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阳气缺乏!中医专家提醒:冬末春初,这样补阳才适用,避免二次感染

现在大部分人都阳康了,但很多人反映比以前更怕冷怕风了,洗澡或者不小心吹吹风,就又不舒服了,甚至还有人出现过这些情况:手脚冰凉,怕冷怕风;腰酸背痛,总感觉脖子后背冷飕飕;有气无力,容易累,没精神;胃寒胃冷,一吃冷的就拉肚子;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其实这些大多数都是阳气不足引起的。

什么是阳气?

《黄帝内经》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对于天地自然,星体运转不息、万物荣枯、四季更迭是依赖太阳的光明和温养;对于人体而言,阳气就好比天上的太阳,阳气在人体生命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天之阳温养万物,使得万物生长化收藏; 人之阳温养机体,使得生命生长壮老已。

阳气有什么用?

阳气维护五脏气机的正常运行,推动气血精津液的循环周流,是生命的原动力。

气化温养

人的阳气温养脏腑经脉,化生和温运精气血精津液,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阳气充足,脏腑调和,则思维敏捷,经脉柔和、张弛自如

卫外御邪

阳气固护肌表,抵御外来邪气,同时又可去除人体内的病邪。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如何保护和振奋阳气

刚刚经历阳过阳康的我们,新一年更要注意休养生息,好好养护身体的阳气。

减少消耗,保阳气

遍观当今,现代生活方式多为损阳的表现,如晚睡晚起、止足户内、好食懒动、长期伏案、夏日贪凉、冬日薄衫等,只要把这些习惯改过来,就是保护阳气了。

做好保暖,护好阳气

颈部、腰部、四肢末端便是阳气循行道路上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近日温度虽然升高了,但是坚决不要露出脚踝、颈部、背部、膝盖等地方,藏好阳气,以防阳气外泄。

养好脾胃,不伤阳气

尽量不吃生冷寒凉的(冷饮、冰冷水果等)、刺激性太强的、太过油腻的食物,或暴饮暴食,为脾胃减负,减少阳气的消耗,不伤阳就是在补阳。

充足睡眠,藏好阳气

冬末春初更要早睡不熬夜,熬夜是非常耗阳气的,给自己充足的睡眠,恢复暗耗的阳气。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常记心间。

多晒太阳,补阳气

养护阳气,最简单的办法便是晒太阳。晒太阳时需注意以下2点:

时间

早上10点前晒,此时阳光温和,能避免晒伤;每次晒15~20分钟,具体以感觉身体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度。晒完后喝点温开水,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

部位

晒头顶: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常晒头顶,可畅通百脉、调补阳气。

晒后背:人体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常晒此处,有助温补阳气、调理脏腑气血。

运动健身,助阳气

阳虚的人,在运动方面建议以缓和为主,不宜大汗。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学学太极、八段锦等这些传统的养生操,简单而且全身也都能活动到,都是升阳气的很好功法。

对症调理,添阳气

可找中医师根据个人情况对症进行调理,或者选择艾灸、穴位贴敷等外治手法,添补阳气。穴位可以选择:大椎、中脘、神阙、关元、肾俞、足三里、涌泉等。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编辑:于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阳气   津液   脏腑   脾胃   经脉   穴位   后背   万物   充足   中医   人体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