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痛心:公元前2333年韩国疆域辽阔,中国一半领土都是我们的

鼎盛时期的元朝是世界历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那是中国疆域最为辽阔的辉煌时代。

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元朝的版图和疆域不断扩张,这个伟大的王朝横跨欧亚大陆,雄踞一方。

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还有台湾等诸多岛屿,都在元朝的控制之下。

我们都知道,许多史料也证明,韩国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的附属国,这一切是有据可查的。

然而,韩国人却异想天开地幻想,自己的历史上曾经有比肩“元朝”的时代,痛心疾首地说:

公元前2333年韩国的疆域辽阔,中国的一半领土都是我们的。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大言不惭呢?

中原王朝的附属国

众所周知,韩国的面积十分狭小。韩国三面环海,位于朝鲜半岛的南部,国土面积约10.329万平方公里。

而我国江苏省的面积约为10.72万平方公里,与韩国国土面积相当。

这样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却有着极其狂妄的民族自信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大言不惭地说:

在公元前2333年,韩国是一个疆域非常辽阔的国家,中国的一半领土都属于韩国。

然而稍微了解一下韩国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韩国文化在很多地方上都和中国文化高度相似,有中国文化的影子。

这是因为韩国在历史上长期作为我国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受到我国文化的很大影响。

对此,我国的史料上有很多记载。

在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就有很多关于韩国历史前身的记载。

《史记》中提到,在武王伐纣之后,商朝的统治被瓦解。纣王的叔父箕子率领五千商朝遗民长途跋涉,东迁到朝鲜半岛的北部。

彼时,朝鲜半岛的居民对于商朝的文明来说是相对落后的。

箕子作为纣王的叔父,懂得王朝的制度和礼仪,不凡的领导和管理才能使得朝鲜半岛上的居民心生敬意。

所以,他被朝鲜半岛的居民们推举为国君,建立了“箕氏侯国”,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一度被史学家们认为是韩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武王伐纣获得成功后,周朝建立。

在得知有这样一位纣王的叔父还存在时,周武王为了稳定天下的局势,多次派人去寻找箕子。

箕子知道商朝已经失去了民心,政权的更迭已成必然,于是同意尊周王室为正统。

周武王将箕子封为诸侯,他的封国和燕国相邻,就在朝鲜半岛的北部。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

箕子朝鲜也卷入了这场争斗,最终被燕国吞并,成为了燕国的附属国。

直到秦国灭燕,箕子朝鲜重获自由。

后来历经秦始皇一统天下、楚汉争霸的风云,箕子朝鲜在乱世中谨慎地存活着。

直到燕国的后裔卫满在箕子朝鲜发动政变,建立卫氏朝鲜,箕子朝鲜宣告终结。

汉武帝时,朝鲜被汉朝占领;

南北朝时对应的百济王朝也被记载向北魏皇帝俯首称臣;

唐高宗时期,朝鲜的新罗王朝被全境占领,后来的高丽王朝也成为附属于中原王朝的政权;

在中国疆域最为辽阔的元朝,朝鲜直接臣服于蒙古铁蹄之下;

即使是号称最为强盛的李氏王朝,也附属于中原的明朝。

朝鲜就这样,随着中原政权的更迭,不断沦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

直到日本对中国进行大肆侵略,朝鲜半岛才脱离了清朝的控制,摆脱了中国附属国的命运。

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韩国所谓的“中国领土的一半都属于韩国”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韩国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很多非常弱小的时代,而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有大一统王朝的存在,有过很多强盛的时期。

古语有云“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国曾经作为中原王朝几千年的附属小国,说出这种荒诞的话是毫无根据、毫无逻辑的。

荒谬的韩源论

一些荒诞的韩国历史学家甚至陷入了天马行空的幻想之中,他们杜撰了历史,试图去混淆视听,将荒诞的言论变成史实。

韩国的一些学者创造了“韩国起源论”。

韩国起源论从韩国的历史出发,从各种角度去证明中国、日本乃至世界的文化、人种或技术都是从韩国起源的。

在文化领域,韩国否认事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与韩国“端午祭”混淆在一起,说中国的端午节是来自韩国的。

然而事实上,我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我国的“端午节”是一个正统的节日,有着很多流传很广的传统节日习俗。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很多纪念屈原的活动,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赛龙舟”赛事。

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前插上艾蒿和菖蒲等香料,以求驱除邪祟、家宅安宁。

除此之外,端午节也是手工艺品工作者的绝佳商机。

因为根据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戴上五彩绳或者荷包。

每逢端午,街道上就会支起很多五彩缤纷的小摊,挂满了五彩绳、荷包和小葫芦。

我国端午节延伸出一系列的美食文化,人们会吃粽子、喝雄黄酒。

吃粽子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喝雄黄酒则还是为了驱除邪祟。

而反观韩国的端午祭,只是一种祭祀活动,并没有固定的习俗,只有不同的祭祀仪式。

在韩国,曾经有很多地方都有“端午祭”的习俗,但是只有江陵端午祭等得到了最好的保存。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有很多的民俗游戏,如拔河、摔跤、荡秋千、射箭、投壶等,还有很多演出和祭拜活动。

我国的“端午节”不仅是与韩国的“端午祭”有本质上的区别,还有和它全然不同的风俗习惯。

韩国的“端午祭”在2005年11月25日申遗成功。

这本与我国无关,可是韩国人却偏偏把他们的“端午祭”和我国的“端午节”扯上关系

在毫不尊重事实和了解中国“端午节”的情况下,胡言中国的端午节起源于韩国。

更为荒诞,还有韩国学者认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也起源于韩国。

这种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西游记》在我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无论是史料、还是普通人民群众的传承,都证明着《西游记》是诞生于我国的文化瑰宝。

韩国媒体一句“多年来韩国学者的研究证明,《西游记》起源于韩国”就轻描淡写地歪曲了史实。

韩国媒体称《西游记》起源于韩国是韩国学者多年深入研究所表明的,但是却没有提供这名学者的具体信息。

旁人根本无从查证,是哪一位学者、用什么方式得出《西游记》起源韩国的这一结论。

这样的行为可以认为是捏造和杜撰。

但是韩国媒体的文章竟然还大言不惭的提供了所谓的“证据”,说韩国的智异山就是《西游记》中提到的花果山;

唐僧求取的真经,就放在韩国的顺道寺。

但是众所周知,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由玄奘法师求取真经改编而成的奇幻小说。

对于玄奘法师,我国历史上确有其人,也有很多史料记载了玄奘法师前往印度取经的路线和事迹。

玄奘法师不远万里,将带回的经书进行了翻译和整理,对佛学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韩源论就是如此的荒谬。

韩国人除了把端午节、西游记这些文化传统、文学著作全部归到韩国的名下,还一直试图证明韩国是文明古国。

宣称整个东亚文明都是起源于韩国,中国和东亚各国都是拾古老韩国的牙慧,建立起了政治和权力体系。

在韩国,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说法,将我国的“三皇五帝”定义为他们东夷族的同胞。

也就是说,三皇五帝也变成韩国人了。

在这些荒谬的韩国人的眼里,除了“三皇五帝”是他们东夷族的,甚至蚩尤也是东夷族的。

在韩国,“蚩尤崇拜”相当有影响力,在世界杯比赛中,韩国的啦啦队就用了以蚩尤为主题的队旗。

我国一直认定华夏民族的祖先就是炎黄二帝,我们都是炎黄后代,这是经过大量考证的。

而韩国人认定的“祖宗”却一直在变,从尊箕子、到批判箕子、再到后来改尊“檀君”,韩国学者对自己民族的起源研究可以说是相当混乱了。

韩国人的心态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韩国曾经作为我国中原王朝的附属国长达几千年,这是有史料可以考证的。

而韩国作为附属国,肯定会受到宗主国的文化影响,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韩国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我国的深刻影响,在古代,他们的君主曾经多次派遣使者来到我国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

这一点在唐朝时期最为明显,那时候朝鲜半岛的新罗王朝,专门派遣了使者来到中国,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和制度。

新罗王朝的强大,也正是因为对唐朝文化制度的学习。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韩国学习了我国的文化并加以“本土化”,演变出了不同的形式。

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韩国文化中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地方。

在文字上,现代的韩文已经变得和我国的汉字截然不同。

然而在历史上,古代的韩国虽然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却仍旧以汉字为官方文字。

而且在韩国,很多地名都与我国的地名非常接近和相似。

比如“襄阳”、“泰山”、“广州”等非常中国化的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根本没有出国呢。

韩国地名和我国地名的高度相似不是偶然,而是和我国有历史渊源的,要从汉武帝时期讲起。

在汉武帝时期,朝鲜半岛是在中原控制之下的。那时的朝鲜半岛非常落后,汉武帝派兵前往朝鲜半岛,岛上居民随即臣服于汉朝。

汉武帝将朝鲜半岛划分并命名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这就是朝鲜半岛上最初地名的来源。

在汉朝文化的影响之下,后来的朝鲜半岛还出现了很多郡名,如泰山郡、咸阳郡、襄阳郡等等,这些地名都能证明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韩国的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基数也远远称不上大国,但是却经常称自己为“大韩民国”,也是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影响。

中原王朝作为宗主国,有过“万国来朝”的鼎盛时期,大唐王朝、大明王朝在这些附属国心目中都是威名赫赫的存在。

作为曾经的附属国,韩国的这种行为可以认为是对中原王朝的敬仰和模仿。

在韩国,可以找到很多类似于中式建筑风格的韩国建筑,韩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一些传统习俗也能找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甚至单单从服饰文化上、饮食习惯上,也都可以看出韩国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试想一下,一个做了几千年附属国的小国,有朝一日在摆脱宗主国的控制后会做什么?

因为韩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被压制、被管理的状态下,他们的民族由此产生了文化上的不自信。

所以在摆脱附属国的命运后,韩国立即给自己的国家冠以一个“大”字,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树立新形象。

尤其是在经历“汉江奇迹”的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后,韩国摆脱落后的局面,跻身“亚洲四小龙”,成为发达国家,国民一下子就变得自信起来。

但回望历史,韩国人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却发现其中有太多地方都有深刻的中华文化烙印,而且无法抹去。

这狠狠地刺激到了韩国人狭隘的民族自尊心,导致他们走上了极端自信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韩国   朝鲜半岛   中国   西游记   附属国   王朝   朝鲜   中原   疆域   公元前   端午节   领土   辽阔   痛心   韩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