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强种桔

赵强种桔

徐青

击鼓岭下,滾河两岸,离休干部赵强种桔的事被广为传扬。

赵强是湖北省枣阳市王城镇家住在山里面的一位离休干部,我最早听说他种桔的事,是镇上的老干部管理员告诉我的。赵强种桔的动因、经历、最后取得的成果,刚一听说就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经过两次采访,不仅很顺利地完成了这篇散文,我还和赵强成了好朋友。

种桔人原本是个读书人,他从深山里走出,又走进深山。

1948年9月,在郑州求学的赵强,听说陈毅将军的部队要到前线去,便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革命。在渡江战役中,他冲锋在前,荣立了战功。随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又一次立功一次受到嘉奖。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赵强从前线载誉归来。转业时,他响应党的号召,坚定地走上了教育战线,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1981年初,当组织上安排赵强离休时,他看到家乡还穷得叮当响,就下定决心回到山里再干一番事业,为乡亲们找一条致富的路子。

消息传出,有人说他是老糊涂了。他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毅然把自己的组织关系,从学校转到了老家王城镇击鼓岭村党支部。回到家里,孩子们一个个都噘着嘴,老伴的脸越拉越长。

在城乡差别还很大的当时,很多人都在找门路往城市里挤,而他却往穷山沟里钻。他说:“我已经休息了,但身体尚好;我要把充足的时间和掌握的文化知识用到家乡的建设上,以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赵强想对妻子和孩子们说的远不止这些,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赵,对生活的要求标准很低,但却又十分的珍惜生活。他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勉励自己:

东南西北几十载,

为乡为民志未酬。

党恩乡情深似海,

誓为家乡做贡献。

种桔人是个性格刚强的人,他认准的事,就非干成不可。赵强回到了大山之中。他先是养蜂,办起了一个养蜂培训班。后来又办养猪场,摸索生猪快速生长的喂养方法。在他身边,聚集了一群渴望致富的山村青年。这里山场面积大,他又决定转种拑桔,他对青年们说:“在我们击鼓岭山中,大力发展柑桔生产才是致富的途经。”他如数家珍地讲有关栽种柑桔的知识,外出考察的情况及本地土壤送市里化验的结果,说得青年们个个热血沸腾。

击鼓岭的山山岭岭,除了荊棘,就是茅草。在这里栽种柑桔,要把山石开恳出来,再从山下往上挑土,然后再抽槽、打埂、分厢。白天,赵强乐呵呵地同小伙子们比着干;晚上,胳膊腿象似要散架似的,很多时候疼的半夜睡不着。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第一个上山了。

一个半月后,4亩山地开垦出来了,赵强和子女们个个累得又黑又瘦;他们的手上,嘴唇上,裂的尽是血口子。每人至少挖秃了1把洋镐,2把铁锹。

经过一个秋冬的拼搏,赵强率领子女们,在屋后的山上栽种橘树608棵,在房前的坡上栽种橘树52棵。1987年,开始收获柑桔,从1988年起,赵强便以生产者的身份向市场出售柑桔。收入一年比一年多,1989年,纯收入达到1·4万多元。

种桔人是个共产党人,他苦心种桔,是为乡亲们再寻找致富之路。赵强终于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现在,他要尽快将这把钥匙交给山里的乡亲们。他风里来,雨里去,骑一部加重“野马”自行车,出这村,进那村。山里人盼致富,望眼欲穿,赵强成了山中最忙和最受欢迎人。

我第一次见到赵强,是在他家里。他的家座北朝南,在一个半山坡上,房前屋后全是柑桔。我和同行的市委老干部局谢局长等刚落座,赵强就让家人端上了一大盘子柑桔。镇上的老干部管理员向我们介绍说,赵强好客,谁来了他都要端上柑桔请大家品尝。一来是对客人表示敬意,让大家尝个鲜。二来是为了宣传,向大家展示他的种桔成果。我选了个个大的桔,刚成熟的柑桔,皮虽然还是青颜色的,但吃起来甜味纯正,肉坨坨的。桔的酸味是个正经酸,和食醋的酸味是不一样的,一个桔子吃完满口生津,感觉养胃提神。

赵强栽种的“国庆1号”、“尾章”、“龟井”等品种开始收获的那年,共收获桔子900多公斤。桔子又大又甜,按当时的市场价可卖到1500多元。而他一个也没卖,挨家挨户全分给乡亲们吃了。他说:“让乡亲都尝尝,增加种柑桔的信心。”在赵强的带动和帮助下,到1990年,鼓岭村栽种的柑桔已达到户平120棵。鼓岭小学裁种的柑桔,已开始挂果。

赵强在大山里开始栽种柑橘,从一开始就得到了镇委书记张自民的支持,张书记还和他家建立了联系户。市特产局的赵工程师和老

赵强是湖北省枣阳市王城镇家住在山里面的一位离休干部,我最早听说他种桔的事,是镇上的老干部管理员告诉我的。赵强种桔的动因、经历、最后取得的成果,刚一听说就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经过两次采访,不仅很顺利地完成了这篇散文,我还和赵强成了好朋友。

种桔人原本是个读书人,他从深山里走出,又走进深山。

1948年9月,在郑州求学的赵强,听说陈毅将军的部队要到前线去,便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革命。在渡江战役中,他冲锋在前,荣立了战功。随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又一次立功一次受到嘉奖。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赵强从前线载誉归来。转业时,他响应党的号召,坚定地走上了教育战线,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1981年初,当组织上安排赵强离休时,他看到家乡还穷得叮当响,就下定决心回到山里再干一番事业,为乡亲们找一条致富的路子。

赵成了好朋友,经常进山帮助他。有一段时间,张自民书记走哪把赵强带哪,请他给乡亲们讲栽种柑橘的技术。张书记还把镇直部门的机关干部,全部组织起来,听赵强讲柑橘。

这天,在赵强的陪同下,我们先在鼓岭村村前村后转了一圈,又登高望远。看山,山绿了;看橘,橘红了……

(1991年10月3日《湖北日报》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枣阳市   橘树   柑桔   柑橘   好朋友   桔子   镇上   乡亲   山里   前线   赵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