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熔断机制”需多方合力才有效

□ 张成浩

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近日发出通知,宣布为保障学生充分的休息时间(10小时睡眠),春季学期学校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与时间,启用 “九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9点,采取无条件停止做作业的措施,未完成作业的第二天也不用补做。(2月15日 中国新闻网)

这个新闻即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对于常州市的作业“9点熔断机制”,笔者是喜忧参半。让我欣喜的是如果该机制能落实到位,确实能保障小学生的充足睡眠时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此笔者也非常支持和赞同。

欣喜之余,笔者还有一些担忧:“9点熔断机制”真的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吗?我看悬!“9点熔断机制”可能会成为部分学生不交作业的“挡箭牌”和“免责牌”。一些学生学习习惯差、做作业拖拉,还有一些学困生不会做,那就不再思考研究了,到9点了就不要做了甚至也不用补做,“9点熔断机制”可以当成他们不交作业的正当理由。长此以往,这部分同学的成绩必然会持续下降,如果再有一些学生纷纷效仿,那不交作业的学生会更多,必然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难题。

造成当前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睡眠时间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有家长的原因。所以,笔者认为,仅靠“9点熔断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让“9点熔断机制”起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多方合力才有效。

首先,负责试卷命题的教研员们要认真备好课。近年来,小学生的试题越来越难,甚至把一些博士等高学历的家长都难倒,一些高学历家长直呼现在的小学生真的是太难了!所以,这些负责命题的教研员们应该多深入到教学一线,多和老师们交流、多听一听小学生的心声,然后再命题。毕竟他们出题的方向和难度就是一线教师们教学的“指挥棒”。

其次,教师们要转变思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精心设计作业。当前有个别教师不在教学研究上下功夫,而是依靠布置大量作业来提高成绩,这种想法和做法显然是错误的,这只会让学生越学越累。甚至有的小学教师让学生抄写几十遍,学生不会从中感到学习的乐趣,反而产生厌学情绪。学生要因材施教,可以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造成当前学生课业负担重、睡眠时间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家长给孩子增加作业,甚至让孩子晚上参加竞赛辅导,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家长互相攀比,导致“抢跑者”越来越多,所以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

笔者是一名中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那些小学靠多用时间、辅导班等形式提高成绩只是暂时的名次靠前,到了中学他们的成绩就明显下滑、后劲不足,被那些自学能力强的同学赶超。所以,我认为,小学最重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动手动脑,开发智力,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鉴于此,“9点熔断机制”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多方合力才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合力   常州市   机制   作业   命题   欣喜   小学生   笔者   家长   成绩   原因   教师   小学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