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余国的政权机构

夫余国自西汉中后期建立后,随着其统治的逐渐稳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国家的政权机构也得形成,由于夫余的社会经济形态属于典型的农业生产,而且相对中原落后很多,因此其政权机构也相对简单。

两汉时期,夫余国已经发展到了极为成熟的奴隶制阶段。其社会统治阶级由国君、诸加和豪民三个阶层组成。

国君是最高统治者,国君有国玺,上面刻有"濊王之印"。国君的职责主要是为农耕生产承担责任。假如国家长期遭受水灾、旱灾、造成粮食减产,就要归咎于国君,其命运往往是退位或被杀害。国君死后,君位的传承实行嫡长子世袭制。由嫡长子继承,无嫡长子或嫡长子不孝,则由诸加共推次子或庶子中择立。

图源网络

诸加是掌握夫余国政权的主要官吏。官员是以六畜为官名,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加"就是官的意思)。夫余之所以用六畜命名主要官职,主要是由于六畜在农业生产落后的夫余社会属于财富的象征,而诸加正好为农耕畜牧财富的占有者,夫余社会中财富和权利二者是统一的。

诸加之外,还有大使,大使者、使者等比较低级的官吏,同诸加一道处理朝政。夫余政权的行政区划也是根据诸加的势力来划分的,主要有"道"和"邑落"两级。道,由诸加管理,道大的统辖数千家民众,道小的也统辖数百家民众。如果有敌人入侵,诸加直接领导和指挥作战。道下是邑落,各邑落的头领主要是"豪民",是最基层的统治者和剥削者,豪民统辖和控制着众多的"下户",直接役使和占有其劳动所得,而且在作战时"下户"还要供给粮秣军需。下户是奴隶,从事生产劳动或作奴役仆,其人身没有保障。"豪民"是奴隶主,他们可以随意杀掉奴隶,有时还杀掉数百人殉葬。

夫余政权统治的基础是身份自由的"国人"。"国人"是军队的基本组成部分,国人随诸加当兵作战,各级奴隶主都注意拉拢"国人",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夫余王位居为大使时,就轻财善施,使得很多国人归附于他,成为他后来登上王位的重要原因。为了统治稳固,夫余政权设置了简单的国家机器,拥有一支由诸加直接控制,"国人"自备铠仗、弓矢刀矛等武器充当士兵的军队。

夫余人使用的兵器,现今出土的有:西岔沟墓地共出土青铜剑71把,榆树老河深墓地18把,帽儿山墓地有铁剑出土,铁箭囊、铁甲胄、护心镜、镞、还有金属制品的车马具等都有所出土。

图源网络

夫余人在作战前,经常要先祭天,杀牛看蹄,以卜吉凶。由于夫余地处东北中部,肥沃的黑土地使得夫余人有着较为富裕的社会经济,这使得夫余人生性谨厚,不善于武功,因而夫余的军事不是很强大。

夫余在都邑各地多以"员栅"作为城防设施,用防止外敌的入侵。其城大多为圆形,由栅而筑,与牢狱相似,在城内设置统治机构,如宫室、仓库、牢狱等。

为了镇压各种反抗,夫余还设有监狱。刑罚十分严酷,杀人者死,将罪犯的家人全部罚为奴隶。在每年腊月举行的祭天仪式上进行审判,处置囚徒罪犯。规定凡偷盗者,罪犯要按所偷盗物品价值的20倍赔偿。男女淫乱,妇人妒忌,都要处死。其中对于憎妒的处罚最为严酷,罪犯不仅要被处死,而且还要抛尸夫余国的南山上直至尸体腐烂。如果罪犯的家属要收尸,就要向官家交纳牛马。

夫余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在东北各民族中,夫余与中原王朝的关系非常密切。两汉时期,夫余作为中原王朝的一个藩属,归玄菟郡管辖。王莽当政期间,曾遣使四出,颁布新朝印绶,其"东出者,至玄菟、乐浪、高句丽、夫余"。由此可知,西汉时期,夫余就已经归附于中原王朝。夫余国就已经受到西汉政府的册封。

东汉王朝建立后,夫余仍然一如既往地臣服朝贡。

汉代,夫余王国归玄菟郡管辖。公元前82年,汉王朝赐夫余王葬用玉匣,由玄菟郡交付夫余。王莽建立新朝后(公元9年)将全国的称王者改称为"侯",并派出使者来到玄菟郡收回西汉王朝颁授的印绶,换发新的印绶。公元10年,匈奴来犯,王莽命令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包括夫余在内讨伐匈奴。其结果遭到周边民族的反叛抗争。更使元年(公元23年)九月,绿林军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当年(公元23年)十月,刘玄定都洛阳,翌年(公元24年)又移都长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很快定都洛阳,即为东汉光武帝。《后汉书》卷八五《扶余传》中记载了建武年间,东夷诸国皆来献见。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冬十月,夫余王派遣使节朝贡,奉献方物,光武厚赐答报夫余,从此,夫余与东汉王朝的朝贡关系"使命岁通"。

从史书记载来看,夫余和东汉王朝之间的往来频繁。夫余第一次与东汉政权交恶是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夫余初次攻打乐浪,寇抄乐浪步骑七八千人,杀伤吏民,之后再度归附东汉。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夫余王派遣嗣子尉仇台,谒阙贡献,东汉天子安帝刘祜赐尉仇台印绶金彩,至此,夫余以朝贡的方式缓和了与东汉政权之间的关系。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中原动乱。公孙度利用东北较为安定的条件,建立了长达50年之久的公孙氏割据政权。公孙度采取安抚、和亲政策,同周边少数民族保持友善的关系。汉献帝之初,夫余归附于公孙度。当时,东北民族中高句丽和鲜卑势力比较强大,公孙度为了控制高句丽和鲜卑,采取了利用夫余的势力牵制二者的策略,拉拢利诱,使夫余王尉仇台归附辽东郡,与公孙家族通婚。魏明帝青龙中期(234-237年)曹魏调毌丘俭为幽州刺史征讨公孙渊。于景初二年消灭公孙氏政权,统一北方。在这一过程中,夫余向曹魏提供军粮表示友好关系。

晋时,夫余由驻在襄平(今迂阳市)的东夷校尉管辖。当东部鲜卑的首领慕容廆领兵攻打夫余时,西晋王朝派兵帮助夫余,攻打慕容廆,并赎回被慕容廆卖到中原的夫余人,下令禁止贩卖夫余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王莽   国君   公孙   政权   印绶   王朝   中原   东汉   罪犯   公元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