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印钞机加速,但这次老百姓不接招了

央行最近发布了1月的金融数据,总体来看,社融数据与去年高点基本持平,主要是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加,支撑了社融整体的增长。

社融数据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所有人借贷的情况。一般来说,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说明企业对未来看好,愿意投资。家庭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则反映了老百姓愿不愿意买房。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社融金额肯定是要增加,而不是下降的。所以更多看社融多增(少增)的部分。

如果同比多增,代表经济向好,持续增长。如果同比少增,甚至同比还减少了,就说明经济不好。

而1月的数据,显示出一些结构性隐忧。

比如虽然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较好,但是代表居民的住户贷款,仅增加2572亿,去年同期数值是8430亿元。

同比少增接近6000亿,居民更不愿意买房了。

1月到现在,经常上热搜的提前还贷,闹得沸沸扬扬。大家更不愿意买房,而是把钱存进银行,或者提前还房贷。

要知道,几年前,大家还在喊存银行就是被通胀吞噬,要尽可能买入资产。没成想,今年1月住户存款新增6.2万亿元,比去年还多增加了8000亿。

大家赚了钱,存银行、提前还房贷,就是不愿意买房。

所以M2增速创新高,实际上也是因为居民和企业都在拼命存钱,是存钱存出来的。

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最近几个月,银行为了贷款,天天打电话给优惠。同时,提前还贷的朋友,也受到层层阻拦,有的银行还贷还要排队,而且排到半年以后了。

数据之下,是市场极度缺乏信心。

大疫三年,对信心的创伤非常大。因为前两年没赚到钱、对未来能不能赚到钱,缺乏信心,所以大家不愿意花钱。

买房也好,消费也好,生娃也好,都是信心的体现,是经济恢复的结果。

经济恢复了,大家兜里有钱愿意消费了,才会进行大项支出。

春节期间,消费和出行数据来看,恢复还比较理想。但仍然没有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

买房这类中长期投资,还没有明显的复苏。

所以我们看到,全国各地最近对购房的刺激力度非常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对各类限购政策的松绑,比如武汉放宽限购、东莞直接取消限购,目的是增加购房人群;

第二是降低利率,延长贷款年限。南宁、成都这几天搞出来的贷款到80岁,甚至接力贷到99岁,也是盯上部分退休人群的养老金。而很多城市,首套房利率已经低于4%,接近公积金水平了。

短期来看,我们要重点关注金融数据里面的储蓄率变化,中国人爱存钱,2022年我们比2021年多存了8万亿,存款总额增加17万亿。

未来如果某几个月的数据,出现超额储蓄率下降,我们没这么容易存钱了,才说明经济恢复非常强。

这个数据每个月公布一次,超额储蓄率下降,一般都伴随地产销售火热。

存款减少,是认为市场好,拿去买房、投资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消费也是经济回暖的结果,毕竟我们爱存钱,只有在信心恢复的时候,才会去消费。

至少短期来看,市场在慢慢起变化,部分城市的房产交易量,已经开始抬头了。

至于后续如何,点一下关注,我会持续跟踪。

我是划水队长,每天下午分享财经新闻和市场点评。关注我,持续获得最新市场热点解读,一起快乐搞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金水   住户   中国   利率   存款   老百姓   贷款   人群   信心   居民   去年   未来   银行   数据   经济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