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下滑26%,中国最强芯片制造商的苦日子可能才刚开始

半导体芯片行业是中国实现制造业升级的重中之重,我们不想再被美国“卡脖子”就必须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芯片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专门做设计的,比如高通、华为海思;二是专门量产制造的,比如台积电;三是既做设计又做制造的,比如英特尔。

要实现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设计和量产制造缺一不可。从全球范围来看量产制造领域的扛把子无疑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另外两强是韩国的三星和美国的英特尔,这三家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尤其在高端芯片领域。

国内技术最先进、产能最大的芯片量产制造企业要数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芯国际了,这家公司已经掌握了14nm制程的量产技术,正在努力向更高制程突破。

中芯国际的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交易,2月9日收盘后公布了最新的四季度财务报告,相比于此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只能用不尽如人意来形容。

先来看一下最关键的几个财务数据。

净利润与毛利率均大幅下降

2022年10月至12月中芯国际一共实现了16.2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相比于2021年同期增加了2.6%,不过比2022年三季度低了15%。净利润方面,去年四季度获得了4.25亿美元,不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下滑超过了25%

盈利规模下降的同时中芯国际的盈利能力也在衰退。2021年四季度与2022年三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35%和38.9%,最近的四季度毛利率只有32%了。

净利润和毛利率对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营公司的最终目的是挣钱,上市公司更是如此,股价跟随利润水平波动。中芯国际并不是初创公司,市场对其盈利能力是有一定要求。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中芯国际这样的公司应该不计成本全部投入研发,这种观点太过理想化,赚不到钱哪里资金投入到研发呢?就好比咱们都知道小孩子的教育重要,可如果一个月入不足1万元的家庭是不可能承担每月数万元的开销的私立学校、各类补习班费用的。类似研发费用与净利润同中芯国际的关系。

整体环境不佳拖累了中芯国际的业绩

2022年上半年开始市场传言芯片行业遇冷,产能过剩导致各家芯片企业出现业绩下滑,在中芯国际的四季度财报中得到了印证。

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已经开始下滑,为92.1%,四季度直接跌到了79.5%,要知道2021年四季度的产能利用率高达99.4%,一年时间产能足足下降了20%。

产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会导致两个不利因素。

一是营业收入下降。二是单位成本上升,固定资产成本是早已支出的,产量越多,单个产品分摊的成本就越低,相反则越高。四季度的营业收入相比于三季度降低了15%,成本却只下降了5.3%是最好的例子。

导致“芯片过剩”的最重要原因是全球对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消费品需求的下降。以智能手机为例,2022年全球出货量不足12亿部,相比于2021年减少了12%,前五大厂商中除了苹果均出现销量下滑。

中芯国际的芯片客户中智能手机企业占比最高,2022年四季度的收入占到了全部收入的28.6%,手机厂商卖不出手机后减少了对芯片的需求,代工企业的业绩受到冲击。

2023年业绩进一步承压,美联储加息的负面影响显现

财报除给出了四季度的经营业绩外还对2023年进行了预测,结果更不尽如人意。

2023年1月至3月的营业收入相比于四季度还将下降10%-12%,毛利率则降至20%左右,全年业绩压力较大,直到年底才能回升到2022年的水平。

中芯国际的苦日子可能才刚开始,今年才是最难熬的,究其原因依然是与全球消费需求不足有关。

美联储从2022年3月开始加息,截至目前已经连续加了8次,累计加息幅度达到450个基点,3月的议息会议上大概率还要加2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触碰5%大关。

连续加息之下全球流动性遭遇危机导致经济出现衰退迹象,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欧美主要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的概率很大。

继续扩大产能,中芯国际为未来做足准备

经济不行、收入下降,人们对手机、汽车、电器等消费品的需求随之锐减,芯片产能开始过剩,这对中芯国际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过,即便如此中芯国际的产能还在扩大,中芯深圳进入投产阶段,中芯北京开始试生产,中芯临港工厂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芯西青开始土建。在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中芯国际为何还要扩大产能呢?

这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中国的智能汽车需求数量会在今后持续爆发,芯片是智能汽车的必备,加之中国的芯片自给率程度不高,随着经济周期再次进入繁荣阶段,长期来看对芯片的需求还会增长。中芯国际是在为今后做打算。

最后谈谈投资者最关心的中芯国际股价

虽然四季度业绩不佳但在市场预期之内,股价向下空间不大;公司对2023年业绩做了较差的预期,利空会在短期内释放殆尽,等到下次公布季度财务数据前会有一定的机会。

股价看的是预期,如果中芯国际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并没有预计中的差,那么即使收入、净利润等关键财务数据的增长率继续减少股价还是会上升。这就好比原本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实际只加25个基点就变成了好消息,股市一定会大幅反弹。

只是对左侧交易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业绩和预测的一模一样甚至更差,那么立马会反映到股价上来,所以真想做左侧交易的话建议逐步买入,仓位勿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三星   净利润   芯片   毛利率   基点   量产   产能   股价   中国   制造商   最强   业绩   日子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