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开门红:存款不在话下,贷款压力较大

#2月财经新势力#

【野叔观察】

“一月末我的管贷余额比上年末减少了”。情人节前夕一位在东部某农商银行担任个人业务的客户经理告诉野叔,这还是位能力很强、作风很实的员工。而中部某农商银行的行长则“诉苦”说:今年一月份贷款增长真的乏力。

2023年商业银行营销“旺季开门红”活动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无论从宏观数据看,还是从微观信息看,都可以观察到目前农商银行的存款组织相对比较轻松、贷款营销相对比较吃力本文均为RMB统计口径)。

因为从同比和环比两个视角看,2023年1月存款增速均在加快,贷款增速相对较缓。2月10日,央行官网发布的《2023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月末RMB存款余额265.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1个和3.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219.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

与上述整体趋势相比,住户部门的个人储蓄存款增速相对更快,而个人贷款增速相对更缓;所以对于以个人金融为主业、在零售金融具优势的诸多农商银行来说,存款不在话下,贷款压力山大。本文即对2023年1月的个人存款和贷款增长进行多视角分析。

(附图一)

储蓄存款增速保持高位

第一,从中期月度看。在单月增量上,今年1月RMB存款净增6.87万亿元,其中住户储蓄存款净增6.20万亿元,再次创下单月增量历史最大值纪录(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二)。此前2019年至2022年,各年的1月份增量分别为3.86万亿元、4.14万亿元、1.49万亿元和5.41万亿元;其中2022年1月净增5.41万亿元,为2023年之前的单月最大值。

在同比增速上,今年1月末RMB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6.54万亿元,同比增长17.3%,虽然比上月增速低0.1个百分点,但是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仍然保持为高速增长状态(至于在收入增长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能保持多久还不好说)。

(附图二)

第二,从长期年度看。2009年在刺激措施之下,储蓄存款同比增速一度高达29.6%;此后波动下行,至2015年达到相对最小值7.7%。然后再波动上行,其中2022年度储蓄存款同比增长17.4%。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几天野叔经常看到一些农商银行(或者一个地区)发布“喜报”,不外乎某某地区农商银行系统存款突破1000亿元,或者另一个地区突破2000亿元之类。真的不明白,这种不太费力的业绩有什么好“大肆喧哗”的,要知道存款可是需要“硬给利息”的负债,资产经营不好就是麻烦。

(附图三)

个人贷款增速持续放缓

第一,从中期月度看。在单月增量上,2023年1月RMB贷款净增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其中个人贷款净增2572亿元,同比少增5813亿元,是近五年来的相对最小值(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三)。此前2019年至2022年,各年度1月份个人贷款增量分别为9943亿元、6341亿元、12726亿元和8430亿元。

2022年1月,个人贷款增量在全部贷款增量的占比为21.2%;而2023年1月,这一占比仅有5.2%,由此可见目前个人贷款对于贷款整体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减弱。从机构份额看,2023年1月净增2572亿元,大型银行凭借利率优势将分走很大一部分,那么近4000家中小银行、特别是其中的3000多家小型农商银行、村镇银行每家能“抢”到就相对不多了。

第二,从长期年度看。2009年至2022年,个人贷款年度增速分布区间为43.3%至5.4%,整体呈现波动下行趋势;其中2009年至2021年期间,个人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RMB贷款增速,但是2022年,个人贷款增速下行至5.4%,明显低于同期11.1%的贷款平均增速。

2023年1月末,个人贷款余额75.19万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进一步放缓(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四);数值比上月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0.2个百分点,这是2007年实行新的贷款统计口径以来个人贷款增速最低值。

在结构上,今年1月末,个人短期贷款余额18.43万亿元,同比增长5.8%;个人中长期贷款余额约56.78万亿元,同比增长4.1%。由于后者中个人房贷和车贷占比较高,因此可以预测今年1月房贷增长较慢,这与同期出现的个人房贷“提前还贷”现象较多明显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1月末企事业对公贷款余额达到142.2万亿元,比年初净增4.6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4.8%,成为拉动RMB贷款整体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于经济相对发达、对公业务能力较强的一些农商银行来说,2023年初的贷款营销压力可能相对较小。

(附图四)

收入利润增长面临挑战

2022年,部分农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长放缓,特别是相对同期(生息)资产增长来说。例如,至2月13日已经发布了去年业绩快报的上市农商银行中,常熟农商银行江阴农商银行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5.06%和12.2%,相对尚好;瑞丰、苏州、张家港、无锡4家农商银分别增长6.50%、5.01%、4.27%和3.04%,明显低于同期资产增速。

特别是紫金农商银行,1月31日该行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2022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长8.73%,其中贷款同比增长14.45%;该行实现营收45.07亿元,同比增长却只有0.11%,“增量不增收”现象非常明显(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五)。

从少量已公开披露财务报表的非上市农商银行看,营收增长更是不容乐观。例如,江西XJ农商银行2022年度实现营收8.26亿元,比上年减少0.48亿元,同比下降5.53%。再如,广东LM农商银行实现营收3.16亿元,比2021年减少0.30亿元,同比下降8.61%;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5.93%。

(附图五)

2022年3月开始,储蓄存款增速再次超过个人贷款增速,且二者差值逐月扩大;至2022年12月,差值为12个百分点。对于以个人零售业务为主的部分农商银行来说,利息支出增速就可能高于利息收入,导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

今年1月,储蓄存款增速虽然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但是由于个人贷款增速下行更明显储蓄存款增速高于同期个人贷款增速在差值扩大到12.8个百分点,这会对部分银行今年的利息净收入增长带来更大挑战(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六),特别是定期储蓄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高的小型农商银行。更何况目前还处于存贷名义利差相对收窄的时期。

(附图六)

野叔的结语

2022年下半年,金融野叔在“开门红”培训课程上曾建议:农商银行要高度关注当前个人贷款总量增长、结构变化的趋势,高度重视“御寒的对公贷款”,高管人员和业务骨干要把更多的精力配置到对公条线,并加快提升零售和对公贷款的营销能力(后者诸如“三表”分析、供应链分析等)。其实,在零售业务上的长期坚守定位与在对公业务上的短期“相机抉择”、甚至是长期“重要补充”,并不对立。

2023年1月个人贷款与储蓄的宏观与微观形势,还是部分印证了这一点。至于2月和3月变化趋势将会如何,大家可以自行预测。不管预判乐观与否,现实中农商银行还是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和智力(诸如应付转型阵痛的智慧、新的对公贷款营销模式等);金融野叔观察到,当前不少机构就在做这样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存款   贷款   银行   不在话下   开门红   月末   增量   百分点   余额   利息   同期   较大   本文   压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