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首次北伐时,败得有多惨?仅看失去的11位大将名单就知道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按照诸葛亮出师表的战略构想,“待天下有变”即可发兵北伐。公元228年,魏文帝曹丕驾崩,新帝曹叡继位,整个魏国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于是诸葛亮认为时机成熟,便起兵北伐曹魏。

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均没有成功,尤其是第一次北伐,败的最为惨烈。此战蜀汉折损大将十一员,那是什么导致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呢?

  1. 初战告捷下的阴霾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走祁山路线,攻打曹魏。而曹魏方面,压根就没有任何准备。虽然在演义里,诸葛亮的大名如雷贯耳,但在正史里,却不是这样。

在诸葛亮北伐之前,整个曹魏集团的高层认为,蜀国最能打的就是刘备,现在刘备死了,蜀国没有能打的,掌权的诸葛亮又是个文人,自然不会太过在意。

而曹魏集团的一些文人甚至写信劝降诸葛亮,希望不动干戈就能“收复”益州,例如钟繇、王朗等曹魏集团的名士,都曾写信给诸葛亮。

但是诸葛亮是个志如钢铁的人,他是立志要完成刘备“匡扶汉室,还于旧都”的心愿的,因此他连这些劝降信看都没看一眼。

因此,对于诸葛亮的进攻,曹魏方面是压根没有准备的,驻守在魏国西部的雍凉大军甚至差到被诸葛亮彻底吃掉!

诸葛亮率领大军越过祁山之后,直逼陇右地区,打的魏军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反抗。据史书记载,陇右的五个郡,其中天水、安定、南安三个郡直接向诸葛亮投降了,只有陇西郡和广魏郡还在抵抗,但是,在当时很多人都相信,这两个郡很快就是蜀国的囊中之物。

而魏国对此的反应又是什么呢?《三国志》用了四个字来形容:“朝野恐惧”。

整个魏国上至皇帝曹叡,下至黎民百姓,根本没想到蜀国除了刘备还有一个这么能打的诸葛亮,一时间,朝野震动,惶恐不已。

当魏明帝曹叡询问大臣如何是好时,没有人能提出来解决方案,甚至有人劝曹叡放弃长安以西地区,固守潼关。

这是下下之策,曹叡当然不想这么做,最终,迫于无奈,他出动了曹魏最后的顶梁柱,大将军曹真,率军迎击诸葛亮。

曹真也对能在短时间内吞并陇右大部的诸葛亮产生了恐惧,他也没有必胜诸葛亮的把握,于是他令曹魏军中的宿将张郃也一同出征,两人一路上不停的商量对策。

到达陇右战场后,曹真令张郃率一军与诸葛亮正面对峙,自己则率领一支偏师驻扎眉县防御赵云。

双方对峙了一段时间后,张郃突然从前线赶来要求面见曹真,说自己找到了击败蜀军的方法了。

对峙了这么久,曹真早就认为蜀军无懈可击了,张郃能有什么方法击败蜀军呢?

于是曹真在忐忑的心情下会见了张郃,而张郃的方法,真的让势不可挡的蜀军,功亏一篑了。

  1. 功亏一篑的初次北伐

其实早在张郃面见曹真之前,诸葛亮就发现了蜀军的命门所在,那就是粮草和兵力问题。兵力可以通过后方调到慢慢调集,但是粮草怎么办?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蜀军难就难在这。要知道,蜀军北伐曹魏,走的是祁山路线。

走这条路线,要翻越延绵千里的祁山,山中虽有栈道,但千里山路中只有极少部分有栈道,而且这些栈道年久失修,十分的不稳定,况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没有栈道的路就更不好走了。

军队走山路都是如此困难,更何况那些运粮车,因此粮道上的那些中转站,就成了蜀军重点防御对象了,街亭,就是最接近前线的粮道中转站。

至于街亭守将的人选,蜀军内部其实早有合适的选择了,有人推荐宿将魏延,有人推荐国舅吴懿,在后世看来,这两人都是很稳妥的人选。

但是诸葛亮偏偏力排众议,选择了当时不被他人看好的马谡为街亭守将。

马谡为什么不被人看好呢?其实在当年白帝城托孤之时,刘备就对诸葛亮嘱咐说,马谡这个人“不堪大用”。

但是马谡这个人为人机敏,好读书,有谋略,深受诸葛亮喜欢,时间一长,诸葛亮就忘了刘备的嘱托了。

虽然街亭守将的人选经过诸葛亮拍板,非马谡莫属了,但是下面的反对声还是存在,搞的诸葛亮也有点犹豫了,于是他派了一位稳重的大将王平,率军协助马谡守御街亭。

街亭,是一座临山而建的一座小城,蜀军到达街亭后,王平就建议马谡让军队依托城镇防御,但马谡却不这么认为。

马谡觉得街亭地势险要,是可以利用的地利,如果在平原上的城镇防御,很容易被以骑兵为主的魏军击败,因此要率军上山防御。

王平继续劝阻道,街亭后面的山虽然地势险要,但是出口少且没有水源,在山上驻扎,一旦被魏军包围断了水源的话,那必败无疑。

可马谡回答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正好,兵法云“置死地而后生”,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王平无奈,只好让马谡率领大部队驻扎在山上,自己率领一支小股部队驻扎在山下,以防不测。

当张郃面见曹真之后,说蜀军的弱点正是街亭的防御,他对曹真说道,街亭是蜀军的粮道命门,一旦我们夺取了这里,蜀军就会因为粮草不济而退军。

而街亭守将马谡占山防御,那无疑是自寻死路,我们正好有机可乘。

事情果真如王平所说,当张郃大军包围街亭山并断掉水源之后,马谡军果然时间不长自己溃败了,张郃军轻而易举的夺取了街亭。

虽然山下有王平的小股部队,但是兵力太过悬殊,根本不是张郃军的对手,最终街亭之战以蜀军惨败而收场。

战败了的马谡自知罪责难逃,于是把自己捆好了去见诸葛亮。

诸葛亮本想保下马谡,但是马谡是自己力排众议让他担任街亭守将的,如今战败了自己也难逃其咎,于是下令将马谡和马谡的两个副将张休和李胜斩首示众。

街亭的丢失意味着蜀军粮道被断,粮道断了蜀汉北伐军也就无力再战了,正如张郃所说,此时的蜀军只有撤退一条路可以走了。

而魏军自然也不会就这样放蜀军安然撤退,随即就展开了对蜀军的追击。缺粮的蜀军战斗力下降了很多,因此面对魏军的追击,蜀军损失惨重。

《后出师表》记载,蜀军的很多宿将,甚至当初刘备起兵的老班底,都死在了第一次北伐,比如阳群、阎芝、白寿、刘郃、邓铜、马玉、丁立,算上之前的马谡、张休、李胜,加上退回成都不久后病逝的赵云,蜀汉一共折损了11员大将!

说到这里,有读者朋友就会问,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为何会败的如此惨烈,真的仅仅是因为粮草问题吗?

粮草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一直被忽视了,那就是兵力问题。

  1. 第一次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

兵力,往往是决定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按照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出动了足足三十万大军!

但这比较是小说家言,不必当真,那么我们要从史书上去寻找答案。虽然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带了多少兵马,但是我们可以从各种史料,推断出大概的数字。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之前,蜀汉军的总兵力为“十余万”,去掉在西边防御东吴的部队、驻扎南中的部队,和留守大本营汉中的部队,因此有史学家分析,诸葛亮可以调动的机动部队充其量七八万。

当然这七八万部队诸葛亮不可能全部带在身边的,他们是去攻占曹魏底盘的,占领一个地方肯定要留军防守,比如前文提到已经投降的陇右三郡。

不光如此,陇右的剩余两个郡,广魏郡和陇西郡没有投降,仍然在蜀军的包围之中,因此包围这两个郡也要留相当规模的兵力,再去掉驻守眉县的“万余”赵云军,因此在前线与张郃对峙的诸葛亮手中最多三四万人。

而守御街亭的马谡和王平有多少人呢?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是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街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诸葛亮至少给了马谡和王平一万五到两万规模的军队去守御街亭。

而张郃围攻街亭的部队有多少呢?根据史书记载,光张郃本部就有五万以上的兵力,还不算曹真的后续增援部队!

说到这里,相信读者朋友们都看明白了,蜀军的第一次北伐失利,不光光是粮草问题,兵力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总结:诸葛亮北伐前的陇右郡就有七八万的驻军,初战虽然败了,但加上增援而来的曹真大军,魏军仍旧对蜀军有着兵力上的绝对压制,况且蜀军是进攻方,魏军是防守方,以少进攻多本就不好打,加上粮草被断,蜀军焉有不败之理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魏国   蜀汉   祁山   街亭   蜀国   粮草   史书   兵力   大将   大军   部队   名单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