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老金又上调4%真的吗?4个信号,6类人涨钱多怎么回事?

#2月财经新势力#

现在年轻人在等每月的工资收入,提成补贴,而退休人员,多数仅有一份基本养老金收入,作为在家长期休息的人,要保证生活水平正常,现在期待的就是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从调整实施上,现在大家已经可以充分安心了,虽然人社部还未公布正式的文件,但是调整实施的时候是对于各省的,现在已经有上海、北京、河南和四川省等地公布了今年会继续调整养老金的文件。

如今全国防疫管控彻底放开,经济回温下,养老金调整这件事,具体何时调整也受到热议,不少人认为的是今年调整时间会回到疫情前,参考疫情前的调整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份,由人社部发布通知,今年网上也有不少预测调整时间会恢复到4月。

但不管何时调整,能涨钱就值得开心,但涨多少还是大家比较在意的问题,那么,今年调整后,幅度会是多少呢?如果遵循2021~2022年的调整规律,今年应该继续下降0.5%调整,降低至3.5%。但如今全面放开后,自然不能再依照疫情期间的养老金调整作为参考继续降低调整幅度,尤其是4个信号摆在眼前:

第一,物价上涨幅度提高

养老金与工资都是收入,收入涨跌主要看的物价变化,物价上涨,收入必须跟着提高,保证覆盖物价,避免大降到手的钱贬值,影响正常生活支出。从上调幅度来看,2021年全年CPI上涨0.9%的时候,2022年养老金上调了4%,而从国家统计局新公布的2022年CPI上涨水平,达到了2%,相比2021年上涨水平更高,养老金继续下降的几率自然更小了。但从涨回到4.5%~5%来看,目前刚放开不久,经济恢复仍需要时间,一下子突然回调,养老金发放压力也会突然提高。

另一个原因是,要避免通胀隐患,2020年CPI涨幅是2.5%,2021年养老金上涨4.5%,2021年物价相比2020年上涨幅度差额是1.4%,养老金上涨下调至幅度仅有0.5%,说明涨幅上,高于物价上涨的幅度已经过高,2022年要控制物价和收入上涨水平,回归平稳状态,考虑到2019年物价上涨2.5%,养老金上涨5%,正好覆盖两倍状态,今年要保证养老金上涨和物价之间能恢复这一比例,上涨4%是更为合理的。

第二,养老基金规模增大

第三,对年轻人的参保激励

人社部十四五规划中,对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要求在2025年,也就是5年计划的最后一年,预期达到95%,要增加大家的参保兴趣,作为一项保险,即使是国家公共基本养老保险,也需要有可观的收益才能激励更多人自愿缴费,而除了在职人员外,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灵活就业人员,在选择上,不只是非要参加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少人还有机会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只有在养老金继续上涨,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上涨幅度,大家才会多花钱去参保,才能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池的收入,以负担之后的发放和调整。

第四,劳动力减少、老龄化率提高

到2022年我国人口已出现负增长85万的情况,目前的人口分布上,老龄人口数量占比越来越高,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9%,而劳动力方面,从2011年之后,到2022年,十年间减少了6000万,那么,现在的消费主力已经不只是年轻人,未来将持续像老龄化人口倾斜,要提高喜欢节省的老年人的消费兴趣,提高收入是有效措施。

那么,今年继续上调养老金后,哪些人会是涨钱多的那部分人呢?以下这6类人基本不用担心,希望你是其中之一:

第一,经济发展前列或重点扶持地区的人

往年养老金定额调整上,虽然是为了体现公平性的一项调整,但是仅对于本省内符合调整范围的退休人员,各省之间上涨标准不同,一直保持调整水平位列前两名的是西藏和上海,2022年是个例外,上海和西藏都降了,但宁夏不变,这才出现了宁夏和上海并列第二的情况。但从往年整体规律来看,基本都是西藏第一,上海第二,今年全国放开后,西藏和上海的定额调整标准应该会提高回到前两位水平。

第二,工龄超长的人

挂钩调整中,分为两部分,属于按照缴费年限调整的,其中包含了实际缴费的累计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就是本人的连续工作年限。我国从1992年才实施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在之后才参保缴费的人,工龄和实际缴费年限基本重合,最长可能也就是30年,但属于在政策实施前参加的工作的人,虽然缴费年限不一定和工龄一样长,以及可能没有缴费的,但因为可以通过工龄作为视同缴费的年限作为调整依据,那么这些工龄超长的人,调整计算基数将高于我们一般退休人员。

第三,月养老金水平高的人

挂钩调整另一项就是对退休人员,按照本人的月养老金水平进行调整,2022年12月31日前,到手的养老金越高的人,今年调整增加的数额也将越高。总结来看,今年分别满足6类情况的人,月养老金水平一般会高于普通退休人员,即:1、退休前所在地经济发展好,计发基数高。2、缴费基数选择高。3、缴费年限长。4、退休时间长。5、有过渡性养老金。6、有取暖补贴。目前除了北京坚持使用固定数额调整外,其余30省都是按照百分比调整的,在本地调整比例一定的基础上,本人的月养老金水平决定了每月上涨养老金是多少,能符合以上这些条件的老人,今年到手补发的养老金自然更多。

第四,7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

养老金调整时,虽然是将上年度及以前退休年度的退休老人包含在调整范围内,但实际不是所有人都能将定额、挂钩和倾斜调整三项主要调整都从头到尾参加一遍,其中的高龄调整,要以年龄作为门槛,一般是达到70周岁后,才能参加这一项。从调整上,不是只有一个调整档次,现在基本都是按照阶梯型的方式,刚满足70岁涨一部分,之后再叠加,对70周岁以上的年龄段再进行上调,年龄越大的老人加发的养老金越多,比如广东省,去年对百岁老人,每月直接加发200元,是很多人三项调整后才能达到的涨幅,保护好健康,才能长寿,从而增加自己的养老金。

第五,年满特定年龄的人

个别地区对高龄人员还将有单独或者二次调整,比如上海去年自从恢复了双挂钩调整后,将高龄调整年龄提高至70周岁,但并未取消对60周岁和65周岁的老人调整,对于达到这个年龄的老人会单独进行调整;山东这些年调整时,对高龄老人达到70周岁及以上涨一次养老金后,对于上年度年满70、75和80周岁的老人还将再上涨一笔养老金。

第六,企退军转干部

企退职工里有一部分人属于军转干部,他们转业后,也和职工一样进入企业参保缴费,但部分人由于参加工作晚,到退休后,参保时间较短,养老金水平低,对于这部分群体,退休的当年,到手的养老金水平低的人,不需要太着急,因为到第二年参加养老金调整后,这一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就是在和大家一起参加完三项调整后,还能参加一项专门针对这部分人的单独调整,具体是怎么做呢?

当三项调整后,月养老金仍然没有达到本地企退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将补足到这个水平,首先,今年这一调整涨钱最多的应当属于去年退休的低收入人员,因为当他们今年参加调整后,由于本身收入低,即使上调养老金,由于不能参加高龄调整,挂钩调整上,月养老金水平低,也无法通过百分比调整多涨钱,那么,最后就是看他们相比平均养老金差了多少钱,一次性补足这个水平。其次,虽然能够涨不少,但补足平均线后,就和其他也享受补足养老金福利的企退军转干部站到一个起跑线,明年养老金继续调整后,再上调养老金,要补发,一次性拿到的增额将比今年低很多了。

往期文章:养老金的生存认证,已经有了新的办法,认证时需要注意这些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养老金   工龄   高龄   年限   上海   物价   幅度   信号   老人   水平   收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