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这座客家围屋,呈方形对称设计而非圆形,有江南紫禁城之称

一直在路上,发现美,分享快乐!

对于客家围屋,以前总认为是圆形的,这大概是因为福建土楼所带来的印象。这次来到广西贺州,也寻得一处客家围屋,其结构却是方形对称结构,如果不是景区的名称,很难将它和围屋联系在一起,以为就是一处古时大户人家的旧宅院。

围屋全貌

这处江氏客家围屋,位于莲塘镇仁冲村,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1),建造者叫江海清,历时八年才建成。整个建筑座东北朝西南,内部呈井字形分布,中间围成一个个天井,房屋之间通过厅、廊连接在一起,可谓四通八达。

围屋前面建有一半圆形围墙,高达两米,两侧修有门楼。其中左侧为青龙门,属于正门,门楼上设青龙阁,用于焚香祭拜,祈求子孙多出贵人。

青龙门

青龙门上悬挂着“淮阳第”门匾,两旁的对联为“淮阳源远,世代流芳”。这正是客家人的特点,他们因为客居他乡,尤为重视寻根问祖。客家人的堂号一般取自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始祖或名人而自创,“淮阳第”说明江氏始祖来自于河南淮阳。

围屋前排

和很多古村一样,围屋大多已无人居住,后人在外围另建了楼房,估计有一些老人比较念旧仍坚守在这里。在青龙门外就有一栋楼房,主人办起了农家乐,他家的房屋是绝佳的观景平台,在此可俯瞰围屋的全貌。

客家人喜建围屋,大概也和他们客居他乡的身份有关。因为身处他乡,通常会缺乏安全感,整个家族围住在一起,守望相助,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他乡就变成了故乡。

正门厅堂

围屋的主人江海清是个传奇人物,他的祖上从广东五华迁入此地已历三代。江海清吃苦耐劳,早期开辟甘蔗园,生活也算富足,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他的观念。当时因为大旱为取水与外族发生械斗,让他认识到光有钱不行,还得有势,于是决定和兄长江澄清外出发展。机缘巧合,他投到了贵州巡抚岑毓英的门下,并深得其赏识。发达后他曾数次回乡,并出资兴建了这座围屋,供兄弟六人使用。

(极客行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淮阳   客家   贺州   紫禁城   屋前   客家人   门楼   江南   全貌   始祖   正门   方形   青龙   对称   圆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