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婚后第一次跟蒋介石回到奉化溪口,原配毛福梅是何反应?

1927年12月,蒋介石得偿所愿,迎娶了宋美龄,与之举办了婚礼。

按照他家乡奉化的习俗,宋美龄应该与他到奉化叩拜列祖列宗,才算是正式进了蒋家的门。

可是要回奉化,蒋介石与宋美龄却不得不面对一个人——蒋介石的原配妻子、现在则是“离婚不离家”的毛福梅。

毛福梅虽然已与蒋介石离婚,可是因为毛福梅在家里对内尽心侍奉蒋介石的母亲,对外则乐善好施,因此哪怕蒋介石与宋美龄成了婚,也不妨碍蒋氏家族和乡里人对毛福梅很是认同,依旧将她看做蒋介石的原配。

而初来乍到的宋美龄,反而是个新来的“陌生人”。因此蒋介石与宋美龄此次回家,必须妥善处理好他们与毛福梅的关系。

那么,蒋介石与宋美龄回乡之后,是如何与毛福梅相处的,原配毛福梅又是何反应呢?

蒋介石与宋美龄


一.蒋介石与毛福梅的矛盾

毛福梅出生于奉化,是十九岁时嫁给蒋介石的,当时比蒋介石还要大五岁。

没错,这就是典型的包办婚姻。当时旧中国还未摆脱封建思想,像她这样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小小年纪嫁给对方的女子大有人在。

而毛福梅也从未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也没读过多少书,自从嫁到蒋家,便只是按照当时的所谓妇道料理家务,照顾年少的夫君。

放在那时候,这已经是个相当完美的农村妇女了。只要蒋介石愿意和她好好过日子,便能过上太平美满的一生。

可是蒋介石却没有这么做。在那时,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已经引起了民众的不满,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革命当中,蒋介石年纪虽小,却也不甘于现状,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蒋介石


而因为他父亲早逝,家里没有人庇护,蒋介石也过着被人欺凌的生活。因此与毛福梅结婚才半年,他便决意离开农村出来闯荡。

他先是考入了浙江武备学堂,后来又进入当时军事院校的最高学府保定军校。自此之后,蒋介石步步上升,甚至获得了到日本留学的机会。

这个过程中,蒋介石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份地位,更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在大城市中,蒋介石接触到了诸如自由、平等等与封建观念截然不同的新式观念,而他这段包办婚姻,在他看来更是显得腐朽而落后。

再加上当时蒋介石与毛福梅分居已久,蒋介石对这个大他五岁的姐姐一样的妻子,心里越来越厌恶。在蒋介石看来,他已经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他必须反抗。

蒋介石


这种想法在后来已经发展到有些叛逆的地步,他之后连风月场所的姚冶城都能带回奉化老家,可是对于毛福梅,蒋介石却总是冷脸相待。

这一点,我们能在蒋介石1921年6月9日的日记中看到他当时的心境——“见毛氏而心惊,见其亲戚心尤不快也。”

是的,连毛福梅的亲戚,蒋介石都产生了反感。更有甚者,他与毛福梅生养的蒋经国非但没有成为他与毛福梅之间感情羁绊,反而也不得蒋介石的喜爱。

不过蒋介石毕竟生在封建家庭,他在爱情婚姻方面虽然表现出了叛逆,但孝的观念还是深入他的骨子里,他对母亲的感情也极深。

他母亲当年守寡,家里非常困难,可是为了供蒋介石去保定军校读书,他竟然为儿子拿出了100个银元,这显然是母亲长年累月艰难积攒出来的。在这件事情上,蒋介石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已经无以言表。

蒋介石


而毛福梅虽然得不到蒋介石的爱,却被他的母亲强烈地依赖。毕竟她长时间帮蒋介石的母亲操持家务,侍奉时也尽心尽力,在朝夕相处之中已经越来越讨蒋介石母亲的喜欢。

这样一来,也就导致毛福梅在蒋家的地位非常稳固,哪怕蒋介石想和她离婚。

在1918年后,蒋介石的日记中对毛福梅开始流露出一种既怜悯又憎恨的感情,而这两种感情的原因却都是一样的——毛福梅根本不同意与蒋介石离婚。

其实蒋介石对毛福梅,也并非一丝内疚也没有,毕竟毛福梅虽然不讨她喜欢,本身却是没有犯什么错的。有些时候,蒋介石也会在日记里反省一下自己,比如1919年4月8日的日记中,蒋介石便说他送毛福梅与蒋经国回老家时,“于吾心实有疚”。

而他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不可忽视——“然夫妇不如意,亦无可如何”。

没错,蒋介石对她的愧疚,也只是短暂的。因为两人感情的不如意,蒋介石很快又会再次对毛福梅产生厌恶,对她冷脸以对甚至拳脚相加。

其实蒋介石与毛福梅的矛盾,确实是不可调和的。毛福梅虽然贤惠,但在蒋介石眼中,她已经是自己必须摆脱的封建束缚的象征,所以蒋介石一定要和毛福梅离婚。

可是面对蒋介石想要离婚的想法,一向温和顺从的毛福梅,却坚决反对蒋介石离婚。不仅如此,连蒋介石的族人和他的母亲,也都站在了毛福梅这边。

没办法,毛福梅太符合大家封建观念中的完美形象了,更不用提蒋介石的母亲对毛福梅还形成了依赖。

因此哪怕蒋介石把小妾姚冶诚以及夫人陈洁如带回家,毛福梅的家庭地位依旧稳如泰山,以原配夫人的身份自居。

可是直到宋美龄出现,这一切却发生了改变。1927年12月,蒋介石决定迎娶宋美龄,毛福梅无奈,只得同意离婚。

宋美龄


二.蒋、宋二人第一次回溪口

虽然与蒋介石离了婚,但毛福梅还是得到了“离婚不离家”的承诺,依旧作为主妇住在蒋家老宅丰镐房,并与蒋介石以兄妹相称。

不过在毛福梅心里,还是坚持着从一而终的观念,哪怕离了婚,也依旧将自己视作蒋介石的原配,并一直对蒋介石的行迹处处关注,为他祈福祝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说起蒋介石与毛福梅离婚,大家或许会有个疑问:蒋介石面对小妾姚冶诚和之前的夫人陈洁如,都没有与毛福梅离婚,为何到了宋美龄这里,这婚却非离不可呢?

宋美龄的家境在当时是很多人都羡慕不来的,她的父亲宋嘉树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进步人士。而宋美龄的教育也得到了其父的重视,她年纪稍大一点,便被父亲送到美国接受了非常先进的教育,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

而从美国一回来,宋美龄立刻便成为了上海的一颗闪耀的明星,活跃于民国的政坛之上。

宋美龄


宋美龄太出众了,她的相貌,她的社交能力,她的学识才华,都让她成为了一朵名流男士们争相追求却可望而不可即的交际花。

而在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举办的一场晚会上,应邀参加的蒋介石,看上了宋美龄。他当时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让宋美龄成为自己的妻子。

这是因为蒋介石爱她吗?恐怕不然,只是宋家如此权势和财富,是他所需要的,宋美龄的社交能力,也将会弥补他个人的一些空缺。

由于宋美龄家世和自身的优秀,她是决然不会允许有别的女人与自己共享蒋介石的,因此蒋介石与毛福梅的婚,自然也非离不可。无非是宋美龄的要求,也正中蒋介石的下怀。

1927年9月28日,毛福梅与蒋介石正式离婚了,此事还上了《民国日报》,瞬间在舆论中搞得沸沸扬扬。

宋美龄


而两个多月后,也就是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社会各界的名流皆来参与。而毛福梅因为流程需要,却要被迫暂时搬离自己住的地方,可想而知,她的内心有多么难过。

按照奉化的民俗,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之后,必须要回奉化省亲、拜见列祖列宗,走一个“进门大礼”。

可是这个时候,“离婚不离家”的毛福梅,可是还住在蒋家老宅丰镐房里,宋美龄回去免不了要面对她。

关于这件事,蒋介石特意提前与宋美龄讲清楚,并将宋美龄下榻的地方安排在武岭头的一所别墅乐亭(又叫文昌阁)。

对此,宋美龄内心倒没有很在意。因为她知道,毛福梅无论从出身、相貌还是到文化素质,都无法与她相比,因此也根本不可能对她形成任何威胁。更何况蒋介石一直将毛福梅视作封建婚姻的象征,早欲与她离婚。

也因为这个原因,宋美龄对毛福梅表现得十分大度,对蒋介石几乎没有丝毫为难,反而处处扮演好了一个知心妻子的角色。

宋美龄


蒋介石回乡,通常会选在两个时间——一者是他生日的时候,目的是为了避寿(寿辰时节避而外出,以躲避亲友的庆贺);另一者是清明的时候,即回乡扫墓。

如果是清明扫墓,毛福梅便会让下人到田野中采撷一些新鲜的艾青,并做成艾青团子给蒋介石;如果是回乡避寿,毛福梅则会把之前贮藏起来的多余艾青做成点心,作为蒋介石的早餐。

而此次回乡,蒋介石也心知毛福梅必会给自己做艾青团子,于是早早便起了床。

宋美龄有赖床的习惯,所以蒋介石起来的时候宋美龄还未醒。蒋介石便利用这个时间差,悄悄步入几百米外的丰镐房,品尝毛福梅给其制作的团子。

宋美龄、蒋介石


而吃完之后,蒋介石又悄悄返回,这时候的宋美龄仍然没有起床,所以对此事毫无所知,蒋介石的属下,自然也会对此事守口如瓶。

除此之外,毛福梅还会特地派丰镐房的帮工、蒋介石的族弟蒋周峰替他给蒋介石送些芥菜干、臭冬瓜等家乡菜。

这些都是蒋介石爱吃的菜,而每次安排送菜时,毛福梅也会特别叮嘱蒋周峰:要先生亲自来接。

很显然,送家乡菜之事,毛福梅也不愿让宋美龄察觉。而蒋周峰自然领会毛福梅的意思,每次都不负所托。

蒋介石那边,也默契地在听到“周峰来见”的通报时,亲自出来接菜,对周峰还执礼甚恭,每次都会说一声:你辛苦了。

宋美龄


而蒋介石每次这么做,自然不是因为他对毛福梅还有什么感情。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心中对毛福梅有所愧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次他毕竟带了宋美龄回来,对于毛福梅,他还是要给些尊敬的。

宋美龄这边,对毛福梅其实也怀着同样的心情。所以一到溪口,她便命副官上镐房把账房先生叫来,让其把她从南京带来的人参、皮料等贵重礼品“面交”给毛福梅。

而账房先生与蒋周峰也一样对此心领神会,知道此事不能让蒋介石知道,因此对此事从不泄露,所以也导致蒋介石一直被蒙在鼓里。

至于毛福梅这边,在收到宋美龄送来的礼物时,心中也一阵感慨——这宋美龄果然是大家出身,出手不凡,对自己也给足了面子,自己还能有什么话说呢?

于是在蒋介石与宋美龄在溪口老家上山祭扫祖坟,又在家中祭拜祖堂时,虽然少不了一些繁琐,但也顺顺当当,没出什么差错,毛福梅更是没有让他们不高兴。

宋美龄这边也是心情大好,不仅夸赞了溪口的美好风光,还如亲姐妹一般对待毛福梅,以姐妹的口吻相称,相处大为融洽。而毛福梅这边,自然也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对宋美龄盛情款待。

可以看出,蒋介石与宋美龄事前所下的功夫基本都起到了效果。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面对这件难以料理的家务事,蒋介石与宋美龄表现出了过人的处世本领和胸襟。

而毛福梅看到这对新人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以及宋美龄出手之大方、气质相貌之出众,恐怕也得在心里自叹不如、且无可奈何了。

蒋介石


她能看得出,宋美龄对她们虽然总是有礼,但举手投足之间却洋溢着一种与她的身份相貌相符的自信。宋美龄自信背后的这种底气,是蒋介石选择她的原因,也是她能配得上蒋介石的原因。

对此,毛福梅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三.蒋介石回乡避寿

1934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公历10月31日),是蒋介石的生日。按照他的习惯,这次他又要回溪口避寿了。

这一天,溪口格外地热闹。溪口街上到处是喧闹的锣鼓声与通明的灯火,沿岸之人熙熙攘攘,蒋介石与宋美龄所下榻的乐亭前的沙滩上,则是一番舞龙盛景。

蒋介石从小便对舞龙很是喜欢,看着眼前十多条布龙腾跃纵横,争奇斗胜,他不由连连叫好,脸上露出喜悦的神采。

舞龙结束,蒋介石便高兴地让副官赏每条布龙十个大洋。这时,宋美龄却与蒋介石想法不同,忽然插话道:“他们很辛苦,每条赏10元太少了。”

蒋介石


蒋介石一听,也觉多给些也不错,于是改口让副官赏每条龙20个大洋。

后来有一天,蒋介石想见自己的胞姐瑞春一家,与是便把瑞春家三子一女、还有一些孙辈都给派车接到乐亭来了。

一见瑞春的外孙女王株凤,蒋介石也面露喜悦之色,笑着问她现在几岁了,是否有上学等。而当他听王株凤回答现在还没读书时,蒋介石便道,都十二岁了还不上学,应该赶快读书,下次他还要来考外孙女的学业。

而这个过程中,宋美龄也一如既往地亲和而有礼,无论对谁,她都笑脸相迎,将糖果分赠给每个人。对于小辈,她更是出手大方,逢谁便送几块银元作为见面礼。

后来王株凤离开乐亭,从宋美龄那出来去看望舅婆毛福梅时,毛福梅便问孩子们,宋美龄给过他们什么。

孩子们不明毛福梅的心事,一个个抢着回答,王株凤对舅婆说:“有糖果,还有洋钿。”

毛福梅一听,心里当下咯噔了一下。她再一次感到自己与宋美龄之间的差距,一阵难过涌上心头,不由感慨一声:“那边舅婆有钱,我这个舅婆穷啊!”

四.毛福梅的离世

其实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第一次到溪口时,毛福梅用一桌饭菜盛情招待他们。一方面有蒋介石与宋美龄处世智慧的缘故,另一方面,也与她善良大度的本性有关。

当时蒋、宋二人结婚,毛福梅在家中操持着各种事宜。通常来说,家里出了这种事情,下面的人总是免不得会说几句闲话。

可是毛福梅家中的工人却几乎没有一句闲言碎语,之所以如此,其实与毛福梅平日里做的善事大有关系。

当初蒋介石离开毛福梅出国留学,后来又打拼事业时,毛福梅在家中却做着另外一些事——她虔诚礼佛,一直关心村里的发展,村里缺粮食,她便号召大家一起捐赠粮食;路和桥需要修缮,他便主动帮村里修路筑桥。

而在儿子的教育上,她也一直以善为先,总是教导蒋经国一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蒋经国


她的这些作为,大家都看在眼里,也都对她既感激又尊重。无论她有没有与蒋介石离婚,在大家心目中,都永远是蒋家的女主人。

后来,蒋经国娶了苏联的蒋方良为妻。毛福梅特别为儿子高兴,她一生的婚姻是令她遗憾的,所以儿子能有完整的婚姻,对她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慰藉。

而当她看到蒋经国与蒋方良在自己面前漂漂亮亮地举办了一场中式婚礼时,她的内心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与喜悦。

可惜毛福梅的命实在不好。1939年,正是抗日战争打得最为激烈的时候,而日本人也盯上了蒋介石家,派出6架飞机对之丧心病狂地轰炸。而毛福梅也在这场轰炸中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时众人寻找许久,都没有找到毛福梅的遗体。最后还是在蒋家的后墙,挖出了一具血肉模糊的遗体,并通过手上的金镯子确定了她的身份。

而蒋经国得知这个消息,当下悲痛万分,立刻赶回溪口,有几次因为悲伤过度,差点昏死过去。最终,心情沉重的他将“以血洗血”四字刻于石碑,立于那挖出她遗体的蒋家后院中。

蒋经国


至于蒋介石,最终却没有出席自己原配妻子的葬礼,若毛福梅泉下有知,内心不知又会如何悲痛与无奈。

不过有件事,则算是蒋家对毛福梅的一种补偿。也就是1948年时,蒋家在重修族谱时,以蒋介石母亲之义女身份,将毛福梅加入到了族谱之中。

纵观毛福梅的一生,也只能用可悲、可叹来形容了。

编辑:小仙

责编:林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奉化   原配   乐亭   蒋介石   回乡   婚后   封建   蒋经国   母亲   感情   婚姻   毛福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