才确定了他的位置,我们就开车去接了他。团友们后来把他名字改了,叫他One way先生。


三,吃相

一次早上起来吃早饭,客人咋咋呼呼坐下,引得周围金发碧眼的老外纷纷侧目。我示意他安静,他发现不对劲,默不作声舀稀饭,然后正襟危坐,端起碗,呼啦呼啦就喝起来,外国人又一次侧头回望过来,真是尴尬。中国人吃饭动静大、声音大,外国人吃饭安静、甚至会饭前祷告,文化习惯差异。

一次坐火车,还是豪华车厢,一位客人大概是饿了,拿起苹果,嘎嘣一口咬了一大块,嘎吱嘎吱就嚼了起来。对面坐着一位银发老太太,一动不动,目光安祥。客人感觉有一点儿不对,就把声音放小了下来。这时,老太太缓慢地从手提包里拿出饼干,慢慢地往嘴里送,然后慢慢咀嚼,一点儿声响也没有,像雕像一般。那位客人震惊了,至今我还记得他那个时候的脸色,这可以说是一次身教大于言传的活动吧。

有的老人家,本来有糖尿病、高血压,可是到了美国特别能吃,好像不吃白不吃。在自助餐厅用餐,一般店家会把本地客人与中国游客区分在不同的用餐位置。因为本地客人用餐自己吃完会收拾盘子、倒掉残渣,还会付小费给服务员。而国内游客吃完就走,不收拾盘子,也不给小费。我记得有一位75岁的老人,刚到美国,正值马里兰蟹上市,旅游团前几天几乎顿顿安排自助餐,大虾、螃蟹、牛排一样不少,他一餐能吃4—5盘子,吃完还会拿一点儿水果才走出餐厅。可是过不了几天,他就吃不动了,一到吃饭时间就说:刚吃过没有多久,怎么又吃饭了?吃太多,排泄又不畅,肚子胀啊。


四,干发器吹美金

早年出国,诸多不便,没有信用卡,都是携带现金,偶尔也听说有人被偷、被抢的事情。一次陪同一个20多人的企业家代表团,团长是一位中年妇女,整个团的费用都由她负责。进海关的时候,规定一个人最多只能携带不超过1万美金的现金,她就分给几个人帮忙带进去,进去后再归拢到她那里。

责任重大,马虎不得,她一路谨小慎微,时刻警惕。

夏天的纽约气温达到37度,热啊。尤其曼哈顿那一天,奔波一整天,又是登岛瞻仰自由女神像,又是华尔街游览,又是铜牛处留影,时代广场、洛克菲勒广场、第五大道人来人往,911前世界贸易中心还在,必然要登高望远。经过一天的忙碌劳累,回到酒店,大家倒头就睡了。

我因为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去敲团长大姐的门,进入房间的那一刻,惊得我目瞪口呆。原来大姐用吹头发的风筒,对着一堆百元美金,来回使劲吹。大姐怕出意外,平时就把美金缝在自己的短裤上,一天下来,汗流浃背,那些钞票也湿漉漉的,不得不吹干。

五,身体不适,需要抢救

疫情前的2019年,一个建筑和房地产代表团访问美国,都是有钱的主,豪横。

期中一个叫大伟的,身高1米85,膀大腰圆,胸肌突显,肱二头肌隆起。在机场出发大厅遇到他,我想这下好了,有安全感,如果美国遇到小偷小摸,就仗着他也能对付了。

大伟是一个城市的拆迁办付主任,我暗暗好笑,难道拆迁这个工作是一个力气活儿?遇到他,钉子户有好看了。

大伟热情奔放,为人豪爽,乐于助人,大家一路开开心心,特别顺利。可是,每一天晚上,大家都休息了,他前半夜还能自己在酒店周围走走转转,到下半夜就来找我聊天。我不胜其烦,辛苦一天,总要睡觉吧。他说他精神好,睡不着,白天车上眯一会就够了。有时候,我实在困了,说着说着就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就这样大约过了一个星期,然后坐飞机从华盛顿飞往拉斯维加斯。可是,飞机上,大伟头晕乏力,大汗淋漓,我赶忙跑过去,他说:不行了,支撑不住了,心慌、头晕、手抖,需要抢救,整个声音都发颤。

经过与空乘人员协商,空乘说先广播一下,看看机上是否有医生急救一下,不行的话飞机就要迫降,让地面准备抢救。幸好,广播播出后,来了一位医生,摸了摸大伟的头,翻开眼皮仔细看了看,把大伟的双手手指握起来又放下,然后摇晃了几下头,最后站起来跟我了解了情况。医生说没有脑梗、心梗的迹象,估计是疲劳过度,然后拿了一片安眠药和一大杯水,让大伟吃药喝水。

很快地,大伟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到达目的地下飞机的时候也不醒,只好两个人架着他才离开飞机。

这以后,大伟晚上就老老实实睡觉,再也没有来找过我。

六,喝酒


去美国旅行,不少人会带白酒,茅台五粮液之类的好酒。由于海关规定最多只能带两瓶酒入境,为了多带一点儿酒,我看到客人用雪碧瓶装酒,一次装个够。这个其实也是违反规定的,因为瓶口已经打开。

有一次,客人在机场不小心就把雪碧瓶口弄开了,一股酒香弥漫,我重申了一下要求规定,团长走到我身边,说:他们一天不喝酒就睡不着觉,能带还是让他们带,大不了发现被没收,没有办法就买洋酒喝。

美国的餐厅能不能喝酒是有要求的,餐厅必须获得政府颁发的酒水营业牌照,否则餐厅不能允许客人喝酒。很多自助餐厅就没有酒水牌照,不能吃饭时候喝酒,为此闹出过许多不愉快。一次两次以后,客人有经验了,每天出发前就用矿泉水瓶子分装一点儿白酒,到了餐厅用矿泉水瓶子碰杯,神色诡秘,乐在心头。

洛杉矶环球影城,是大家必到之处,入园时候经过安检,不能带酒进去,也不能在里面喝酒。可是,就有客人神通广大,居然把矿泉水瓶装的酒带进去了。午餐时分,他们在餐厅分酒,还没有碰杯,就被发现了。这下事情大了,人家居然报警,警察来了。我一看,怎么也要帮助客人过这一关,就说:客人不懂英语,并不知道不能带酒进园,更不知道不能在里面喝酒,况且酒是经过安全检查才进来的,你们管理方面也有问题。

警察看我这么说,就让我拿着那瓶没有分完的酒,跟着警察出了环球影城,让我在门口垃圾箱倒掉酒、扔掉瓶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麦道   美国   小费   雪碧   芝加哥   笑掉大牙   纽约   英语   途中   客人   餐厅   飞机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