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据说与王维和李白都有爱情,那一段才更靠谱

#历史开讲#唐朝是中国古代对各种文化包容并蓄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开放。高祖李渊为了神化李唐政权,认老子为祖先,将道教立为“国教”,因此许多贵族女性选择出家做道士,以求达到身心的解放和自由,这其中就包括唐玄宗的两位妹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金仙公主在史书中的记载不多,在732年就去世了。而玉真公主在唐玄宗一朝却非常活跃,留下了诸多的名胜古迹,也留下两段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据说这位公主与王维和李白的关系都非同一般,民间都在盛传玉真公主与王维和李白都有爱情故事发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玉真公主的悲苦身世说起。


《杨贵妃秘史》中金巧巧饰演的玉真公主

苦难的童年

玉真公主字玄玄(一说"元元"),出生在公元692年,和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妹,他们的父亲是唐睿宗李旦,母亲是窦德妃。金仙公主、玉真公主是李旦的第八、第九女,两人虽然贵为公主,但是却有着悲惨的童年,这一切都拜她们的祖母武则天所赐。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临终遗诏让太子李显即皇帝位,对权力早就痴迷的武则天对此非常不满,第二年找了个理由废掉儿子李显的皇位,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皇帝,并临朝称制。李旦册立跟随自己已久的窦氏为德妃,窦德妃姿容婉顺、贤良淑德先后为唐睿宗李旦生下李隆基和金仙公主、玉真公主三个儿女。李旦虽然名为皇帝,但是一直被软禁在后宫,没有处理政事的权力,一切由母后大人说了算。690年,武则天废掉傀儡皇帝李旦,自己登基做了女皇。


影视剧唐睿宗李旦形象


692年窦德妃生来女儿玉真公主不久,厄运就降临到这个家庭。窦德妃的祖父是唐朝开国功臣莘国公窦诞,窦诞也是高祖李渊的女婿。窦家在唐初地位显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是枝繁叶茂,根深蒂固。武则天当上女皇后对窦家极不放心,担心他们和儿子李旦联合起来,威胁自己的皇位。底下人揣摩到女皇的心思,收买窦德妃的婢女,举报窦德妃在后宫行施巫蛊之术,诅咒女皇。武则天派人暗中搜查,果然在后宫搜到巫蛊木偶。还蒙在鼓里的窦德妃在大年初二去向武则天请安,被盛怒的武则天立即杀掉,并且碎尸抛于野外,窦家也被连根拔起。


窦德妃画像


一岁多的玉真公主和4岁的金仙公主,突然失去了母亲,但是还不能哭闹和声张,从此留下了心理阴影,之后的十多年中,李旦和儿女们都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生怕有一天莫名其妙的丢了性命。武则天退位后,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又经历了神龙政变、韦后弑君、唐隆政变以及哥哥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的一系列骨肉相残的血腥事件,因此厌倦了帝王家的生活,产生了出家做道士的想法。

出家为道

710年,李旦再次复出坐上皇位,这让在血雨腥风中长大的姐妹俩没有产生丝毫的快乐,她们只想慕仙学道,远离是非。于是两人奏请父皇,让她们出家做道士。唐睿宗答应了她们的请求,711年让她们拜道士史崇玄为师,并在长安为姐妹俩修建了豪华的金仙观和玉真观,供她们修行。由于出生在皇家,玉真公主和姐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其中玉真公主更是喜欢诗词歌赋,因此多于文人墨客结交。

玉真公主画像


唐代的道教是正一道(天师道),它不像后世流传的全真道有严格的教规,正一道允许道士结婚生子。玉真公主的婚姻状况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是根据西安南郊凤栖原发现的玉真公主墓志记载,玉真公主是结过婚的,而且生有两个儿子,次子张倜做过玄宗朝的鸿胪卿,妻子是蔡国公主的四女儿。不知是丈夫早逝还是两人和离(离婚),反正从开元年后期(约735年)以后,玉真公主就独自在道观中修行。由于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妹妹,并且没有复杂的政治野心,因此得到李隆基的倍加恩宠,在当朝的地位非常显赫,往往以皇帝的代表来往于全国的各大道教名山,在唐代的名气早已远超姐姐金仙公主。


黄梅戏中玉真公主形象


唐代的科举制还不完善,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得到名人的推荐,才有可能中举。所以许多读书人都找玉真公主展示自己的才华,希望得到她的推荐。据说当年有许多士子在终南山的玉真公主楼观,成群结队的等着玉真公主接见,人们戏称这种行为为“终南捷径”。而玉真公主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也为唐玄宗推荐了不少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维和李白。玉真公主和王维、李白的关系究竟怎样,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也许是中国人有才子配佳人的心结吧,民间将他们的关系不断添油加醋,变成了玉真公主同时爱着王维和李白的奇葩故事。

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玉真公主为母亲修建的延生观航拍图

以下是根据民间传说、野史整理的玉真公主的爱情故事,有些地方经不起推敲,如果你有别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玉真公主与王维的爱情

最早记载玉真公主和王维爱情故事的是唐朝晚期薛用弱编纂的传奇小说《集异记》。729年,18岁的王维意气风发的进京赶考,由于没有人推荐,因此名落孙山。之后王维托关系认识了唐玄宗的四弟岐王李范,李范和王维都是爱好文学,并且精通音律,两人一见如故。当知道王维因为无人推荐而未中举后,李范准备将王维引荐给玉真公主。为了给玉真公主留下好印象,王维提前做了十篇清越的诗作,并且练得了一手弹琵琶的绝技。


王维的画像


五天后,李范领着打扮的潇洒帅气的王维来到长安玉真公主府邸。当时请求公主推荐的文人墨客还有几位,玉真公主设宴款待众文士。席间公主向岐王打听这位文雅青年的底细,李范寓意深长的含笑答道:“知音者也”,公主命人取来琵琶。王维为公主弹了一曲《郁轮袍》,当哀婉转的琵琶曲奏响时,公主想起了惨死的母亲、悲惨的童年以及孤苦的一生,深深地被琵琶曲打动,所有人和公主一样产生了共鸣,无不为之动容。之后李范又说:此生非止音律,词学亦无出其右。”王维将以前所作的十首清丽脱俗的诗拿出让公主看。公主看罢大加赞赏,当得知王维以前曾经名落孙山时,公主气愤的说道:“此等才华横溢之士不登榜首,更待何人?


玉真公主接见王维


第二天公主就将本届科举主考官招到府上,让他看王维的诗,主考官马上心领神会。当年王维“大魁天下”一举高中状元,唐玄宗将其任命为太乐丞,负责管理皇家乐队伶人,为大型宴会谱曲填词、排练节目,从此名扬天下。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大才赢得了公主的芳心,从此两人经常幽会来往不断,传出许多绯闻。几个月后伶人们在外舞狮时用了皇家专用的黄色狮子,王维受累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这件事被民间说成是“王维偷偷娶了妻子,惹恼了玉真公主,因此遭贬”。王维在济州呆了四年多,忍受不了对玉真公主的思念,辞去官职回到长安,继续与公主来往。据说732年,31岁的王维妻子崔氏去世了,之后再没有续弦,就是因为和玉真公主相互爱慕的原因。


影视剧中王维的形象


这段传说虽然出自野史传说,但也有合情合理的地方。在思想开放、女性地位高的唐代,尊崇的寡居公主看上丧妻的大才子,两人你情我愿,没有人会阻碍他们的。只是两人碍于面子没有公开这段恋情而已,所以从那时开始就有两人的绯闻传出。

玉真公主与李白的爱情

如果是玉真公主与王维的爱情有些合理的地方,那么她与李白的爱情故事,则全是后人的推测和想象的产物,主要依据就是李白所作的好几首诗都和玉真公主有关。大诗人李白以浪漫豪迈的诗风折服了历朝历代的文人,但就是这样一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不羁的侠士,一生孜孜以求的还是入仕做官,但是造化弄人,到四十岁时仍然屡试不中,于是也选择了“终南捷径。

舞剧《李白》中的李白

公元730年,将近30岁的李白仍然一事无成,他的道士朋友元丹丘将他引荐给公主。在终南山玉真公主的楼观中见面时,李白写了一首赞美公主的《玉真仙人词》献给公主。

《玉真仙人词》是这样赞颂玉真公主的: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诗中李白称赞玉真公主是神仙,经常到华山太华峰修炼,去时作“鸣天鼓”法术,能腾龙上天,能双手驾驭闪电,能腾云驾雾。去少室山时,王母娘娘都会亲自迎接。然而这首词并没有打动公主,也许是已经推荐了王维的缘故吧。


李白画像


731年,李白再次到终南山玉真公主的楼观中等待公主归来接见,彼时连逢阴雨天,李白在愁闷中写了两首《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其中第一首这样写道: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秋天我坐在玉真公主别馆,愁看烟雨迷蒙,景象萧瑟。

阴沉的天气,使心情分外沉重,唯有眼前盈杯的美酒能够暂解忧愁。

想当年管仲、乐毅,是何等的经天纬地之才,但他们早已化为灰尘。

独酌以先贤自勉,当今谁还重视治国的经纶之才呢?

我也学着冯谖弹剑而歌的样子:“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希望得到心目中的孟尝君垂青。”

此处的“卫尉张卿”据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郁贤皓考证,可能就是玉真公主的丈夫。李白将张卿比作孟尝君,自比冯谖,希望能得到张卿的援引,被公主的推荐。

终南山古楼观

然而李白终究没有等到玉真公主,他做的这些诗,后来玉真公主都看到了,尤其是《别馆苦雨》让公主看到了一颗满腔报国的赤子之心。玉真公主将李白的诗拿给皇兄李隆基看,但是李白此时的名气不大,玄宗只是称赞了一番,再无下文。742年,玉真公主再次举荐李白,贺知章也对他交口称赞,于是玄宗召李白进宫,详加考察。看到李白的才华后,玄宗任命他为供奉翰林,陪侍皇帝左右,在娱乐时为其作诗填词,很受皇帝的恩宠。

这种工作虽然光鲜体面,但与李白报国安民的初心相距甚远,时间一长未免产生厌倦心理,经常去酒馆中买醉。酒醉后做出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等狂妄的举动,遭到李林甫、高力士的嫉恨,经常在玄宗面前诋毁李白。玄宗也觉得李白狂放不羁,自己难以驾驭,三年后玄宗客客气气的将李白“赐金还山”踢出长安,李白的从政之梦彻底破灭,于是开始过起游山玩水、吟诗作词的潇洒生活。


杜甫所作的《饮中八仙》

李白受当时社会崇尚道教的影响,喜欢游玩道教的名山大川,而玉真公主作为皇室的道教代表,也经常到各地的道教名山去视察工作,两人难免有遇到的机会。所以人们就认为李白对玉真公主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逐渐喜欢上了公主。亦步亦趋的追随她的脚步游玩道教圣地,只是为了多看她一眼。那些留在名山大川的名篇佳句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天宝年间玉真公主上书玄宗,辞去公主封号,归还田产,唐玄宗为其赐号“持盈”。743年玄宗加封玉真公主为“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师”,为她在三清派圣地河南济源王屋山玉阳山尚书谷仙人台下建了灵都观,此后玉真公主大多数时间在王屋山修行。被“赐金还山”的当年,李白与杜甫、高适等人曾经到王屋山看望上清派掌教司马承祯,写了《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诗和《上阳台帖》的题字。《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诗还被刻在青岛崂山的石壁上。后人认为李白到崂山、王屋山游玩主要就是见一见玉真公主。


王屋山玉阳山下灵都观


王屋山灵都观现存的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玉真公主平阳洞仙人台显迹记》和《重修仙茔碑记》碑文记载,玉真公主在726年去世于玉阳山仙姑顶,死后葬于灵都观北平阳洞府前。在河南济源承留乡上观村南有一块占地600平方米的疑似古墓的高地,当地人说此处就是玉真公主墓,解放前墓前有座青砖砌筑的方形单层塔,高约3.5米,每面宽约5米。可惜古塔在解放初倒塌,墓砖被当地群众拿走,用于建房。


不知曾几何时,李白所作的《独坐敬亭山》也被和玉真公主联系在一起,传说玉真公主晚年在安徽省宣城市北郊的敬亭山中修道,李白晚年在离敬亭山不远的当涂县生活,曾经七次来到敬亭山看望公主,并且写下了著名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安徽省宣城市北郊敬亭山公园的玉真公主塑像


后人说李白一次次来到敬亭山,为的就是和玉真公主相见,“相看两不厌”的不是山而是人。玉真公主和李白在此生活到生命的尽头,死后就埋葬在这里。2001年安徽宣城在敬亭山公园修建了玉真公主的皇姑坟,坟前有玉真公主美丽的汉白玉雕像。附近还有一眼相思泉,据说是李白为公主取水方便所挖。泉畔的李白塑像正含情脉脉的看着对面石壁上玉真公主的雕像,画面温馨浪漫,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敬亭山相思泉李白含情脉脉的看着玉真公主


史书中记载的玉真公主晚年生活

史书中记载的玉真公主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浪漫幸福,和王维、李白都没有走到一起,最后孤独的死去。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玉真公主从王屋山逃到京城,接着又和玄宗一起到蜀地避难。玄宗在四川青城山为玉真公主修建了上皇观,作为暂时的修行场所。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自行登基,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是为即唐肃宗。757年,李隆基和玉真公主回到长安,玉真公主常年陪伴在哥哥身边,每天排练歌舞逗玄宗开心。但是李亨对父亲不放心,怕他复位,760年指使手下宦官李辅国诬陷玉真公主、高力士、陈玄礼等人勾结外人,高力士、陈玄礼流放,玉真公主被驱逐到长安玉真观中软禁。


老年的唐玄宗


762年李隆基在孤独抑郁中去世,听到消息的玉真公主也在玉真观郁郁而终,享年70多岁。由于侄子唐肃宗也在同年病逝,致使玉真公主没有像姐姐金仙公主一样陪葬在唐睿宗李旦的桥陵,结果被草草埋葬在长安南郊万年县凤栖原的贵族墓地,据说后事都是王维的弟弟王缙料理的。王维在761年病逝,李白也在762年病逝。宋代,人们在凤栖原发现了《玉真公主墓志》,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撰写的《金石录》中正好详细描述了玉真公主的墓志,墓志记载玉真公主至少有两个孩子,“次子鸿胪卿张倜,妻蔡国公主季女”。而撰写墓志的分明就是王维的弟弟王缙,这也从侧面坐实了玉真公主与王维的关系,如果是不相识的人,谁会冒着风险去为一位戴罪之身的没落公主撰写墓志铭呢?只有自己的亲人才会冒着生命危险为她料理后事吧。


王维的弟弟王缙画像


纵观玉真公主的两段爱情故事,我觉得于王维的爱情更靠谱,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呢?最后用王维的《相思》作为结尾: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李白   阳山   道教   公主   长安   墓志   道士   画像   爱情故事   皇帝   妹妹   爱情   王维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