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周朝能组建乐队你敢信?吹拉弹唱都不少,青铜器可以这么玩

引言

我说商代出土的文物现在都能使用,你信吗?

虽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而前文中所提到的商代出土的文物则是商代乐器。商代已经距今三千多年,而灿烂辉煌的商代文化也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中堪见一二。今天我想把目光聚焦在商代乐器之上,

民以食为天,而当一个朝代的音乐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足以从侧面证明了商朝的强盛。出土的商代乐器不仅可以帮助现代的人们了解商代的文化和历史,这些文物也对现代音乐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帮助。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发现商代乐器的迷人之处。

一、了解商代乐器

  1. 商代乐器的出土情况

商代乐器的考古挖掘工作开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伴随着中国考古界在安阳殷墟进行的以发掘甲骨为目的科学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而展开的。在殷墟考古发掘的初期,主要是为了寻找甲骨。但是随着挖掘技术的越来越提高,考古团队在挖掘甲骨的途中,发现了意料之外的文物。尤其是对侯家庄王陵墓区的挖掘,共发掘商王大墓十座。这些大墓虽然在古往今来的几千年中经历了多次盗掘,但是考古团队依然在墓中发掘了许多精美的文物,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乐器。这是商代乐器文物在历史上的首次露面,这是这次的发掘让考古学者们发现了商代乐器的存在,也加深了世人对于商代历史文化的了解。此次发掘对中国古乐器研究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不仅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考古学者和历史学者对商代乐器的研究拉开了序幕。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近代考古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伴随着考古事业的进步,众多考古学者们也将目光投向了商代乐器。考古界加大了对商代乐器的探索,以殷墟为中心,在北方地区及南方地区都有了重大发现。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见诸发表的、经由科学发掘出土商代乐器的数量已达到230多件,在古代乐器领域取得重大发展。

2.商代乐器的地域分布、种类及数量

公元前16世纪,商族击败夏朝最后一位暴君桀,建立商朝。商朝首次建都毫都(今河南郑州)之后,曾几次迁都,直到盘庚是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后再未迁移,而这也是考古学家在安阳殷墟发现诸多商代文物的原因。商代乐器在全国各地被发现的原因,在于商代后期君王致力于南征北伐、开拓疆土。《史记·吴起列传》中记载到:“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商朝的疆域东至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在几千年之前的朝代来说,商朝的疆域已经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商朝在当时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奴隶制国家。

商朝的统治中心在黄河流域,所以在黄河流域出土的商代乐器最多,种类也最为丰富,主要有特磬、编磬、铜庸、铜铃、铜鼓、陶埙、骨排箫、蟒皮鼓、鼍鼓等,主要以商代晚期的乐器为主。长江流域虽然远离商朝的统治中心,但是因为地形平稳,靠近长江经济发达,所以与商朝都城联系密切。在长江流域地区考古出土的乐器品种主要有铜鼓、铜镛、特磬、铜镈等,其中,铜鼓和特磬的形制与殷墟出土的乐器形制基本相似。而铜镛与殷墟编庸的形制较为相似外,但体积庞大。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铜鎛是长江流域地区独有的一种乐器,在其他地区均未发现。辽河流域和海河流域虽然也是商朝疆土的一部分,但是现金发掘出土的乐器数量不多,种类也较少。

3.商代乐器的分类

商代的乐器,已知的玉、石制作的磬,陶土烧制的埙,青铜铸造的钟,木制的配有丝弦的琴、瑟和木框皮面的鼓,竹制的篪、笙、排箫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磬和埙。

磬是商代出土最多的乐器,并且种类也最为丰富。在商代初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之时,乐器普遍偏少。磬在历史上的首次出现可能更早,但是距今时间太长已经无法大规模取证。而磬的大量出现在商代的中晚期,商代的磬大多表面有色彩花纹。但是由于雕刻花纹会影响磬的音质,所以就已经出土的乐器而言为了保证音质大多数都采用的绘画花纹。

埙是一件历史悠久的乐器,在远古时期就非常流行,但是当时埙的形态并没有定型。由于埙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埙作为乐器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和多种类其他乐器产生配合。所以在商代出土的乐器中,埙的数量最多,并主要以五个按音孔为主。

二、商代乐器如何演奏

  1. 各类乐器的形态

根据记载庸的形状为:“形体似铃,口部呈凹弧形,庸体横截面呈阔叶片,两侧角尖锐,底部置有一中空管状的短柄,与体腔内相通,柄中可置木段”,这种形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合瓦型”。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的庸和南方的庸也有一定的区别。北方的庸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在高度和重量方面都相对迷你。而南方的庸相比之下就庞大很多,重量平均在七十到八十公斤,更甚者可以达到几百公斤。

由于磬在商代最为盛行,所以种类相对也更多一些。商代石磬的形状可谓石多种多样,有长条形、半圆形,也有三角形、半圆形,还有各种模仿动物形状的石磬和不规则石磬。总的来说,石磬的多种多样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工匠们也是为了让石磬展现出来的声音具有多样性。

而到了商代晚期,制作磬的技术逐渐成熟,工匠们也更多地研究了乐器发声的合理性,利用多样的磬做和声。

埙是商代出土乐器中唯一可以吹奏的乐器,大多是圆腹性平底状,并且躯干带有五个孔,可以凭借变换按动孔的规律演奏出不同的音律。

2.商代乐器的组合方式

商代出土的集中古代乐器都可以单独演奏,每一种乐器的声音都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除此以外,为了达到奏曲的多样性,商代也已经开始尝试多种乐器一起演奏,这从发掘时候乐器的组合就可以看出。通过商代乐器搭配是以磬为底,再加上一种的别的乐器,其中以庸加磬和鼓加磬最为常见。目前考古所发现的三种或三种以上乐器的组合仅见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乐器组合一例。1976 年,妇好墓发掘出土铜庸 5 件、编磬 3 件、特磬 2 件、陶埙 3 件,除了埙之外,其他三种都为打击乐器,可见当时古人就已经形成了打击类乐器和吹奏类乐器的组合。

3.商代乐器的器乐演奏艺术

《诗经·商颂·那》中载:“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从诗经中可见当时商代乐器演奏的场面一定十分盛大,多种乐器组合演奏,促成了商代乐器的恢弘场面。

三、现代对于商代乐器的运用

  1. 从出土乐器看商代器乐成就

就现在已经发掘的商代乐器来看,已经到了令现代人难以置信的地步。除一些乐器的出现之外,根据乐器所演凑出来的音律,可以得知在当时,绝对高音、民族五声七声音阶观念、十二律观念已经形成。难以想象,三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通过各种工具的探索得到了这些音乐分类,并且将音乐传播了下去,大大增强了百姓们的音乐观和艺术观,增加了百姓日常生活的趣味性,同时这些乐器也为商代的统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商代乐器对现代对影响

自商代乐器发掘以来,吸引了国内外对广泛关注。国内对音乐人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有一部分作曲家还原了当时青铜所制的各类乐器进行重新的音乐排版,达到了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碰撞。不仅如此,还有诸多乐器也是从商代发展而来的,比如现代的各类鼓和吹奏类乐器。

结语

商代乐器是我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华夏文明绚丽多彩的体现。它的出土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古代,回到了当时那个繁荣昌盛的商朝。商朝的各类乐器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宝藏,我们应该将其守护和发扬。而商代乐器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源远流长的,我们更应该确立民族自豪感。

面对西方乐器和乐曲的盛行,更应该弘扬中华传统乐器,进一步探索商代乐器的奥秘,把商代乐器的精髓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先秦音乐史》

《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

《中国音乐考古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安阳   甲骨   殷墟   商朝   形制   商代   周朝   组合   铜鼓   青铜器   文物   乐器   种类   千年   乐队   发现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