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假途伐虢,让人没想到的郭姓的起源

老虎,为百兽之王,在《说文解字》中,将老虎攫物所留下的印痕解释为“虢”。


包括在人类早期,虎更是许多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之物,很早就有一个国家则把虎字写进了国名里,就是虢国。虢国人尚武好战,所以周武王把虢国封在自己王室的周边,就是想让虢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虢国也没有让周武王失望,它时刻护卫着周王室的安危,就像一支威武的猛虎,不容进犯,其车骑所至,山河震颤,风云变色。

虢国出征图


“虢”的本义为双手奋力搏虎的会意兼形声字。我们看金文中虢字的演变过程,就像是左边是上边一只手,下边一只手,中间有一个工具或者是一个兵器,它的右边是一只老虎,意思就是说双手拿着工具或者兵器与猛虎搏斗。


我们明明是打算讲述郭姓的起源,为什么我要说那么多关于“虢”字,以及虢国的事情呢?不要着急,请慢慢往下看。要想知道郭姓的起源,我们必须知道,“郭”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战国策注》 :郭,古虢字。


《辞海》:“郭”通“虢”。


除了上述资料的记载,还有西汉时期的《公羊传》中也有记载,里面更是直接把三门峡上阳的虢国的“虢”记载为“郭”。


由此,我们知道“郭”是由“虢”演变而来的。这里又有个问题,为什么“虢”要写作“郭”呢?两个字形象差距如此之大。


在金文中,虢国的这个“虢”字还有个意思就是皮革,在许多金文中有这个词——朱虢,就是朱红色的皮革的意思。到了后来文字的记载,这种意思是皮革的“虢”,逐渐演化为“鞹”,后来再演变,就把“鞹”旁边的革字旁去掉,直接演变成了“郭”字。

金文中的虢字


这就是“郭”字的来历,是由“虢”演变过来的。接着说一下郭姓的来历。


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封邦建国时,以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分封诸侯,周文王的弟弟虢叔受封于西虢,虢仲受封于东虢。西虢封爵为公,位于现今陕西一带,东虢封爵为子男之列,位于现今河南荥阳,只有两个乡镇大小。而且东虢早在公元前767年,就被郑国所灭。


西周灭亡后,西虢一部分迁于下阳,就是在今天山西平陆,一部分则迁于上阳,就是今天河南三门峡,史称南虢。

假途伐虢


《姓氏探源》指出,郭姓的源头是被晋所灭的南虢,这个南虢正是“假途灭虢”中的虢国。因此假途灭虢的典故正好为确认郭姓的源头提供了依据。


当时,正是春秋争霸的时期,日渐强大的晋国因此想要南下逐鹿中原,确立霸主地位。而虢国当好位于晋陕豫交界的这个地方,是个交通要道。而晋国要南下必须经过虢国所在的地区,因此晋国对于虢国可以说是虎视眈眈,非常想要攻下虢国。但是当时,虢国与虞国又结成联盟,所以如果晋国直接攻打虢国,虞国就会来支援,这就容易造成没法快速结束战斗,还会遭受虞国的打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晋国大夫荀息就向晋献公献了一条计策,就是大名鼎鼎的假途伐虢。具体的计划是这样的。先用大量珍宝收买虞国国君,破坏两国间的联盟,并向虞国借道,声称只是为了攻打虢国,尽管当时虞国的贤臣宫之奇不断劝谏虞国国君,但是虞国国君贪恋珍宝,再加上不想开罪晋国,不仅不听从宫之奇的言语,还派遣军队帮助晋国军队攻打虢国。这一次的战争主要目的是为了探清两国的虚实,并且夺得了虞国和虢国之间的战略要地。


三年后,晋国故技重施,再次向虞国提出假途伐虢。虞国的贤臣宫之奇非常清楚晋国的想法,用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国国君,但是这为国君还是没有听从。这一次晋国出动的军队规模较第一次更加的声势浩大,并且晋献公亲自出征,很明显想要一鼓作气拿下虢国。

虢国墓地


在晋国强大的攻势下,再加上没有外援,弱小的虢国最终灭亡。而凯旋回师的晋国军队在途经虞国的时候,趁其不备发动袭击,一举拿下虞国,最终达到吞并两国的目的。


虢国是周王朝的封地,它的盛衰很大程度上也依附于周室,纵然西周王朝枝繁叶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西周王朝灭亡后,虢国被晋国灭亡,虢国人以国为氏,“虢”与“郭”通用,于是虢氏就转变为郭氏。这就是郭姓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平陆   晋国   假途灭虢   猛虎   唇亡齿寒   劝谏   贤臣   王朝   西周   起源   老虎   军队   没想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