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临死前,终于看清刘备真面目!宴席上暗示魏延,可惜魏延没懂

三国时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者,诸葛亮也,那么凤雏者,何许人也?

凤雏,小凤凰之意,此人名叫庞统,湖北襄阳人士。与诸葛亮为同门师兄弟。

据说是师傅司马徽发现庞统军事能力显著,日后具有辅佐皇上的才能,为他取名为“凤雏”。

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用“凤雏”二字呢?“凤”常用来形容了不起的女子,而“雏”字也有代表小或者弱的意思,有形而未成的寓意。

不知这一绰号是吉凶,总之后来由此流传开。

庞统入世

庞统和诸葛亮虽同拜司马徽为师,但是在庞统开始思忖着想要干一番大事的时候,诸葛亮已经被刘备“三顾茅庐”发迹,成为响当当的“卧龙先生”了。

庞统自恃清高,对诸葛亮颇为不服,认为他不过是徒有虚名,于是他也决定出山。

但是他首先需要选择一位明君投靠,听叔父庞德公曾赞美过孙权的能力,孙权继任兄长孙策位掌任大权,此时正在广纳贤士,于是庞统决定前去试探一番。

属下来报,说是凤雏求见,一听凤雏来访,立刻整理衣冠前去迎接,文武大臣也想一睹江湖所传凤雏之风采,于是紧随其后。

孙权站定,见到来人,他倒吸一口凉气,就差晕过去了,他此前见过卧龙先生,同为师兄弟,差距未免太大了些。

此人五短身材,面色黝黑,鼻子朝天,衣衫褴褛,形容古怪,乍一看,一副街头乞丐的样子,孙权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凤雏怎么是这副“鬼畜”模样?

庞统一眼就看出孙权眼里的嫌弃之意,心里十分生气,暗嘲原来说他礼贤下士也不过就是这般姿态,竟以貌取人。

常言道,话不投机半句多,而且两人一见面心里都对彼此没有什么好感,最后孙权只回应了一句:“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

此番情景不能评判谁对谁错,只能说不契合而已。

投靠刘备

庞统离开之后,继续寻找可靠之人,不久投靠了周瑜。

在东吴,他是周瑜手下的一名功曹,他感觉自己并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在周瑜死后,他投奔了刘备阵营。

庞统的仕途应该不算是特别顺利,在投靠刘备之初,刘备封他做了耒阳县令。庞统又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重用,仅仅封他做县令是大材小用。

于是他玩忽职守,对城中百姓的事情不理不睬,被刘备知晓,直接免了他的官职。

为什么起初刘备没有重用他呢?

一来刘备不了解这个人,不敢轻易相信他,所以想先对他考察一下,其次刘备觉得他曾经投靠过孙权,认为他是一个泛泛之辈,没有得到重用之后才来投奔自己的。所以综合考虑,他只给了他一个县令的官职。

后来在诸葛亮和鲁肃的同时推荐下,刘备才知道原来庞统即凤雏,终于对他抛出了橄榄枝,左卧龙,右凤雏,这对刘备来说,如虎添翼。

庞统献三计

赤壁之战后,刘备手握荆州大权,此时,他心心念念的攻打益州的机会终于到来。

症结在于刘璋,他听说曹操要攻取汉中,非常害怕,张松建议他邀请刘备来防卫益州,刘璋表示同意,毕竟刘备现在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

于是刘备率领魏延,庞统等人入益州,刘璋设宴款待后,派兵增援刘备让其攻打张鲁。

本应该攻打张鲁的刘备此时不是忙着怎样攻打张鲁,而是在忙着收取益州百姓的民心,此举是为了什么呢?

明眼人立刻就能看出,这并不是在抵御外侵,而是在排除异己,显然是在为了自己日后益州称王做准备。

不知道刘璋此刻有没有觉得异常。

这时,庞统向刘备献了三计,庞统并非单纯献计,而是他发现了刘备的狼子野心,于是他准备了三条计策想试探一下刘备的真实面目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计是刘备带着精兵强瑞趁刘璋不备攻城。

二计是刘备假意回荆州,在刘璋军送行时候斩杀其首领后攻城。

三计是刘备回白帝城,跟大部队会合后,从长计议攻城。

庞统自然是希望刘备选择第三个计策,

这样可以减少对百姓的伤害。

但是战争哪有什么最佳选择,干净利落方是上策,成王败寇,君王从来要的就只是自己的权利和统治而已。

最终刘备选择第二个计策,是因为他觉得这是最可行而且对自己伤害最低的,相当于是有了攻城的资本,无形中等于给他送来了了人马。

刘备的这一选择也让庞统明白了君王之心。

后刘备杀了个回马枪,刘璋降,将益州收入囊中。

晚上,刘备设宴与众将庆贺,席间,歌舞升平,唯有庞统闷闷不乐,他深知益州是如何得的。

刘备问得了益州是否开心。

庞统没有忍住,直言道:“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

说完此话他看向魏延。

所谓看破不说破,何况在宴席之上,庞统说出此等忤逆的话,刘备回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

遂将其赶了出去。

给魏延暗示

不久之后庞统在战争中被乱箭射死,他本欲给魏延的暗示也没有了机会,当时在宴会上庞统心如明镜,刘备并非表里如一的君主,他想告诉魏延切记自保,可是魏延没有看懂。

朝中,魏延跟杨仪一直在斗,可是杨仪却要比他高明的多,在诸葛亮弥留之际下令撤军,可是魏延违抗军令,还要再战,杨仪丢下他直接撤军。

后两人同时奏报对方谋反,而朝中上下无一站在魏延这边,可见魏延不善处理朝堂之事。

后魏延亡,在与杨仪的斗争中,惨败。

或许命运早已注定,但如果当时魏延看懂了庞统的暗示,会不会又是另一个结果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益州   卧龙   暗示   荆州   司马   凤雏   师兄弟   县令   计策   君王   宴席   真面目   可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