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火星职场”两年 “天问一号”练就哪些本领?

2月10日,远在火星执行全球遥感科学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又称:“天问一号”环绕器或火星环绕器)已经在“火星职场”奋斗满两年了。这两年,它从“职场小白”探索起,逐渐成为一名熟练掌握多项技能的“职场干将”。

中国于2020年7月23日开启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重约5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着陆巡视器又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制动捕获,随后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从这一刻开始,“天问一号”环绕器正式踏入“火星职场”。

身兼数职 乃实力派“太空多面手”

作为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的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方面介绍,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分饰了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三大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太空多面手”。

它是飞行器。自“天问一号”发射开始,火星环绕器便扮演了飞行器的角色,它“背着”着陆巡视器,飞过约4.5亿公里的路径,经过202天的“长途旅程”后顺利抵达火星。

它又是通信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后,火星环绕器为“祝融号”提供了中继通信,是火星车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员”。

它还是探测器。2021年11月,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进入遥感使命轨道,正式转入探测器的角色,对火星展开全球遥感科学探测。

勇拓火星 在“太空职场”创下多项纪录

“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绕、着、巡”三大任务目标。火星环绕器作为其“业务骨干”,创下多个“第一”,也获取了大量中国一手的科学数据和工程数据,为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实施火星捕获前,火星环绕器使用高分辨率相机拍摄了中国首幅火星影像。图中,火星阿茜达利亚平原、克律塞平原、子午高原、斯基亚帕雷利坑,以及火星最长的峡谷——水手谷等标志性地貌清晰可见。

在环火扩展任务期间,火星环绕器实施了火星卫星火卫一的成像探测,获取了中国首幅火卫一图像。火卫一的该“肖像照”状似土豆,要将其拍摄下来可并不容易。这相当于火星环绕器“摄影师”一边扛着照相机一边跑步,为高速运动的火卫一“咔嚓”拍了张照片。

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配置了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等7台科学有效载荷,用于实施科学探测。目前,火星已迎来了春分,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在“环绕火星”的岗位上继续“打卡上班”,强化各项技能,持续开展对火星的多维度探测任务。(郑莹莹 马帅莎 杜洋)

来源:中国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火星   中分   多维   多面手   飞行器   遥感   探测器   本领   中国   平原   轨道   太空   角色   相机   通信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