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云和神堂岭上一庙一路一树的去与留 已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头条创作挑战赛#

云和神堂岭上一庙一路一树的去与留

作者 多索

本文作者

云和神堂岭上,有一庙一路一树的去与留已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最近,丽水市绿色环保协会和古树名木保护协会一行八人,与当地爱树人士余有豪到云和泉溪村神堂岭等地开展调研。

(一)

这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

1、神堂岭坳门有一条古驿道,这是通往云和、松阳、莲都三县的古道。

2、坳门有一个古庙基,这是600年前当地村民所建的“泗洲庙”,已毁多年。

3、坳门有一棵上百年的古樟树。调研时丈量胸围是2.42米。

村民诉求:

因一条新规划的省道公路要经过这里,大树、驿道、庙基均在拆迁范围。

村民认为,他们祖祖辈辈已与树路庙融为一体,为村民的精神寄托之地。所以村民达80%摁了红手印,要求省道公路“更道”“保护”。

更有一个该村爱树成“痴”的年轻人叫余有豪,他代表村民向乡、县、市、省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护树、护路、护庙基。

因此,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关于大树,庙基和古驿道的去与留。

(二)

云和县文化部门受命考察此地,提出以下三条回复:

1、由于寺院遗址格局、风貌已毁,鉴于文物不可再生的属性,已不适合纳入文物保护范畴。

2、您提到的几公里驿道,我们走访中只发现断断续续的几百米的残留,已经不完整和失去整体保护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对该区域的古驿道进一步开展调查。

3、遗址现场保留的直径约80厘米的樟树,建议由林业部门调查后出具合理的保护意见。

(三)

丽水市绿色环保协会与古树名木保护协会开展现场调研情况如下:

1、神堂岭大樟树,经协会成员现场实测胸围为2.42米。

2、附近村庄风水林胸围小于神堂岭的樟树已挂“百年古树”牌。而神堂岭的大樟树并没有挂牌。

3、林业部门对古树树龄的测定方法,目前最普遍是采用“调查访问法”,为此本次调查,请来了该村三位村民进行访问调研。

――齐明扬,男,现年90岁。据他反映说“小时候看到这棵树有碗口大,当时边上还有一间泗洲庙”。

――赖永焕,男,现年89岁。据他反映说“这棵香樟是我老爸和一个叫刘民桥一起种植。当时种了两棵树,一棵已枯死多年。我老爸去世20余年,今年在世的话128岁,种树时他12岁,按照这样推算的话,该树龄是116年。”

――齐育标,男,现年65岁。他说“我小时候经常在树边玩,有时还抱树爬上爬下,那时感觉一个人抱不过来。”

(四)

本次协会成员经初步调研后,提出以下三点意见及看法:

1、既然村民齐刷刷摁了这么多的指印,按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标准,这棵树是移栽还是原地保留,都应该要做好工作,让老百姓增加幸福感。再者,人类与森林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已是世所共知,不是万般无奈,最好是不要伤害森林。

2、传说中,泉溪村村民善待神仙乞丐,至今神堂岭坳门泉溪一侧的蚂蟥是不会咬人的。传说虽然没有科学性,但说明老百姓对神堂岭的一切是爱之殊深,该故事已告诫我们,要善待这里的一切,千方百计要尊重民意。

3、道路向两侧腾挪都有空间地,是否就要正冲着村民们所不愿为的中间穿过,也提请有关部门予以思考。但这毕竟是专业的事,当以专业部门的意见为意见。

总之,许多许多的现象都不是执意要这样做或执意要哪样做。而是要掂量掂量这样做或哪样做更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和利益,或者说这样做了或哪样做什么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这个村里有一个年轻的爱树人士。他说,他死了,要烧成灰,最后用骨灰种一棵树。

他的事迹,在全国全省报刊中发表很多,在图片中介绍,请读者诸君留意。

这样的生存环境,这样的艰辛生活,有这样的情怀,很值得人们去尊重,甚至有更高的评价。他是余有豪……

余有豪的事迹,在全国全省报刊中发表。


这是各种报刊发表余有豪护树事迹的文章。


这是调研组在神堂岭坳口现场。


这是调研组在丈量大树胸围。


这是古驿道。


这是“泗洲庙”留下的柱墩。


这是附近挂牌古樟树。


这是被请来调研的老人。


这是在村里调研的现场。

编辑 高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云和   神堂   樟树   丽水市   树名   丽水   林业部门   驿道   树龄   胸围   现年   浙江   事迹   村民   意见   现场   协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