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裁缝”到“金融巨鳄”,浙商郑永刚病世,千亿杉杉未来成谜

他的梦想是做一名将军,可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一个服装厂“裁缝”。

他原本是一个复员军人货车司机,却又阴差阳错的成了“服装大王”,“锂电之冠”、金融“壳王”、金融巨鳄,他带领他的商业帝国一路披荆斩棘,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最终让他在商界完成了他做将军的夙愿。

杉杉服装创立者;杉杉品牌的创始人;服装第一股缔造者;2022福布斯全球时尚华人25人;全球华人经济领袖;工商联纺织业名誉会长;中国经济贡献年度新闻人物;2002最受关注企业家;中国商贸理事会副理事长。2019年胡润财富榜个人身家105亿,居第375名;2022全球富豪榜列1864名;

从“货车司机”到“金融巨鳄”,他一路走来,一路逆流而上,从“草根”到“金融奇才”,成功逆袭华丽转身,他就是郑永刚。如今,在他事业巅峰之年,壮志未酬却突然病世,身后留下了近千亿的杉杉商业帝国,未来走向何方?一切成谜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将军”

和他人生的传奇不同,郑永刚的出身却是极其普通寻常,出生于1958年的郑永刚出生在浙江宁波农村,父亲是村长,母亲是妇女主任,家中一共兄妹5人,他是老二,上面一个哥哥,下面三个妹妹。

郑永刚当兵时照片

那个时代,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高中毕业就是上学的尽头,不能考大学的他,在1976选择了当兵入伍。此时,有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可命运往往就是喜欢和那些有梦想的年轻人开着诡谲的玩笑,郑永刚当兵之后虽然他勤学肯干,一步步被提拔。但是由于没有读过大学,成为了他提干的最大门槛,最终郑永刚因为学历原因不符合干部录用条件,结束了自己热爱的军旅生涯转业回乡,成为了一家外贸公司的货车司机。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虽然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他就像一粒野草的种子,无论你把他撒在任何地方,他都能发芽生根,茁壮成长。

他的脾气天生就和别人不同,抱着"铁饭碗"图的郑永刚,并没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式的安于现状。而是仍然处处勤学、事事争先,最终赢得的了上天的垂青,由于其突出表现,31岁的郑永刚被领导任命为甬港服装厂厂长。正式开启了他人生的逆袭之路。

这一次任命既是机遇,也是对这个刚刚开始崭露头角年轻人在事业上,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

这个时候的宁波甬港服装厂可并不是什么大企业,恰恰相反,它实际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再他到来之前,已经连易其帅,换了三次厂长,不到300名职工,亏损超过1000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他从来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就喜欢挑战,越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越兴奋”很多了解他的人这样评价他。确实他这一次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不仅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吓倒,而且他还在这一片死寂上创造了一个神话。


“杉杉要做中国西服第一品牌”

他喜欢挑战,而且他做事也不按常规出牌,谁也没想到,面对这样的一个现状,他一去就打出了"杉杉要做中国西服第一品牌‘’的口号。

接下来的一次经历,让他彻底有了如何拯救这个厂子的想法。

一次在南下深圳的火车上,对面坐着俩个年轻人,虽然穿着的是一身旧西服,可他们穿着却非常潇洒,他眼前一亮,这一点给了他极大启发:“做法国,意大利做这种轻薄软挺的西装,打造自己的品牌”,说干就干,回来就和几个副厂长商量改变思路,提出了这个口号。很快“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立马苍海,挑战未来”的广告就遍布上海大街小巷,他也是第一个做电视广告的服装企业。在80年代,拿钱去做广告,很多人几乎是闻所未闻,包括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经理都很不理解。对他说:“服装还有做广告的?”

“郑永刚身上有一种平常人没有的悟性”著名服装设计师王新元说。

正是这种超前的悟性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功,1991年,第一个完成规范化股份制改革,1992年第一个建成完整的国内最大的市场网络体系,1994年,斥巨资全国导入CIS形象策划,1996年他领导的的杉杉企业成为中国服装第一上市企业。上市后的企业,那些原来的老工人,几十万,上百万的富翁就有三四百人。上市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不言而喻。

1997年,他又推出了:“名牌名师名企”的三名工程,为此郑永刚还非常的得意,以每年300万的设计经费,高薪聘请国内顶级设计师张肇达,王新元为总设计师,给当时的服装行业以巨大震动,为整个服装行业开辟了一个设计师和品牌联动的概念先河。

1999年,当时服装业极其不景气的时候,他再次决定总部迁都上海,当时也有很多人不同意,但是他又是力排众议,下了决心,后来再次证明了他决策的正确性,在上海杉杉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有人戏称他为服装行业的“巴顿将军”。他虽然没有成为战场上的将军,但他却成为服装界名副其实的将军。他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从最初的困难到转亏为盈,一路披荆斩棘,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走向胜利。


“骑自行车看十米,开汽车看两百米,开飞机看方向,他就是开飞机的,他只要看方向就行了”他曾开玩笑说。

服装行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任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在杉杉股份的主营业务一栏中,除了“服装的生产与销售”之外,另一主业是“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造”。1996年杉杉股份的服装主业上市之后,1998年杉杉就开始涉足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

在2016年三季报显示,杉杉服装主业前三季度营收贡献3.548亿元,仅仅占到公司总营收33.67亿元的10.53%,也就是说,锂电主业贡献了另外近九成的营业收入。

如今杉杉在新材料领域,早已成为“锂电材料领域的绝对龙头,正极材料世界第一,负极人造石墨世界第二,电解液国内前五”。



“我最赚钱的,都是当时稀里糊涂投的”

郑永刚在当年被领导要求,稀里糊涂的投了早期刚刚改制的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等金融企业的股权。在快要被他忘却的时候,这些股权随着这些公司的上市,而转化成了数倍的财富。


“我是一个搞金融的”

在好“裁缝”和资本家之间,郑永刚更乐意人们称他是做金融的。

寻找合适的壳,设立新的投资公司,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获取上市公司控股权——质押股份并筹划重组,向标的壳公司引入资产——减持或者退出。我们足够清楚的看到了郑永刚的杉杉系在二级市场上左右手腾挪的完整套路。所以他在金融市场,别人又给他送了一个“壳王”的称号。

从一个农民当兵复员,到接手负债累累的工厂,从厂长到杉杉集团董事长,再到涉足金融成为投资控股的董事局主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投资银行家,资本大鳄。他的脚步从未停止。

65岁,正当他意气风发,再接再厉,再次攀登事业巅峰的时候,忽然传来噩耗,心脏病突发,他的一生永远被定格在了这一刻:2023年2月10日。

郑永刚讣告



他这匆匆一别,可他留下接近千亿的杉杉的“商业航母”未来将驶向何方?这或许成为一个谜团,等待着继任者书写…

其实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郑永刚身上的时候,他早就未雨绸缪,提前做出了布局。作为90后的郑驹大学毕业就被父亲送去日本一家大企业锻炼2年,回国后先是在杉杉旅游公司担任总裁,后来又在父亲的安排下和师傅学习金融并购,如今早已经从稚嫩走到了台前,2018年他就开始接受杉杉,成为杉杉控股的懂事长,2019年出任杉杉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名下于其关联企业有70多家,自己担任董事长的就有将近60家。

杉杉第二代掌舵人郑驹

郑永刚的传奇还在继续,虽然他已经逝去,但在中国商界,仍然会流传他的传奇故事,我们也希望杉杉在郑驹的掌控下再创辉煌,继续在中国商界书写郑氏神话。

关注点@蕙眼兰心​,真人故事,不见不散


文/冬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金融   裁缝   稀里糊涂   主业   西服   中国   服装行业   将军   未来   服装   品牌   企业   郑永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