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鸿彬:三尺讲台潜心育人,见证热爱与坚守

视频加载中...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文 刘畅/摄)小小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三十多年,诠释着他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坚守与热爱。他是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部主任、物理老师李鸿彬。过去五年,他履职尽责,提出了二三十条建议,大部分都与学生成长、人才培养等有关。“作为一名代表,不少建议都得到了教育部等部委的重视,让我感到很欣慰;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发挥特长、发展兴趣,得到最好的发展。”

△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部主任、物理老师李鸿彬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李鸿彬提了五个建议和议案,其中跟教育相关的有两个。“建议提出后,教育部等部委非常重视,及时给予了详细的答复。”李鸿彬说,一个是关于《加强国际高中课程本土化建设》的建议,教育部从加强课程教材管理、加强本土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给予了答复。另一个是关于《推进更为积极富有弹性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育的政策环境建设》的建议,教育部从积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和持续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两方面给予了答复。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教育部将委托有关科研单位,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进行系统研究,表示将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做法,加快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拔尖人才培养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李鸿彬看来,教育部关于上述两个建议已经做了和正准备做很多工作,“我对他们的回复非常满意”。

履职尽责,离不开详尽的调研。课堂外,李鸿彬常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家长交流,细心捕捉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将收集到的问题整合集纳,带到两会。2022年,是李鸿彬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当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参加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的画面在《新闻联播》播放。“这是对我积极履职的一种肯定,今年我有幸当选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感到非常激动,肩头的责任更大了。”

还有十几天,2023年全国两会将召开。李鸿彬表示,他将立足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更加努力工作,率先垂范,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多听取民声,多捕捉身边的民思民意,不断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与水平,履行好代表的责任与义务。”

【记者手记】

这样的老师自带光芒

头发虽已泛白,脸上却带着神采奕奕的笑容,这是现代快报记者见到李鸿彬的初印象。采访过程中,他回顾履职历程、阐述建议,语气平和、声音有力,耐心地回答记者的每一个问题,尤其对常年关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侃侃而谈。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李鸿彬认为,学校和老师要不遗余力地营造向上的氛围,真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除了挖掘潜能、注重个性,更让人动容和敬佩的是,他特别提到,要为国家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的人才,让每一个孩子怀揣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共进的中国心、中国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初印   全国人大代表   教育部   拔尖   南京   尽责   人才培养   讲台   部委   见证   记者   老师   代表   建议   教师   人才   学生   李鸿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