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北溪管道被炸内幕,揭露美国军事战略秘密以及暗黑手段

导读:

上周,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冒着生命危险,在其个人网站上,以一份“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公开报告,勇敢地揭露了美国军方幕后策划并联手挪威炸毁北溪管道的绝密行动计划。

西摩·赫什 美国著名调查记者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

在该调查报告中,详细说明了从美智库提议炸毁北溪管道,到美国总统拜登决策、授权,最后实施摧毁的整个过程。

我相信,看了这份依据大量事实、注重细节和逻辑的报告的广大读者,一定会深刻地感受到美国政府精英阶层的阴险狠辣与虚伪狡诈。

当下,俄罗斯正与这样的对手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战斗,我国也在不断地受到美帝的挑衅。

因此,剖析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对深入了解美帝霸权主义的战略思维和阴谋手段,有着极具价值的启示意义。

01为何选择摧毁北溪管道?

位于波罗的海的北溪1号和2号海底管道,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廉价天然气的重型能源输出装置。

这两条北溪管道属于平行建设,每条长度大约在1200公里左右,都是从俄罗斯的维堡抵达德国的卢布明。

北溪1号管线是1997年开始勘测路线,2005年俄方正式施工,2011年投入使用。北溪2号管线是俄罗斯直通德国的天然气项目,于2021年9月完工,但尚未投入使用。

这两条管线总耗资约240亿欧元,其中“北溪1号”在2011年投入使用。

俄罗斯通过这条管道,在2021年向欧盟输送了59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占欧盟从俄进口天然气的约三分之一。 根据设计,“北溪2号”每年能向欧盟输送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可供2600万家庭使用。

对于那些放弃核电和煤电的欧盟国家,北溪管线就是经济的大动脉。整个欧洲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德国工业战后的腾飞,最大的成本因素,就工业生产中用到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

同样,对俄罗斯而言,北溪管道带来的能源销售收入,也是国家财政的重头来源。

这样一来,凭借北溪管道,俄罗斯与欧盟就会形成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和日益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因此,自1997年北溪管线立项开始,美国和反俄北约成员国,就视北溪管道为对西方主导地位的严重威胁。

当2021年9月北溪2号管线完工后,在美国拜登政府激进外交政策的支持下,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紧张局势开始不断升级。

在美国的施压下,2021年11月中旬,德国能源监管机构暂停了北溪2号管道的竣工审批。看起来,这个项目的推动将由下个月出任德国总理的奥拉夫•朔尔茨来实施了。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

此时,俄罗斯军队一直在乌克兰边境暗中集结。到12月底,已有超过10万名士兵准备从白俄罗斯和克里米亚发动攻击,俄乌大战一触即发。

整个欧洲时局动荡不安,正是浑水摸鱼、渔翁得利的好时机,就是在这种情势背景下,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苏利文在白宫召集会议,首次提出了摧毁北溪管线的动议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苏利文

02绝密摧毁计划

2021年12月—2022年2月,美国的海军、空军、中央情报局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开始讨论具体的摧毁行动方案。

期间,海军曾提议用一艘新服役的潜艇直接攻击管道。空军则建议投掷带有延迟引信、可远程引爆的炸弹。中情局认为,无论怎么做,都必须是秘密行动。

所有参与会议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因为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对俄罗斯的战争行为”。

最终的行动方案,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提出的“使用特种蛙人,安置C4炸弹进行遥控爆破。 ”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令人震惊。

2022年2月7日,距离俄乌冲突正式爆发的前三周,拜登在白宫办公室会见了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

在经过一番摇摆不定后,朔尔茨决定投靠到美国一边。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拜登挑衅地说:

“如果俄罗斯发起战争……北溪2号将不复存在。我们将了结这条管道……我保证我们会做到的。”


拜登的这番操作,近乎透露了美国准备摧毁北溪的计划,这一度让美方行动策划人员感到不解和沮丧,因为这很可能会引起俄罗斯的警觉。

事实上,俄罗斯也确实指责过拜登的威胁言论,只是俄方没想到,美帝真能干得出来。

从事态演变的进程看,我认为,当初拜登的这种行为,除了有威胁之意外,很可能还有故意对俄罗斯的试探,看看俄方究竟会不会加强对北溪的警戒。

如果俄方加强警戒,那么就可以提前找到俄方的防备漏洞,从而修正行动方案;同时,这也是一种高级黑的阴谋即将来管线真的被毁,因为我曾公开说过威胁言论,所以反倒不是我干的,因为我不会“蠢”到把秘密提前公开说出来。

这就是北溪管道被炸后,虽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美国干的,但拜登的言论确实也起到了一定干扰作用,再加上美帝倒打一耙污蔑是俄罗斯自己炸的,结果一度成为“罗生门”事件。

03联手挪威

为了让这次绝密行动成功,美国海军动用了在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的潜水训练中心专门培训的特种蛙人 ,这些特种兵具备使用C4执行复杂的水下爆破任务的能力。

可是, 由于波罗的海海域的特殊状况,美军想要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摧毁北溪管道,单凭一己之力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因为俄罗斯对北溪管线的安全极为重视,为此俄方配备了先进的深海监控系统,一旦有异常人造物体接近管线就会触发警报。

深海监控系统

此外,管道主体自身的坚固结构和防护措施,也会让普通的水下爆破达不到摧毁效果。

北溪管道平均铺设深度超过80米 ,其主体是由数量众多的管道单元连接而成。每个管道单元直径为1.22米,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由特种钢材制造,厚度为27~41毫米,重约11吨,外层为厚度60~11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整个管道单元的重量为24~25吨。

管道单元

作为该项目承建方的俄、德两国都有深厚的工业技术积淀和大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在工程监理上也十分严格,因此工程质量很有保证,一般的海底地震都不会对其造成破坏。

于是,在对目标海域、经济利益、军事行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之后 ,美国最后选择与挪威联手,实施这个计划行动。

事后证明,挪威的参与是整盘计划最终执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根据报告披露,2022年3月,美国特别行动小组与挪威军方接触,研究具体的攻击位置和联合行动方案。

熟悉波罗的海海域状况的挪威海军很快就在波罗的海的浅水区找到了合适地点,该地点距离丹麦的博恩霍尔姆岛只有几英里,这一带没有加剧潜水任务难度的大潮。

而北溪管道沿着只有260英尺深的海底延伸了一英里多, 潜水员完全有能力潜入该地。

这样的话,潜水员就可以从挪威阿尔塔级扫雷艇上下水,将成形的C4炸弹安置在四条管道的混凝土保护罩上。

阿尔塔级扫雷艇

为了掩盖美军的这次爆破行动,他们需要对爆炸装置进行伪装,使其看起来既像俄罗斯的装置,又能融入海底自然环境,而挪威人恰恰拥有先进的水下伪装技术 。

C4炸弹

此外,挪威人还对具体行动时间提供了最佳方案。那就是利用每年6月都会在波罗的海举行大型军事演习的时机,实施掩护爆破行动。

挪威人提出的这个几个关键行动步骤,在经过一番研究后,美国人都同意了。

于是,就在当年6月份,借助北约在波罗的海例行联合军事演习的时机,美国特种蛙人就在爆破目标管道附近,埋下了挪威人伪装好的4个带有混凝土保护罩的超大C4炸弹。

这种带有48小时计时器的C4炸弹就是这样,在命名为“波罗的海22号行动”的军事演习中安装到位。

波罗的海22号军演行动

然而,白宫这时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因为拜登担心,在演习结束后两天就引爆,这会让整个阴谋计划显得太露骨,容易将美国这个幕后导演直接暴露出来。

于是,白宫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让这些炸弹按照拜登的想法,在他哪天觉得合适的时候,发出命令时再引爆。

美国中情局对这个临时变卦一时有些措手不及,这也引起了密谋计划小组中的一些人,对整个行动必要性和合法性的担忧。

最终,中情局屈服于总统的权威,并将这个极具挑战性的爆破难题再次抛给了挪威。

挪威人得知消息后,头也大了,因为他们不知道美国究竟何时想引爆C4,可能是1周后、也可能是1个月、甚至半年后。但时间越长,C4意外爆炸或者失效的概率就越大。

不过,挪威人最后还是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一旦接到命令,就出动飞机投放声呐浮标,由浮标遥控引爆安放在管道上的C4炸药。

04引爆摧毁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2022年9月25日,挪威的一架P8侦察机做了一次海上常规的例行飞行,期间投下了一枚声呐浮标

P8侦察机

声呐浮标

几小时后,欧时2022年9月26日凌晨2点03分,北溪二号管线旁的C4炸弹被美国的声呐浮标引爆。

17个小时后,北溪一号管线也被C4炸弹引爆破坏。两次爆炸都造成了里氏2级左右的振动波。自此,北溪4条天燃气管道中的三条被炸毁。

而留在关闭管道中的甲烷气体开始扩散至水面,至此,全世界都知道某件不可逆转的灾难事情发生了。

直径近1公里的巨量天然气泄露场面

被炸毁管道截面

05事件后果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立即将其视为一个不解之谜。在白宫精心策划的泄密事件刺激下,俄罗斯一再被指认为是这起事端的罪魁祸首

俄总统普京9月30日在克里姆林宫对此事件发表讲话时,回怼说:

“所有人都很清楚谁会从中受益。当然,谁受益,就是谁干的。”

为此欧洲还专门成立了瑞典、丹麦、德国组成的调查组,吊诡的是,整个欧洲拒绝管道的所有者俄罗斯参与任何现场调查。

就在北溪管道被炸后,波罗的海一条新的天然气管道随即开通

该管道将挪威生产的天然气通过过境丹麦的管道输入波兰,挪威据此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输出国,2022年其天然气出口增长3%,其中对德国的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如今,著名记者西摩·赫什将这个极具新闻效应的事件内幕曝光了,而美国和西方的主要媒体却都没有大篇幅地报道,它们此刻都变得乖巧起来,以往指责他国时义愤填膺的正义使者的气势不见了。

其实,这件事不用西摩·赫什披露,真相也早就显露端倪。

波兰前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就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推文,直言不讳地说出“谢谢你,美国。”,他这是高兴地忘乎所以了。

而当记者就该事件是否应该由俄罗斯负责直接向拜登发问时,拜登连忙岔开话题,不做正面回应,其心虚的表现更是一目了然。

什么叫卑鄙无耻、阴狠狡诈、道德双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就是最生动的案例。

北溪管线项目建设不仅历时长久、耗资巨大,而且直接涉及俄、欧近10亿人的生产、生活问题,就如生命线一般。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因为能够得到充分供应,使得欧洲很多国家放弃了核电和煤电,换来了优美的生活环境。

结果管线被爆后产生的巨量排放,却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泄漏事件,这将给全球自然环境恶化带来难以预判的深远影响。

如今,整个事件的阴谋策划基本完全曝光,试问,战斗民族会轻易饶过美帝的这种侵犯行径吗?!

如果有一天,美国本土被俄罗斯投放了核弹,请诸位不要感到过分意外。

通过北溪管道被炸事件,我们应该看到漂亮国精英层无底线对抗的战略思维,他们在维护霸权的时候,从来不顾及其他国家和人民的生死存亡,为了达到目的,更会无所不用其极使出各种阴损手段。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对手,中国需要严阵以待,不要幻想以德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必要的时候,要敢于亮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美国   波罗的海   北约   管道   挪威   挪威人   浮标   俄罗斯   欧洲   德国   管线   白宫   炸弹   内幕   天然气   深度   手段   军事战略   秘密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