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宝岛台湾行

文/朱寿江

8年前,应台创园台商韩总之邀,我从南京碌口机场登上了飞往祖国宝岛波音777班机,往东南飞越过浅浅的海峡,2个半小时后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开启宝岛台湾深度游。

韩总是台北人,未到大陆发展前,在台湾做种子化肥生意,经常穿梭全岛,对宝岛全境十分熟悉,犹如一张活地图。在台湾的七天里,由他全程陪同轻松惬意。

1、观摩101大楼

101摩天大楼位于台北市信义路的东端,紧邻着市政府,在周围的楼群中有如鹤立鸡群。从远处看去,它的外形就像是四方的一根竹笋,绿色笋壳,节节拔高。

在不远不近的地方观瞻,它的底部墙面呈现下大上小的梯形;在第27层往上,每8层为一节,墙面略微内斜似将梯形倒置,一共8节,算来中部有八八六十四层,这是被认为吉祥的数字(“八”与“发”谐音),或许还含有六十四爻生生不息的奥义吧;上部第91层之上,是高10层的塔楼;再往上的顶端还有一层,矗立着刺入青天的避雷针。

走到近处细瞧,仰面看不到顶,倒是能清楚地看到:面墙镶着无反射光害的玻璃,在大楼底部与中部幕墙衔接处的正中间,嵌有一个外圆内方的铜钱图案,就像盛开的花儿,四面墙各有一朵。韩总解释说,铜钱图案象征着天圆地方,此楼原为金融中心,所以如花的铜钱又代表着“花开富贵,财源滚滚”的意思;整座大楼结构分明、层层相迭,仿佛竹节拔高,具有“节节高升”的含义,101层则蕴含“超越满分,再上层楼”也就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创意。我不禁暗暗称绝,深深感佩那个名叫李祖原的建筑师设计之妙。音乐是无形的建筑,给人听觉上的享受;建筑则是有形的音乐,给人视觉上的美感。这座拔地昂霄的大楼,就好比是一首雄壮的乐曲,在蓝天下演奏着美妙的旋律;但它确确实实是一座建筑,就有如乐谱中强音的定型,在大地上屹立起伟岸的身躯。

大楼底部5层是商业区,一楼称“101大道”,二楼叫“时尚大道”,三、四、五层分别名为“名人大道”、“都会广场”和“金融中心”。迈步走进一楼大堂,我随即被它磅礴的气势所震慑。那高朗的空间、璀璨的灯饰、巨大的圆柱、自动的滚梯、溜光的地板,无不炫耀着设计的大气、装修的时髦。身处如此高档、豪华的地方简直让人发晕,不锈钢饰板的反光更晃花了眼睛,似乎直要逼出你身上的的局促和谦卑来。我们从第5层进入电梯间。一按电钮,升降机开动,并没有让人感到身体上升而造成的压力,也就是呼吸略微紧了一紧,转眼间已经直达89层,仪表板显示费时仅仅37秒。这不禁令我们大为惊讶——这也快得太离谱了,而且如此平稳。

101摩天大楼是目前全台湾最高的建筑,据说也是世界第二高楼,比上海东方明珠塔还要高。东方明珠塔由3个大小不一的球体组成,而台北101大楼是由10个正方体一层一层堆叠起来,从上面往下看,下面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汽车都如同蚂蚁一般在地上蠕动,而高高低低的房子在我看来就像一块块的积木,一条条河流如同一根根绸带,弯弯曲曲地,奔向远方。我感觉站在101大楼的第89层好像就可以鸟瞰整个世界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于是我们继续向上,又来到91层室外观景台。果然看到的景色比第89层看到的更小,更远,也更壮观。

拍了照片,欣赏了美景,我们准备下楼了。乘上电梯,电梯又开始启动,飞速地向下降,我感觉我的脚下轻飘飘的已经失重了。

参观了101摩天大楼后出来,在大门口看见一对鹤发童颜老夫妻手搀手操着安徽江淮官话向大楼走去,我不禁好奇前去搭讪起来,得知这对老人都年近90岁,老伯姓李,老妇姓孙,俩人都是安徽巢湖人,和我是老乡,1949年春两人在上海复旦大学读大三,阴错阳差被国军赶上船来到台湾,从此湾湾的海峡如一道屏障,老家在那头,自己在这头,50年代初他们在台北结婚安了家,李老伯在台北大学教书至退休,孙阿姨在台北市图书馆工作至退休。1988年两岸解冻后,她们回安徽老家七八次,现在他们的小孙子在上海工作定居,孙媳妇是合肥人。李老伯告诉我: 他们永远都是中国人,巢湖还有不少亲戚,他们已叮嘱子女,他们百年后定要落叶归根,把骨灰埋在巢湖银屏山脚下的父母坟旁。我听后既感动又忧伤。

2、阳明山赏花

台北以东十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极好的去处,名曰阳明山。阳明山原名草山,因山上茅草丛生而得名。明朝的时候,著名的哲学家王阳明在这里隐居,植花种草,专攻学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哲学家,便把这里更名为阳明山。蒋介石1949年逃到台湾,曾在阳明山居住过,张学良将军在此囚禁长达数十年。

阳明山虽与车水马龙的台北近在咫尺,却有种世外桃源之感,在万木葱茏的大山中间,当为台湾的旅游观光胜地。

  阳明山不高,最高处海拔只有四百多米。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而阳明山则是“山不在高,有花则名。” 阳明山群山四合,其形就如一朵一团一抱的莲花。而山中又气候温和,没有严寒酷暑,一年四季景色怡人。特别是到了初春,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和樱花齐放,一团一团一似锦,还有梅花、茶花、桃花、李花、杏花争芳斗艳,整座山简直就成了花的海洋。人们置身其中,胜似步入了仙境,闻着阵阵花香,你的心都会陶醉。

  去阳明山的路很好走,韩总驾山从台北出发,一直向南,途经新店,左转上基隆至桃源县的高速公路,20分钟就可以赶到阳明山。

  在阳明山赏花,韩总告诉我: 要做到”清”、”静”二字。我们选择一个最艳丽的花丛,然后盘腿坐在花丛之中,闭着眼睛轻轻吸一吮一空中飘散的花香。那个时候,感觉到整个人已经融入了花丛里,我浑身的细胞也随着花香在山间弥漫。那种感觉,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在都市的高楼或街上绝对不会体会到这种感觉。

  人与自然本来就是浑然一体的,人从自然中来,也应该回到自然中去。那样,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本真。可是现在,能让我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地方太少了,自然之中,能被我们掠夺的都已经掠夺,能被我们改造的都已经改造,留下的只有掠夺和改造后的人工痕迹。阳明山的花,生长在一片净土之上,可世界各地的游人纷至沓来,又让这片净土失去了往日的安宁。而在阳明山漫山遍野花丛中,可以听到鲜花们窃窃私语,声声低吟。

3、日月潭漂流

从台北出发沿着东海岸往南到达台南,然后由台南经过高雄,沿着西海岸一路往北,我们特地去了日月山和日月潭。

日月潭,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就有,是宝岛台湾最大的湖泊,而且这个湖泊在日月山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云雾缭绕,碧水潺潺。

坐在游轮上,游轮驶向中心岛,那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隔成了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北边圆圆的,南边弯弯的。

我不知道是因为日月潭,而命名了日月山,还是日月山而孕育了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是台湾中央山脉的一粒明珠,阿里山和玉山中一个天然翡翠吊坠在宝岛的胸膛。如果我们从高空俯瞰日月潭,日月潭就如同一颗明珠,散落于群山环抱之中,是如同蓝宝石一样,美丽而迷人,熠熠而闪耀。

那是我第一次乘坐豪华游艇,也是我第一次登上宝岛,更是我第一次真实看到了课本上的日月潭。

是如此的清澈透底,是如此的目不暇接。你看,那湖光山色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那一声汽轮鸣笛如同一个长者欢迎你;那一口口新鲜的空气如同甜蜜的爱情在照进现实;你品,那日月之精华汇聚在日月潭之中。

雾气飘来飘去,湖水随风摇曳,轮船抚触着湖水,湖面泛起涟漪。

人在游轮上,游轮在湖中行,湖在群山中,山在天地间。

四面是山,满眼是绿,重山迭峰,峰峦叠嶂。湖中有岛,水中有山,岛上有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上得游轮,畅游在日月潭之中。下了游轮,登上了码头,看见了“日月潭”三字,方知此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汇聚成一体。

我领略过泰国的普吉岛风土人情,我目注过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穿行如梭的船只,我登陆过誉为中国的夏威夷和马尔代夫的三沙市永兴岛,我歌颂过新疆赛里木湖“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的美称,我却至今念念不忘日月潭。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课本里的那个美好留下了念想,终于实现了。

或许,是那高山上的湖泊,不可思议的大,不可想像的干净,不可言喻的清澈。

或许,明明是湖泊却称潭,一个明字分开就是一个日一个月。

又或许,是那一年四季分明,一天二十四时,湖景随着人走而变换着不同的影像。

又或许,是那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风景,湖水澄碧,环湖皆山,水天一色,山水一体。

日月潭,山依偎着水,水映照山,是如此的安祥,是别样的和谐。日月潭之美,在于仙美飘逸灵动;日月潭之高,在于山顶之上峻峰之间;日月潭之灵,在于天地之间日月之中。

许多年后,我依然忘不了日月潭,如同昨天一样,美丽的日月潭清新的展现在眼前,那秀丽风光无限好,那童话般的仙境,那烟雨朦胧,山林朦胧的日月潭之行,是我人生中一次震撼心灵的朦胧之旅。

4、登顶阿里山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上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这首歌每个大陆人都耳熟能详,同时也把阿里山记在心间,去台湾旅游,阿里山是必去的地方之一。

上午八时,从住宿地番路出发去往阿里山。公路两侧都是山峰,私家车沿着山路盘旋而行,左拐右拐,摇头摆尾,才知昨晚韩总准备的“避晕药”并不是笑话。

路过一处山谷,右侧是一大片碎石覆盖的河滩,左侧山旁则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韩总告诉我,这里是前些年台风引发水灾现场,小楼都是政府统一盖的。韩总的提示引起我的注意,那场由台风造成的灾害曾牵动两岸人民的心,我们记忆深刻,今天亲眼看到现场仍感到震撼。

两侧山峰越来越高,盘山公路千回百转,一侧是高山,一侧是深壑,小车就行驶在峭壁旁,向下看是万丈深渊,虽然路边有护栏,我们又坐在车里,仍然令人胆战心惊,头晕目眩。眺望远处的山头,峰峦叠翠,云雾缭绕。近看左右山坡,树木繁茂,满目苍翠,在和缓的山坡可以看到一片片茶园,也可以看到山里人家。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到达阿里山景区,这里是森林小火车的车站,也是旅游的服务区,有停车场。

阿里山应该是这片国家森林公园的总称,坐落在台湾中部嘉义县境内,是玉山的支脉,由十八座大山组成,主峰塔山海拔2600多米,游览区也都在2200多米以上。

我们步行爬山,为的是多看看阿里山的景色,山坡出现一片树林,一棵棵粗壮的树干齐刷刷立在那里,还有几颗巨树高高的指向蓝天,我很惊讶,从没看到这么粗的树,忙着照相。韩总告诉我,这树很普通,就是是红檜和铁杉,一会到神木你会看到真正的树王。山路曲折,我们一会走大路,一会走小路,一会登石阶,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路过森林铁路,看小火车通过。走到一处路边观景台向对面眺望,只见眼前云雾缭绕白茫茫一片,远方的山峰时隐时现。我想这就是阿里山云海,我们行进的路上时而有些轻雾,其实我们就行走在云雾的上面。阿里山正是花期,一棵棵樱花、紫荆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花卉争芳斗艳,一座座楼房宾馆掩映在绿树中花海里,我们边走边看,边照相录影,就像在美丽的山水画中游览。

神木是一处长满巨树的山坡,一棵棵粗壮的树干参差排列,昂首矗立,英姿挺拔直指蓝天。树头则连在一起,只漏下些许斑驳的光影,此处阴郁蔽日,凉气森森,树林中还有座日据时期立的树灵塔,更增加了萧森的气氛。此处树木的年龄都在千年左右,有两棵巨树如塔般立在其中,坡下那棵树旁,立有嘉义县政府用中英文写的标牌:“阿里山香林神木,树种:红檜,树高:45米,胸围:12.3米,树龄:约23”。较高处的另一棵,树龄也在以上,人们走在这巨树林里显得很渺小,真如蚂蚁一般。两千三百年,那可是战国时期,它就站在这里,阅尽世事沧桑,饱经风霜雨雪,顽强的生长着,不屈不挠。它能躲过日本人的斧锯,生长到今天,让我们一睹它的风采,真是幸之又幸,称其为神木一点不过。神木具有中华民族的性格,纵观世界民族,林林总总,五千年一脉相承的有几个?神木在看着我们,祈福海峡两岸早日月圆人圆情未了。

观赏完神木,我们顺着山坡的步道下行去往神木站。步道是木质楼梯,曲折迂回,顺着山坡搭建,道旁仍有一棵棵巨树出现,每棵树上都有小标牌,写着树种和树龄。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边走边观赏景色,一直下到神木站,然后坐上森林小火车回阿里山站。森林铁路依山而建,迂回曲折穿行在林木间,一路上广播喇叭一直介绍两侧的风景,特别是有关神木的故事。

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在山里住上一晚,所以没有欣赏到阿里山的日出和晚霞。以后若有机会,我一定要补上这次的缺憾。

宝岛台湾之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 台北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数以万件的国宝,垦丁美丽的风光,台北夜市著名美味的小吃……无不在我心中收藏。但愿在有生之年,乘坐高铁不受任何拘束再次来到宝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宝岛   台湾   日月潭   神木   阳明山   阿里山   巢湖   台北   山坡   大楼   散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