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心里明白,一个法国已经无法对接中国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以利益为基础,多年来,关系也算是和睦。


但是,随着中国的逐步崛起,日益壮大,在国际社会中拥有的话语权也愈来愈重,曾经适用的那套规则,显然也不再适用于眼下。


恰如马克龙自己所想的那般,单凭一个法国,已经无法再对接中国。



屏除异同,达成协议


经历寒冬,终会迎来初春,走过艰难地独立,法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提高的同时也在筹谋着下一步动作。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召见了埃德加·富尔:“今年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和中国建交,这个事情就交给你去谈。”



埃德加·富尔在收到命令之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研习中国外交政策,会见中国驻瑞士大使。


10月,埃德加·富尔同夫人一起抵达中国北京,走出机场便见到了早早等候,面露笑意的张奚若和谢黎。


第二天一早,周总理便与埃德加·富尔夫妇二人相见。


“很高兴再一次见到阁下。”



埃德加·富尔一时有些疑惑:“总理到过巴黎?”


闻言,周总理笑了笑:“那是40多年的事了。”


埃德加·富尔点了点头,同时一语双关:“现在,就是总理再去巴黎的时候。”


其后,埃德加·富尔便急迫地将戴高乐的主张和看法对周总理和盘托出,并将自己带来的信件交给了周总理。



为了展现法国的诚意,也为了让此封信件成为证据,埃德加·富尔直接道:“你们可以留下来看一看,过两天再给我。”


而周总理也只是在接过信,仔细阅读之后,便还给了埃德加·富尔。


“从信可以看出来,法国很注重增进中法两国关系,我们也一样,上一次,阁下过来的时候,也就谈过这个问题,只不过,那时候,时机还并不成熟。”


其后,会谈开始,周总理开门见山地提出诉求,以及目前他所认为的中法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



埃德加·富尔也是非常爽快地进行回答,双方诚意十足,但在有些问题上始终难以达成共识。


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法国则有着自己的考量。


在周总理的坚持下,埃德加·富尔的态度也有所缓和,接下来的事情进展也就更加顺利。


埃德加·富尔带着周总理给出的直接建交的方案,乐呵呵地回法国,等待戴高乐的最终定夺。


周总理料想,这一次之后,在有关建交的谈判上一定会非常顺利,而现实也的确如此,中法两国按照发表联合公报的形式,正式确立了外交关系。



“一个法国无法对接中国”


中法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不仅仅是因为法国是中国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更重要的是曾经两国的举措带动了多国外交。


只是时至今日,中法之间虽然依然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但是却早早地随着时间少许淡薄了。


按道理来说,法国以领天下之先的姿态,同中国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先于世界其他各国的。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目前许多国家的对华外交早就走在了法国前面。


2019年,是中法建交的55周年,新春伊始,国家领导人便开始了对欧洲各国的访问,而法国则被列为最后一站,也被称之为收官之战。


此举或是为了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同时也将中法关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搬到了明面上。


当天,领导人从法国南部的小城尼斯入境,收到消息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则是迅速赶往当地进行迎接。



双方言笑晏晏,马克龙以私密家宴的形式宴请众人,同时将国宝级文物赠与领导人。


马克龙对这一次领导人的访问十分重视,方方面面安排的十分周到,外人问起,他也是一脸微笑:“很幸运的接待。”


访问正式开始,第一天便是历史首次的国新办、法国外交部联袂举办的中法全球治理论坛。


这次的论坛可谓是难得一见,规模之高暂且不提,参与人员除两国元首之外,还有应邀而来的德国总理默尔克以及欧盟主席容克。



开幕式上,两国的外交部长致辞,其后两国各自讲述自己在全球治理上的观点,竟达成高度一致。


其后,中法两国签订天亮贸易协议,中国主动订购300架、金额高达300亿欧元的空客飞机。


中国以实际行动,真金白银对法国给予支持。


时间飞逝,很快便迎来了访问的最后一天。


马克龙邀请默尔克和容克共同与领导人进行会晤,此举,更是将这一次的出行拉到了中欧的层面。



领导人此次的出访虽然是奔着法国来的,但是马克龙的安排也将他的内心想法暴露无遗。


在马克龙的眼中,他深知,如今的中国,在全球有着非同凡响的地位,单凭一个法国,已经无法和中国对接,整个欧盟才更接近中国的分量。


这一外交并无先例,也有点超前,但是以中国而言,倒是也有些乐见其成。


这一次的访问,完美落幕。



新时代,新章程,新合作


2021年,不论是中国还是法国都被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之下,国际形势更是复杂,可是国家发展的脚步不会就此停下。


领导人和马克龙进行两次通话,两次出席中法德领导人峰会,围绕中国与各国关系、疫情、气候、世界经济等方面展开。



中法两国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双边贸易取得历史新高,2021年1月至11月,贸易进出口总值4977.1亿元,相较于2020年同期增长了22.3%。


除此以外,大项目合作以及农业合作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2022年,由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法航空大学建设主体工程完成封顶。


2022年1月,由中法合作的青少年偶戏《镜花缘》,被搬上了2022年“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



3月,法国诺曼底法中友好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风”中法文化节在细雨绵绵中的诺曼底大区唐斯市举行。


现场,中国的舞龙舞狮,中法双方的各文艺表演团队、诺曼底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中国的传统汉服等各类活动依次展开。


现场民众的气氛也被烘托的十分热闹,即使天空还飘着微雨,大家还是雀跃着、欢笑着。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公参严振泉一脸笑意的接受了记者的访问,对此次活动表达了强烈的赞美。



文化交流促进心灵沟通,文化认同促进和谐发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无不是两国关系的友好推动者。


法国诺曼底法中友好协会会长肖遐更是直言,活动举办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国人更了解法国人,同时也让法国人更了解中国人。


文化上的沟通促进中法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所有事情都存在两面性。


2022年,中法之间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8122753.19万美元,相比起创历史新高的2021年来说,同期减少384625.69万美元,下降4.4%。



数据虽然不太尽如人意,但是两国发展本也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1月至9月,法国对华投资5.3亿美元,同比增长19.7%,而中国对法投资1.35亿美元,同比增长40%。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更是高涨,乌克兰地区的军事冲突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国家的目光。


3月在中国对待乌克兰的问题上,各国看法不一,而作为有着盟友关系的马克龙直言自己相信中国。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一员,这样的一个大国,除了居中调停组织战争之外,不会做别的事情,我愿意相信中国会一如既往的坚持领土主权,我愿意相信中国不会参与任何形式的升级行动。”


中国台湾问题进一步发展,为维护主权完整和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采取行动捍卫自己的权益。


对此,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特地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进行通电。



双方交谈中,博纳也站明法国立场


法方赞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地区安全和平和稳定,法国与中国有着一样的愿景和期待,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地区危机,法方会与中方携手并进,向世界传递团结正面信息。


同时,博纳强调,法方一直高度重视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合作建立具有活力、建设性、强有力的双边关系共同努力。


最后,博纳说道:“法方始终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与法国之间,除了沟通交流,互通合作之外,自然也有各自需要考量的利益因素存在。


8月,法国日澳三国军舰在开展海上联合演习,关于这次演习,三国名曰为共同目标并肩作战,确保印度洋的航行自由和稳定。


而此举一经散扬,很快就引来了外界的关注,更有人说,三国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针对中国。


这样的言论的沸沸扬扬,马克龙于于2日后申明:“我们并没有打算在印太地区与中国采取对抗战略……”



或许是乌克兰事件给马克龙的启发,他希望能够建立更为平衡的外交,这样的方式不局限于中国,也不限于其他各国。


即便如此,有关中国与法国之间的议论也并没有消停,两国领导人都有各自考虑,一切皆以本国利益为先。


而后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矛盾更加升级,而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作为战乱中心地带的欧洲损失更为惨重。


能源压力、经济压力、民生安全无不复杂多变,也让被这些问题层层环绕的欧洲等国苦不堪言。



作为法国总统,亦作为欧洲的一员马克龙在美国颁布《通胀削减法》后,火速于12月初访问美国。


马克龙在美国与拜登进行会晤期间,先是批评美国颁布《通胀削减法》的做法会给欧洲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同时在话锋一转之后,称自己要与美国一道,共同应对所谓的“中国挑战”。


此话一出,无不将中国放在了中法的对立面,对于中国而言自然是无法忍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应对马克龙的这句话时,也是直言不讳,称中国不是挑战,中国是世界的机遇。


中国从来不曾在他国建立外交关系时横插一手,同样不会因为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去对别人的做法横加指责。


法国为了自身国家发展要同美国发展友好关系无可厚非,但是却不应该将中国放在对立面进行比较。


2022年,不论是中国方面还是法国方面,在文化交流等方面从未停止,各种大小型文化活动更是层出不穷。



国家之间有纷争,求合作,在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友好关系,为两国经济、军事出谋划策。


2023年1月法国针对美国2022年12月颁布的《通胀削减法》再次提出批判的同时,展现了自己想要和中国友好合作的初心。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说道:“虽然美国想要反对中国,但是我们想和中国接触。”



在他看来,中美之间的问题应当交由他们自行解决,欧洲不应该参与其中,走自己的路,发展经济关系。


马克龙与勒梅尔意见相近,他们都认为法国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是经济独立,二是选择依附美国或者中国。


结果显然,他们选择了前者,但是想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强大的欧洲,他们的路还很长。



2023年随着国门打开,国际交流也在积极恢复之中。


2月,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法兰克福展览(中国)有限公司与贸促会纺织行业会共同承办的第26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巴黎)在巴黎北郊布尔歇展览中心启幕,数百家中国企业聚集在此寻找商机。


“中国的朋友遍布天下。”


求同存异,中法关系在矛盾利益中换发生机。



参考文献:


《巴黎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启幕 数百家中国展商寻商机—中国新闻网》2023年


《法国总统外事顾问:法方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从不改变——观察者网》2022年


《法国财长:美国想反对中国,欧盟想与中国接触-环球网》2023年


-END-


作者:延津


编辑:莫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法国   戴高乐   诺曼底   中国   乌克兰   巴黎   欧洲   美国   主权   领导人   中法   友好   总统   关系   国家   马克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