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章夜话 - 糖桂花、菜蕻干和大闸蟹

“还是过了时间。”拿到2400公里外寄来的菜蕻干,看着略微泛黄的菜梗,可惜了好久。在凉山州越西县的民居里,同住的十四个宁波人,对来自故乡的菜蕻干,心心念念盼了许久。

此时,凉山地区已是深秋十月,当地人爱吃肉,街上猪牛羊鸡,各种家禽的肉比比皆是。至于蔬菜,豌豆尖南瓜尖多了些。我属无肉不欢的,凉山州的家禽都喂苞谷长的,还放养,心神愉悦身体健硕,肉质鲜美。乡民无辣不欢,重油重盐,又不吝撒花椒,坨坨肉、腊肉、鸡块……个儿敦实,让人望而生畏。头几餐尝个鲜,后来只能自己开火做饭,有时实在推不了的聚会,只能夹一块,用纸吸干油盐,在嘴里嚼着,假装一直在吃……

我没多想念故乡宁波的吃食,故地靠海,海鲜一筐筐从海边拥过来,比如大白蟹,新鲜的清蒸的吃不完,索性就腌,能放很久。但我食肉,来凉山州越西如老鼠掉进米缸,自己买了新鲜的肉,白煮、红烧、煲粥……有时没肉,一盆米饭一包榨菜也能打发一餐。吃好睡好,不像同事们不吃还拉肚子。



以为过得如鱼得水,直到朋友从宁波寄来了菜蕻干。烧水,抓了大把菜蕻干,加点儿猪油和盐,冲泡,看菜蕻干在其中欢愉旋转,并吹起小泡泡,“噗噗噗”地破掉……周而复始乐此不疲中,菜蕻干逐渐晶亮娇媚,汤汁儿微泛着青菜独有的香和黄,魂儿被勾到了2400公里外母亲的身旁。母亲爱晒菜蕻干,每到春三四月,菜蕻大把大把地收,一洗一焯,风口处一晾,到处都有晾晒菜蕻干的。村落田野整个江浙的乡下,菜蕻干浩荡磅礴,快要盖过了山色。吃菜蕻干有时令,梅雨季开始前到八月初,是泡菜蕻干汤最好时,汤和菜叶光青碧绿,一整个春的香和色都融入其中。只一口菜蕻干汤,母亲年轻的韶华和童年无忧的生活,一一浮现。

食物里,有亲情。

其实,这次包裹的主角是糖桂花。桂花是故地九十月的主角,一到日子,赶集似地细碎地开了,一年一见,见时落花纷纷,小朵小朵,絮絮叨叨地说着,从不张扬,像老老实实生活的普通人。



我爱吃甜糯的,年糕汤、番薯羹、百合莲子、泉水萝卜……撒上几粒糖桂花,色香味聚。为了吃次糖桂花,需酝酿周全,才对得起朋友亲手做的美意——手掌可握的玻璃瓶闪闪亮,天空蓝盖子晶莹剔透,是远地的秋高气爽还是天高云淡?黄得发红的桂花一颗颗圆润饱满,肉眼可见的花瓣花蕊上沾染着透亮的蜂蜜,怔忡间,仿佛看见了远地挂得满树的霜柿,一颗颗饱满捶地的蜜桔,一个个款款深情的红美人……只稍一松瓶盖,桂花蜂蜜还有远地的秋意和深情,悠悠然钻进鼻息,想起了和朋友在桂花树下的诸多美好——突然想念在宁波那些无惊无澜的日子了。


既已错过中秋,就选11月8日月全食夜。夜八点,圆满且透着喜色的月悬在头顶,此月照今古之人,也照这地和那地的人。院内,我和驻地的兄弟们一人一碗清汤慈城年糕,凝练的稻米香蕴含着故乡泥土山水的精华。每个人的碗里都狠狠舀上了一勺糖桂花,看着它们在汤水中缓缓四散游走,在异地听闻到了故乡的芬芳和想念——在学校,朋友和我是上下级,十月桂花正盛时,和班级孩子在校园内偷摘桂花,看到她从行政楼突兀出现,慌忙叫了孩子逃走,她却悠笃笃走来,眉开眼笑:摘桂花啊,叫上我呀。

食物里,有友情。



大闸蟹也是秋的时令货。先生已在十月中寄来过一批。他能放我来远地支教,我借的是鲁莽和孤勇,他凭的是深思熟虑后的步步为营。以为我会很想念——分秒都有消息沟通,有啥可想的?他悄悄藏起了生活疲累,我偷偷掩下了工作的不易,我们都把最有安全感的、最温柔妥帖的一面呈给了对方。只托寄来寄去的相思,去诉说。

半月后宁波起秋风了,蟹膏黄了。他又快递来了14个团脐(蟹妈妈),长途奔袭路上昏了三个,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们剪碎后,用白酒生姜花椒去寒去腥,重盐储存,下饭真好吃。

食物里,也有爱情。



在似水流年里出现在生命里的人,有的陪我们走了一段路,说了一会儿话,暖了一寸心。有的,不常出现不常说话,却关心着你的举动:三餐、冷暖、情绪……他们是这世上真正和你相爱的人,就像食物贮存在记忆深处丝丝缕缕的香气和味道,一经时间和距离的索引和发酵,自然被勾引出来,大气磅礴、绵延流长、分厘不少。

人世间,还有食物长情。


-完-






朗读者/特聘夜读专栏作家:

冯志军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远地   大闸蟹   时令   故地   年糕   花椒   宁波   夜话   大把   故乡   食物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