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主席唯一曾孙,19岁高大帅气酷似祖辈,22年高考650分上人大

#头条创作挑战赛#

去年9月7号金秋时节,一个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少年满怀憧憬踏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门,这一天是人大新生的开学报到日。

这个少年便是毛主席唯一的曾孙毛东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也是毛东东的父亲毛新宇的母校。与父亲一样,他也选择了攻读人大的历史系。

作为主席唯一的曾孙,毛东东于2003年12月26日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天也是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

而长大后的毛东东也颇有毛主席年轻时的风采,在外貌上高大挺拔,文质彬彬;在作风上艰苦朴素,丝毫不因自己的出身铺张浪费,觉得高人一等。

在学习上刻苦勤奋,高考以650分的好成绩考入名校。毛东东从小便身处革命气息浓厚的环境中,家族的谆谆教导以及骨子里的红色基因指引着他一路前行。

浓厚革命气息的成长环境

在过去的革命年代,斗争是非常艰苦的。毛主席的子女虽多,但在最后活下来的却不多。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成为了毛主席一生的痛。

三子毛岸龙在上海与两个哥哥流浪街头时,因为颠沛流离的生活,不幸患病早逝。此外还有毛主席的兄弟姐妹,很多也都为国捐躯。

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同志年仅29岁便英勇赴义。可以说毛主席及其家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这些事迹后来都被毛东东铭记于心。

毛东东的祖父毛岸青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俄文翻译家。祖母邵华是解放军少将,巾帼不让须眉。

父亲毛新宇专注于历史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母亲刘滨曾在青藏高原服兵役,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后考进解放军军医学院深造。

在如此困苦的年代,毛岸青同志经历了很多磨难,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七岁那年,母亲被敌人迫害,他和哥哥毛岸英被共产党组织接到上海,没过多久组织被破坏,他和哥哥被迫无奈在街头流浪,没饭吃没衣穿,遭受着警察和其他人的打骂凌辱。

毛岸青同志的头曾被多次打过,打得很严重,也留下了隐疾。那个时候身体留下的伤痛也导致了他以后间歇性疗养的生活。

童年时代悲惨的生活并没有打倒毛岸青同志,他还是积极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在苏联学习、支持战争前线,回国后翻译俄语的马列著作和相关图书,出版了一系列革命书籍。

晚年依然关心国家大事,与家人到曾经的革命老区、农村调研,资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支持创办了很多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毛岸青同志的经历不难看出,他是个积极、温和、热爱革命和祖国的人。在儿子毛新宇眼里,他是个十分慈爱的父亲。

这份温和和对红色事业的热爱也温暖并启迪了年幼的毛东东。

祖父毛岸青和父亲毛新宇经常把老一辈过去的革命事迹讲给毛东东听。毛岸青同志非常爱听《东方红》,跟在他身边的小毛东东耳濡目染,最爱的歌曲也是《东方红》。

从小毛东东便潜移默化沉淀了艰苦朴素、踏实进取的优良品格,是个根正苗红的好孩子。

在毛主席诞辰114周年时,原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同志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致敬后,见到了4岁的小毛东东。

华国锋同志对毛东东非常喜爱,将他抱在怀里,为他亲笔题字:“毛东东小朋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短短几个字满怀着他对毛东东的疼爱和期望。这副题字现在依然被毛东东珍藏。

每年的12月26日,毛新宇都会带着毛东东远赴湖南韶山祭奠毛主席,也有意让毛东东了解毛主席和其他共产党人奋斗的革命史,希望他能成长为有抱负、有才干的人。

毛东东对曾祖父非常崇拜,主动去询问曾祖父的事迹、阅读他留下的诗词和著作。他对革命纪念馆和相关的革命遗址也非常感兴趣,主动参观了解。

长久下来,一卷厚重的红色历史早已融入他的骨髓之中。

或许是对革命先辈的敬畏,对红色历史的敬畏让毛东东并不觉得自己的身份是可以随便炫耀的。

相反正是从小的培养和潜移默化,他觉得过去的革命史是厚重的、悲壮的,他以此为荣,暗自勉励,却从不会把自己的身份和长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功勋当做炫耀的资本。

除了有个别好友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外,他极少向外界提及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家庭背景,绝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曾孙。

毛东东的低调谦虚还有家庭教育之故,毛主席就曾教育他的子女们:要夹着尾巴做人。

毛主席的儿女们也是这样教导他们的儿孙的也正因此,毛主席的后人们都踏实低调,从不宣扬自己的身份博取名利,极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艰苦朴素,思想成熟

毛东东的小学班主任关霞被采访时曾提到,毛东东的父母非常低调,从未向老师提过任何特殊要求,还向她请教如何教育孩子。

每次学校开家长会,毛新宇和刘滨都会按时参加,表现得就像一对平常的父母,并不在意他人是否认出自己。

正是因为对孩子的负责和深深沉淀的一颗平常心、谦虚心,毛东东成长在这样的家庭,才会积极阳光,乐于助人,谦虚朴实。这是一种言传身教,是父母赋予他的宝贵财富。

毛东东本人更是低调朴素,从小便对新衣服新鞋子之类的东西不在意、不要求,大多数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在青春期同龄人的虚荣心开始萌芽,追求各种时髦的打扮、奢侈的物品时,毛东东却已经有了成熟的思想觉悟,他非常明白自己所坚持和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在他刚上小学时,身上仍然还穿着幼儿园时期穿过的衣服。老师看见之后询问他为什么还穿着这么旧的衣服,毛东东却不以为意地回答说:“衣服穿着只要合身就好了。”

老师听完后,不禁对这个小孩的成熟的思想觉悟感到惊讶和欣赏。

毛新宇和刘滨在毛东东的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从小便着重锻炼他的独立性,上学时将他送进了寄宿学校。

开始时年龄尚小的毛东东并不适应,曾对父母诉苦说不想寄宿,但在父母的坚持下,毛东东最终还是适应了寄宿生活。

在学校期间,毛东东与其他同学一样,在他身上看不出任何搞特殊待遇的做派。

事实证明,幼年的寄宿经历也大大锻炼了毛东东的独立性,造就了他朴实、艰苦奋斗、不搞特殊的优良特质。

近两年疫情期间,毛东东和父母回湖南老家祭祖时,仍穿着学校的校服。由此便可看出他的朴素无华。在每次的合影中,他总是站得非常挺拔。

酷爱书法,成绩优异

毛新宇和妻子刘滨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毛东东从小便学习了钢琴、绘画和书法等等课程,在众多课程中,毛东东最喜爱的,也最擅长的便是书法。

经过多年的练习以及自身具有的天赋,毛东东如今的书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水平。

毛东东不凡的书法造诣不禁让人想起毛主席,毛主席不但是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更是出色的文学家、书法家。

他的书法集各家之长,自成一脉,有的作品笔走龙蛇,笔法圆润;有的作品雄健潇洒,淋漓尽致;有的作品尖刻锋利,干净利落。

正如他笔下之词《沁园春·雪》所描述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然而子孙后代中继承毛主席书法风范的却并不多,除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外,只有毛东东有难得的书法天赋。

毛岸青同志去世一年后,五岁的毛东东为毛岸青纪念馆题词,词写“我爱韶山,我爱克山”。

笔画稚嫩,但却很工整,体现着幼小的他对爷爷的缅怀,对红色遗址、红色历史和红色事业的热爱。

而2016年,13岁的毛东东书写的一幅篆书作品“中国梦”才惊艳了人们的眼球。

中国梦三个字圆润柔和,大气美观,虽是篆书,却将控墨做得非常到位,几乎看不出断墨、溢墨的地方。笔画转换让人惊叹。

“中国梦”三个字的宏伟寓意与书法的正大气象相得益彰。

一旁的楷体字“毛东东书”,“丙申夏日”也清秀漂亮,小小年纪就已经有这样的书法水平,离不开刻苦练习,让人不得不对这个小少年心生敬佩和喜爱。

业余爱好出色的同时,毛东东在学业上也没有丝毫懈怠。

他在求学期间勤奋刻苦,有不懂的地方便向老师虚心求教,同时也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解答问题。老师和同学几乎对他是清一色地好评。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事业

毛东东出生之时,正是冬天,父母本想取名“毛冬东”,一方面应了时节,一方面又有希望孩子继承毛主席遗志之意。

而毛主席的女儿,毛东东的姑奶奶李讷却觉得“冬”字太冷,建议改为“东东”。毛东东的名字便这样定了下来,他幼小的身躯上承载着一家人的殷切期望。

如今,毛东东正在大学深造,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他做到了继承曾祖父的遗志,延续了红色血脉,是新时代的有为少年。

他的成长经历也激励着我们:不忘过去,才能走好未来。中国的革命史和党的历史是光辉的,是厚重的,是悲壮的。

只有不忘历史,牢记耻辱,才能更加激励自己,朝着光明的道路前进,让自己成为可用之才。

作为00后的毛东东已经长大成人,再过几年也会步入社会。新时代的00后也正在逐渐长大,正逐渐接过新时代长跑的接力棒。

毛东东作为年轻一代,是00后中鲜有的对红色历史如此感兴趣并透彻了解的人。如今的时代,一些国家又在打“文化战”,将本国的文化不断向我国渗透。

我们的少年不能一味地接受他国的文化而不去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可以说红色历史是我们立国立家的根基,历史和文化是一国的精神标识和精神纽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不可轻视。

新时代的青年们要想走得更远,就要多了解历史,了解祖国的文化根基,未来才能走得更稳、更踏实。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红色基因永远是我们要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记先辈们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我们才能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获得精神路标。

红色历史和红色故事是遥遥领先的红旗,是引路的明灯,迷茫时不妨回头看看前辈们的英勇事迹,能让人醍醐灌顶。

当代青年,要心怀正向的信念,铭记历史,始终以英雄们的事迹鼓舞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仓库。

在新时代勇于尝试,不怕跌倒,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复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结:

毛主席对他的子女们的教导使他们铭记在心,他们将自己的宝贵家风代代相传,培养出了优秀青年毛东东。

这告诉我们:言传身教和精神食粮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祖父母和父母的教导,在他幼小的内心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

长大过程中,他不断探索曾祖父的过去和他的事迹,不断健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锻造自己的优良品格,如今成为栋梁之材。

毛东东的父母也给其他的父母们做出了榜样:父母应该重视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先完善自身,自身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要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曾孙   韶山   革命史   艰苦朴素   曾祖父   言传身教   祖辈   中国   事迹   书法   帅气   高大   父亲   主席   父母   红色   同志   人大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