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为何自称炎黄子孙?炎黄通过哪些功绩确立了其始祖地位?

平时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然而,真正知道其中原由的人恐怕并不多,大多数人可能只是听说,在我国古代可能有这么一号人物,名为“炎黄”的。

一是人物存在时间比较古老;二是此人比较厉害,所以最后被人们奉为祖先。

实际上炎黄是两个人,分别是炎帝和黄帝。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跟他们创立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一、黄帝的生存与发展情况

据史料记载,黄帝原有的生存情况还是不错的。

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在我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一带生活着许多氏族和部落。

传说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最早住在今陕西北部的姬水附近,后来沿着洛水南下,东渡黄河,在河北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附近定居下来,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

这里想重点说一下涿鹿。

涿鹿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中国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下游,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和北京市郊区相接。

县城距张家口市区75公里,距北京市区130公里,总面积2802平方公里,总人口352061人左右。

民族以汉族为主,有满族、回族、蒙古族、壮族等8个少数民族。

距今200万年前古人类就在涿鹿县繁衍生息。5000年前,黄帝、炎帝、蚩尤“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釜山,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

拥有全国除新疆外唯一一个县辖区。

著名景点有黄帝泉、黄帝城遗址、中华合符坛、中华三祖堂、轩辕湖。

二、炎帝的生存与发展情况

炎帝是与黄帝同期的另一个部落的首领,相比黄帝而言,炎帝的生存与发展就没那么顺利了。

以炎帝首领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姜水附近。据说跟黄帝族是近亲,但炎帝族渐渐衰落,而黄帝族却逐渐兴盛起来。

当他带领部落向东发展的时候,碰到一个极其凶恶的九黎族的首领蚩尤。

传说蚩尤有81个兄弟,全是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

他会铸刀造戟各种各样的兵器,还经常带着他的部落,到处侵扰,闹得周围部落不得安宁。

炎帝部落定居山东后,经常受到蚩尤的侵扰,炎帝几次起兵抵抗,但不是蚩尤的对手,被打得一败涂地。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蚩尤。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约81个氏族部落)个个本领非凡,骁勇善战。

他本和炎帝同属一个部落,因矛盾而离开炎帝自行发展,传说蚩尤做异梦奉上帝之命以讨伐炎黄,就与炎帝大战,把炎帝击败。

三、炎黄联合,蚩尤被打败

炎帝战败后,带领他的部落逃到涿鹿,请求黄帝帮助复仇。

黄帝早就想除掉蚩尤这个祸害,就与炎帝联合在一起,并联络其他一些部落,招集人马,在逐鹿郊外与蚩尤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

蚩尤与称得上一代枭雄,自不甘示弱。

他集结所属81个支族,又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在兵数上已占据优势,又挟战胜炎帝之余威,并依仗精良的武器装备,气势汹汹地向黄帝扑来。

黄帝临危不乱,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图腾的氏族部众迎击蚩尤。

黄帝还利用位居河上游的条件,令大将应龙“高水”,在河上筑土坝蓄水,以抵御蚩尤的攻势。

当时正值浓雾弥漫,大雨倾盆,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开展军事行动。

蚩尤适时利用天气变化不断偷袭黄帝军得手,于是得意忘形,趾高气扬,认为不多时黄帝就不得不束手就擒了。

黄帝毕竟不是等闲之辈,他知道恶劣气候不是己方进攻时机,就主动避敌锋芒,井然有序地组织后撤,因而保存了实力。

不多久,风云突变,雨过天晴,黄炎联军反败为胜的契机来了。黄帝当机立断,一声令下,大将常先、大鸿从正面开始了反攻。

黄帝又利用狂风在作,飞沙走石的天时,命风后、王亥把经过训练的300匹火畜组成一支“骑兵”,朝蚩尤军心脏长驱直入。

黄帝还准备了80面大鼓,趁风沙弥漫之时擂鼓吹号以震慑敌人。

突如其来的反攻让蚩尤猝不及防,其军队开始自相践踏、慌不择路,终于陷入崩溃,节节败退。

蚩尤无心恋战,向南逃跑;而粗犷骄横的夸父不承认失败,率本部奔大鸿军杀来。

忽然一阵狂风,夸父眼着沙子,大鸿自不肯放过制敌机会,拦腰破伤夸父,夸父军四散奔逃。

四、杀死蚩尤,收编九黎族

蚩尤战败后向南逃跑,黄帝身边众多谋臣一再进言不可放走蚩尤,黄帝采纳群臣意见,联合炎帝族和玄女族紧追蚩尤,在冀州之野将之包围。

轩辕命令擂鼓击钟,蚩尤军被钟鼓声震得耳聋眼花、溃不成军。

蚩尤落荒南逃,被黄帝擒获并杀于野外。

刑天及蚩尤的部下把蚩尤的尸体偷运到河南濮阳西水坡秘密下葬,下葬的日期——正月初八被定为苗家的国难日。

不久刑天和黄帝大战,因寡不敌众被黄帝斩首,但刑天的尸体不倒,他的两乳变成双目,肚脐变成了嘴巴,继续舞动兵器战斗。

夸父则在潼关被应龙万箭齐发射死,鲜血染红了潼关。

自此,黄帝彻底取得了对九黎族的决定性胜利,九黎族这一支力量融入到炎黄族中。

五、炎黄破裂,大战于阪泉

各部落看到黄帝打败了蚩尤,都挺高兴的,黄帝也受到了许多部落的拥护。

但是,炎帝族和黄帝族也发生了冲突,同盟关系破裂,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地方打了一仗,即阪泉大战。

经过三次艰苦卓绝的战争,黄帝战胜炎帝。炎帝部落的共工与黄帝战争失败,一怒之下用头碰撞不周山,从此天地西北高、东南低。

这次阪泉大战之后,黄帝向南发展,经过52次战争后天下归附,黄帝由此成为黄河中下游部落联盟的大盟主。

后来,黄帝轩辕在釜山会盟并取代神农氏登上帝位。

六、大发明家,创远古文明

传说中,黄帝还是一个大发明家,他不仅发明了在地面上建房屋,还发明了车、船和制作衣裳等等。

黄帝时代有许多发明创造,像造宫室、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这些当然不会是一个人发明的,但是后来的人都把它记在黄帝帐上了。

传说黄帝有个妻子名叫缧祖,她还亲自参加劳动。

本来,蚕这种小动物只有野生的,人们还不知道蚕的用处,缧祖教妇女养蚕、缫丝、织帛。

打那时候起,就有了丝和帛了。

黄帝还有一个史官仓颉,创制过古代文字。我们没有见到过那个时期的文字,也没法查考了。

由此可见:

1、黄帝为创造远古时代的文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后代人的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后代的人都认为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黄帝的子孙。

什么原因呢?

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也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2、黄帝陵是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共同祖先而建。

后代的人在现在陕西省黄陵县北面的桥山上造了一座“黄帝陵”,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

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

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树成林,郁郁苍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挺拔和苍劲。

3、中华民族推崇黄帝,都把黄帝当成自己的祖先。

鲁迅先生曾经在他的一首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

每逢清明节,人们纷纷来到黄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民族之祖。

人们都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悠悠五千年,黄帝的形象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炎黄   涿鹿县   黄帝陵   涿鹿   黎族   炎帝   中华民族   轩辕   炎黄子孙   始祖   功绩   黄帝   地位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