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17 - 秦国崛起

《中国通史》百集纪录片,第17集【秦国崛起】思维导图:

战国时期,东周瓦解,群雄逐鹿,诸侯兼并,是什么让秦国实现了从蛮荒小国到无底强国的惊天逆转?

一、落后的秦国

公元前9世纪,嬴非子因擅长养马,得到周孝王的重用。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从镐京迁都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国正式跻身于东周诸侯国之列。

然而,秦国因为地处西陲,经济落后。直到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即位后,他知人善任,在百里傒、骞叔等的辅佐下,外交上取得胜利并大败西戎。

秦穆公去世的300年里,秦国再次陷入混乱,经历四代乱政。此时其他各国纷纷变法改革,魏国的李悝变法,使魏国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却千疮百孔,内乱不断,体制落后,经济萧条,王权斗争,吏制混乱,国人私斗,不愿为国作战。

二、秦孝公与商鞅变法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颁布求贤令,商鞅听到求贤令,携带法经来到秦国。

商鞅为秦孝公描绘了令人振奋的变法蓝图,秦孝公为此深深折服,正是君臣之间的相知和默契,奠定了秦统一大业的改革。变法困难重重,受到了甘龙和杜挚等保守势力的抵制,商鞅为了传播立法精神,徙木立信,掀开了变法的大幕。

三、变法内容

富国之本在农业,强国之道在军事,商鞅以军事改革为核心,采取最严厉的奖罚机制。

1.以法治国:贯彻奖惩机制,农战结合。

2.爵制改革:爵是身份的象征,商鞅重新确立爵位的获取、升降、继承等原则,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以军功作为赏爵的唯一根据,这打破了严格的额贵族社会、

3.名田制:将土地占有权扩展为普通的农民,允许土地买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小家庭制:一家除一子承嗣外,其他儿子结婚后必须分家,单独立户,五口之家的小家庭,成为中国家庭的基本模式。

5.连坐制:通过严刑峻法,铁血统治,让秦人都自觉遵守秦法,同时也使秦国充满恐怖气息。

6.郡县制:从栎阳迁都咸阳,实行郡县制,让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

7.官员考核制度:通过官员考核、通关凭证等标准化的制度,使秦国的官僚制度能够高效运转,高度集权的大国正在形成。

秦国全民皆兵,军事力量大增,大败魏国,收复河西之地。

四、商鞅结局

商鞅变法大大损害了旧势力的利益,公元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后,身边立即聚集了一批倒商势力,联名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拘捕商鞅。商鞅在逃跑路上被杀,最后被五马分尸。

公元前221年,商鞅变法138年后,凭借商鞅创制的秦法,依靠商鞅培育的强大秦军,秦始皇完成了荡平诸侯,统一中国的伟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秦国   魏国   王权   东周   郡县制   小家庭   公元前   诸侯   势力   落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