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广会客厅|“钢轨医生”护航春运平安路

2月2日上午8点,中国铁路太原局太原工务段太原探伤车间的5名探伤工,在石太铁路榆次编组场上紧着的进行着钢轨探伤作业。

作业所在的榆次编组场是南同蒲线、石太线、太中银线等多条铁路线路交会的咽喉地带,冬季电煤保供期间,列车明显增多,钢轨负荷也随之增大。

看似坚硬的钢轨内部,需要钢轨探伤工定期采用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和手工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测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安全隐患,确保线路质量状态良好,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及时调整仪器灵敏度,可疑的伤损信息一定要标记汇报,复核确认,确保不错判、漏判伤损点。”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班长张伟嘱咐着大伙。

寒风袭人,张伟和工友顶着寒风行走在钢轨之间,一个个耳朵都冻得通红,双脚也冻得发麻。编组场上列车通行密集,每次有列车通过,他们都要携带上百斤的设备下道避车。

“滴滴滴……”行至编组场联络线时,钢轨探伤仪发出了报警声,经验丰富的张伟紧盯显示屏的出波情况,细致地对报警处进行反复检查,经过两组作业人员使用仪器校对后,他们确定报警处为轨头内侧核伤,计算伤损大小后赶忙联系线路维修人员进行处置。

探伤工作不仅是体力活,也是一个用脑的活儿,时刻都要思想高度集中,任何一点细微的伤损都不可忽略,零漏检、零误判、零事故是他们的职业底线。

“干我们这一行,就是要精益求精,既不漏探,也不误判。”张伟说道。

身为复转军人的张伟已在钢轨无损检测岗位从业17年,钢轨数据采集分析、设备检修保养等工作他早已熟稔于心。他常说“能及时发现钢轨伤损,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每一趟列车安全畅通,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和幸福!”

中午12时,探伤作业完毕。但作业人员依旧忙碌,每天的户外工作结束后,还有大量数据回放、对比工作等着他们处理。

像张伟一样的钢轨“医生”们,坚守在铁路运输一线,眼看、锤敲、镜照、标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保障着能源动脉的运输安全。


通讯员:孙佳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钢轨   伤损   工务段   太原   作业   会客厅   平安   场上   春运   寒风   标记   列车   铁路   医生   线路   仪器   人员   设备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