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结婚第一夜叫“入洞房”?原来和古人的遭遇有关

“久汗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并称为“人生四大喜事”,可见老祖宗对成亲一事的重视,不过为什么古代会把结婚的第一叫做“入洞房”呢?其中有什么寓意吗?

为规矩自远古社会陋习

在父系社会之前,最开始是母系社会,那个时候男女以走婚制为主,也就是男女以感情为基础,只要看对眼了就可以夜合晨离的一种婚姻礼俗,所以那个时候女性生了孩子不知道孩子父亲是谁也是很普遍的现象。直到早期父系社会,流行起了“抢婚”,也因此引起了各部落之间的斗争,后来黄帝打败蚩尤统一了部落,为了维护各部落间的和平稳定,黄帝规定了一夫一妻制,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恶习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纠正,所以效果不尽如人意。

某次黄帝和臣子们去巡视组人的居住环境是否安全,发现有一家人为了防止野兽侵害,在周围用石头垒起了高高的围墙做阻隔,只留有仅够一人进出的洞口,这样的设计引起了黄帝的注意,于是以此为基础和大臣们商量让新婚的夫妻住在洞里,由双方父母亲人给二人送吃食,也好让二人适应一夫一妻制的生活,于是把夫妻二人的第一夜叫做“入洞房”。

新娘遭遇抢亲时的藏身之处

“洞房”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洞穴做的房子,因为那个时候生产生活水平不发达,人们也建不了房子,夫妇成亲后也是住在洞穴里的,而且前面提到了远古时期有抢亲和群婚的陋习,为了保护新娘子的安全,新娘可以跑到夫妻二人约定好的洞穴里躲避图谋不轨的人。后来虽然人们逐渐学会了在树上搭建树屋或是在地面建设房屋,但“洞房”这一名词却被一直流传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洞房”也就延伸出了更多的含义,如特指新婚夫妇的卧室,唐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中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或者借指完婚这件事,《玉娇梨》第十七回,"虽别有人家肯与我,却又不中我意,自分今生断无洞房之日。"

尧帝与鹿仙女间的爱情传说

相传尧帝削平群雄,重新统一中原,率领群众与水旱灾害作斗争,万民称颂,他到仙洞牧马坡巡视,同牧民谈论畜牧之道时,牧民也向他讲述了鹿仙女收服伤害老百姓和动物的黑龙,保护一方的故事,恰巧遇见了鹿仙女自空中向她的仙洞飞去,鹿仙女翩然的身姿令尧帝魂牵梦萦,于是尧帝走访西仙洞去见鹿仙女,在接触中二人情投意合,鹿仙女也倾心于尧帝匡扶天下的大志,于是二人订立婚约,选择了一个吉日成婚。帝尧与鹿仙女双方在仙洞之中永结鸾俦,以洞为新房,洞里的蜡烛把仙洞照亮如同白昼,整座山都光华耀眼,后来人们便称这新婚之夜为“洞房花烛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洞房   父系   洞房花烛   陋习   牧民   黄帝   远古   仙女   古人   古代   夫妻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