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不能常待?

现在网上都流行一句话,家能常回 ,不能常待。

任何一句话描述的状态,都有它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而这句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比较适用的。

因为大部分人的状态,都不会令他们的父母感到满意。一开始久别的相聚,可能可以战胜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开始显示出劣势了。并且这个时间的长短,会因为父母的工作而缩短。

人们往往在生活中,更容易把情绪发泄在自己的亲人身上。因为他们不在乎亲人的看法,或者说亲人的看法不会因为他们发个脾气而改变。所以,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讲,我们在父母面前的样子,是比较真实的。因为我们不需要去容忍什么,不需要去在乎什么,也不需要去关心什么。

当然,父母们也同样是如此。一个人在筋疲力尽的时候,往往心情是不会特别好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只是一件在平常看来十分小的事情,他可能也会对你说道一二。

而这时,如果两者发生对冲,那将导致如同滚雪球一样的恶性循环。我们就会非常渴望远离,渴望自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生命有多重要,不需要我多说,为了自由都可抛却。那就更遑论,我们与父母之间关系不合这点小事了。

这就使我们更加不愿意,在家里常待,而宁愿一个人自由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匈牙利   绝对性   相对性   亲人   看法   父母   状态   生命   时间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