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打开的序幕,人类终将成为机器,或者机器终将成为人类

考虑到足够长的时间维度(以及人类的持续生存),从生物/基因工程,到脑机结合,到人工智能和越来越逼真的机器人的发展,推断人类最终目标并不难。

长生,永远都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尽管人类在各种文学作品,哲学以及现实的教育中,假装让我们接受死亡的现实,但具体到每个个体,仍然对它怀有深深的焦虑。

显而易见的,人类会出于各种原因,采用各种手段,让自我的寿命越来越长。

这些现实以及其他类似的现实将比我们想象的更早实现,也许在一两个世纪之内。

比如:

利用AI研发药物

药这种东西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个体属性。目前已知的化合物结构空间,数量相当庞大,我们能找到的药物的分子数或达到10的60次方,新药研发面临的第二个难题是:通常很微观的东西我们就很难去判断它。

一款药物从研发到注册,研发时间周期长平均要经历10年,体系复杂,总的资金投入至少要10亿美元。

这就导致,要么药物经过多年研究不出来,要么太罕见的疾病因为投入产出比不同,根本没人去研发。

而利用AI,“研发新药仅用时18个月、研发经费约合200万美元。相较于传统药物研发10年耗资几十亿美元,AI赋能药物研发极大缩短了药物研发时间,又大大降低了成本。”

国际上,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是“加速医疗机会疗法”联盟(ATOM)的创始成员之一。其它入局的还有强生与Benevolent AI、默沙东与Atomwise、武田制药与Numerate、赛诺菲与Exscientia。

国内的科技巨头,百度、腾讯、华为、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也纷纷布局AI医药领域。百度牵头发起了百图生科“百万领军计划”及“百万青年领军”计划,腾讯则发布了由其自主研发的首个AI驱动的药物发现平台云深智药,字节跳动、华为均开始招聘生物医药相关岗位。

马斯克的脑机结合项目Neuralink

如果我们的自然器官无法修复,也许我们可以直接更换它们?

Neuralink成立于2016年,由Elon Musk等8人共同创立。公司的使命是开发治疗各种大脑相关疾病的脑机接口,最终目标是创建一个能够更紧密地连接生物和人工智能的全脑接口。

2020年8月,马斯克通过直播展示了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现场,马斯克向大家展示了四只已经植入脑机芯片的小猪,通过脑电路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猪脑的活动轨迹。

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人类慢慢地将自己变成人+机器的混合体。

再仔细思考一下,如果人工智能有自己的意识的化,到底是人类需要一部机器身体,还是人工智能需要更自然的身体?


ChatGPT创始人,Sam Altman的核聚变公司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现在的能源/算力降低到目前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会如何?

届时AI会释放出更大的威力。

正好,最近两个月,全球科技圈最风头无两的产品一定非OpenAI和它旗下的产品ChatGPT创始人Sam Altman还控制着一家研究核聚变的公司

据 Helion 称,Polaris 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聚变发电示范设施。去年 6 月,Helion 展示的结果表明,它是第一家将聚变等离子体加热到超过 1 亿摄氏度的私营公司。

目前Helion正在建造一个名为 Trenta 的原型反应堆,该反应堆完成了一年多的连续测试运行。Helion 已承诺到 2024 年展示核聚变产生的净电力,并声称它将能够在未来十年内进行商业电力销售。

人类正朝着成为机器或虚拟现实的方向奔跑,超越我们自己的凡人极限。但我们也可能会看到人工智能把自己变成越来越像人类的东西,我觉得未来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华为   人类   聚变   反应堆   腾讯   人工智能   序幕   药物   接口   机器   现实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