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史之人人贷第二集:P2P暴雷,人人贷独木难支

哈喽,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李侃侃,一个喜欢分享商业故事的韭菜博主。

上一回,2012年年初,又一个北大校友顾崇伦加入了人人贷,从此人人贷开启了飞速发展的两年。

人人贷,飞速发展的两年

从2012年开始,人人贷就跟那踩了油门似的,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在顾崇伦的操盘下,人人贷积极创新产品,推出了什么自动投标工具,优选理财计划,还增加了债权转让功能,引领了整个P2P行业的风潮。

这些产品上线以后,那反响实在太大,连监管部门都被惊动了,人人贷连着被约谈了好几次,不过没事。

经监管部门确认,人人贷平台真的只是在做中介,没有提供任何担保,也没有违反相关规定私自设立资金池,这才被允许放行。

也就是说,人人贷的合法合规,得到了监管部门的盖章认证,从此以后,业务发展更是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2012年,人人贷平台的交易额同比增长8倍,达到了3.5个亿。


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而且最最关键的指标坏账率,也就是欠钱不还,超过90天的比例,只有0.9%。0.9%的坏账率是多低呢?这么说吧,一般银行的坏账率是1%点几。

平安集团下边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陆金所,坏账率是5%到6%,就算我们考虑到不同机构的计算方式有差异,人人贷0.9%的坏账率,那是足够亮眼的。

更恐怖的是,0.9%还不是他的极限。到了2014年,公司的坏账率又进一步降低到了0.34%,低的令人发指,低的让人难以置信。

这个人呐,要是顺的时候,这怎么干怎么对。2014年,人人贷所在的集团人人有信,获得了1.3亿美元的巨额融资,刷新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的融资记录,与此同时,各种荣誉更是纷至沓来。什么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中国互联网协会3A级信用企业,等等等等...

咱刚才说的中国互联网协会,这是什么来头?人人贷在官网显示,中国互联网协会是由商务部、工信部、国资委核准的信用评级机构。

你看看,他都被中国互联网协会评为3A级信用企业,是不是让人听起来就那么的安心,相当的放心呢!公司是获奖无数,三位创始人肯定也不能落下。


张适时入选了福布斯杂志中国,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李欣贺当选了第一财经中国商业创新50人名单。杨一夫入选了财富杂志中国,40岁以下的金融科技先锋,一个个荣誉是真不得了。荣誉,掌声、鲜花,简直是纷至沓来。

人人贷和那些不知道哪冒出来的野鸡P2P,那等级压根就不在一个层面,也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人家不是这里得了奖,就是那里获得个信用评级认证,而且几个创始人不仅屡逆光鲜,说起话来也让人觉得倍靠谱。

比如说他们从来不会承诺保底,从来不说在我们平台做投资,肯定能收回来就这样的话。相反他们一直在强调,自己就是个牵线搭桥的平台,投资有风险,用户得小心。
至于监管方面的风险,创始人们很自信的表示,公司和监管机构有密切沟通,,监管机构在征询行业意见的时候,也都会通过人人贷来了解情况,你听着是不是越听越靠谱呢!

越听越觉得这这就是良心企业,如果说这些还都是虚的,那我们再进一步了解人人贷,那你就更觉得他靠谱,除了靠谱还是靠谱。为什么?因为他的利率不算太高,基本上保持在10%几的水平,不像那些动不动就百分之三四十的平台。你看着就像,哪个升级换代版的非法集资,让人看了都觉得发慌。

而且人人贷和民生银行,合作了资金托管系统,资金安全有保障。还和青岛银行,华澳信托开展了业务合作,这说明什么?说明银行对人人贷的债权资产质量相当的认可。

您要是一个普通投资者,穿越回几年前,在各种P2P平台考察一圈之后,说不定也会对人人贷相当有好感,毫不怀疑的就信任他。可是问题在于,不是所有投资人都是保守型的,也不是所有投资人,就甘心赚那么10%几的利息的。


P2P,风起云涌

别忘了刚开始咱们说过,那几年P2P遍地开花,这个行业越来越火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用户可以挑选的平台越来越多,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样的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把钱放进去呢?

当然是利息高的了,这么一来,利率相对较低的人人贷,就一点点被挤掉了优势,业务的增长率不升反降。

到2015年,人人贷的交易金额只同比增长了一倍,你虽然听起来增长率也挺高,你都涨了一倍了。

可是比起2012年的8倍,比起整个行业规模的井喷,一倍的增长,确实就不够看的了。另一方面,P2P行业的混战,也引发了人人贷的高层地震。

2015年, 首席运营官顾崇伦,金融产品总监王坚先后离职,自己创业去了。有信集团的财务总监,也跳槽去了一个传统金融机构,负责机构里刚成立的P2P部门。在之后的日子里,人人在继续稳步发展,在分享行业红利的同时,也免不了在雪崩来临时,承受行业剧震带来的伤害。人人贷低调的追求着稳健发展,可P2P江湖却风起云涌。

平台数量从2013年的500多家,发展到2015年的3,000多家。
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披着P2P外衣的非法集资公司易租宝。

易租宝平台2014年7月上线,2015年底被立案侦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涉案金额就高达500亿元,波及超过80万的投资者。

相比之下,人人贷成立以后发展了6年,累计成交规模也只有243亿。可见这种作风激进的伪P2P平台和正规的P2P平台比起来,扩张速度更快,杀伤力更惊人。坏平台攻城略地,好平台却增长停滞,P2P行业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对于P2P行业的种种乱象,人人贷的创始人看得很清楚。他们认为,很多涌进这个行业的人,没有意识到P2P公司的经营难度和潜在的风险,在未来,90%以上的平台都将消失。可奇怪的是,他们明明那么清醒,却一点也没有要未雨绸缪的意思。

一方面他们知道,P2P行业的混乱将会带来大洗牌。另外一方面,他们又迷之自信,认为这肯定不会波及到自己。

抱着这样的心态,人人贷没有开展大规模的融资,也没有做任何上市的规划,他想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可是等到监管的重拳出击,他又哪里能独善得了其身啊!

P2P雪崩,人人贷难支

2016年3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了。虽然他只是一个行业自律组织,杀伤力不大,但是象征性极强,他的成立代表了接下来的政策方向。

接下来几年,各种管理暂行办法,信息披露指引,备案登记管理指引,资金存款业务指引纷纷发布。

不过为了避免给行业,一下子带来太大的冲击,监管部门十分贴心的,给留出了12个月的过渡期,那留12个月的过渡期干嘛呢?

监管部门是想让P2P公司自己提高风险意识,有序的把业务给规范化,可是万万没想到,这P2P公司们一个个的还不领情。

不少P2P公司,甚至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估计监管机构一个处就那么点人,P2P公司那么多,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还不明确,要管也管不到自己头上了,而且不少P2P公司,也算是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这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那就更别说了。

有些地方领导还给一些公司站过台,怎么可能说翻脸就翻脸呢?就这样监管在继续推进行业规范化,而P2P们,继续狂飙突进。

一边口头拥抱监管,一边继续推出了利率更高的金融产品,从央视到卫视,从电视剧到综艺,哪里有关注度,财大气粗的P2P平台们,就去哪里打广告,给赞助。

很快,监管部门留足的12个月过渡期,就要结束了。

而P2P平台的成交额和贷款余额,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增长,还滋生了新的风险,以高风险、高坏账率为主要特征的现金贷业务增长迅猛。

老虎不发威,你真当我是病猫啊!过渡期一结束,监管部门立马开始从严整顿,地方政府也明确了对P2P的监管责任。

那些违规搞资金池,期限错配业务的,所谓这个P2P公司相继暴雷。

2018年,随着P2P行业迎来爆雷潮,整个行业的清退猛然提速,2018年底政府发布网贷监管新规175号文,明确要求P2P平台能退进退,应关尽关,至此P2P行业大势已去,在行业整顿的大趋势下,人人贷积极配合监管,降规模、降人数,拆分了P2P和理财两块业务,还接入了百行征信,成了全国互联网金融信息登记披露的试点机构。

但是就算业务发展的更合规了,也抵挡不住死亡的步伐,业务量持续下滑,再合规的公司,您也得死不是。

首先因为行业震动,普通投资者已经不再信任P2P,这就导致一个恶果,人人贷的资金出去的比进来的多。

其次如果要做融资搞上市公司,也错过了黄金时期,资本市场对P2P早就丧失兴趣,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继续基本不可能。

最后,人人贷在平台上面大多是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比起来,更加依赖外部的宏观环境。

而2018年前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加上2020年新冠疫情,带来的企业生存压力,产品的兑付难上加难。

从2019年开始,人人贷开始关闭线下门店,单方面修改产品退出的规则。
2020年10月中旬,人人贷开始出现兑付困难。
11月2日,人人贷上线了应急转让通道。

怎么个应急转让法,利息全无,本金打7折,那用户要是不想打折退出怎么办呢?
你问我呀,我还不知道问谁呢?


从2020年底以后,在各种公开媒体上,人人贷官方就再也没出过新消息,连年报都不再更新。

从人人贷到人人亏,人人贷是怎样炼成的?

我是李侃侃,关注我下期更精彩!喜欢的话,给侃侃点点赞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中国   独木难支   过渡期   风险   资金   机构   业务   金融   商业   行业   平台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