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科技高峰,建功航天强国「钛评」


航天事业发展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飞行控制技术是支撑航天事业发展的核心关键领域之一,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用年轻的肩膀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推动我国航天飞行控制技术和任务支持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新时代的十年,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每次重大航天任务都是飞控难度再升级、技术领域再跨越,很多状态没有先例可遵循、没有经验可参考。如是,这群青年科技人才咬定“关键”不放松,不达“自主”不罢休。他们历时5年,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我国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控软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他们操控探测器精准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区,创造了9分钟内速度从20000千米/小时降为0米/秒的奇迹,“绕、着、巡”三大目标一步到位。他们在我国没有先验轨道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实现世界首次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进 行近距离光学成像,为后续我国行星际深空探测验证了充分可靠的轨道确定与控制技术。


向世界展示中国航天的自信从容和中国航天人的青春样貌,飞控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有着自己过硬的工作作风。他们保持永不止步的奋进状态,把重大任务当舞台,在挑战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始终以顶格的标准、满格的状态战斗在任务一线。他们保持永不退缩的冲锋姿态,扛起管好、用好、保护好国家重要太空资产的使命职责,迎战各项任务中遇到的临时状况,让太空探索脚步迈得更稳更远。他们保持永不倦怠的拼搏常态,把平时当战时,积极应对复杂未知的太空环境风险挑战。



今天,数百公里高的近地轨道上,中国空间站散发着璀璨的光;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表面,玉兔二号在月背进行着巡视勘探;2亿公里外的火星表面,祝融轻盈行走,五星红旗格外鲜艳……无数梦想拔节生长,美好希望竞相绽放。年轻的飞控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刷新中国人进军太空的新高度。航天强国,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建设成功。



来源 | 科技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乌托邦   航天   火星   科技人才   强国   中国   轨道   太空   群体   中国航天   状态   关键   青年   我国   世界   技术   科技   高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