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紫苏,大大用处

紫苏古代则称荏,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李时珍《本草纲目》: “苏乃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紫苏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古籍中有不少记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苏子雀甚嗜之,必须近人家种矣。”

从古至今紫苏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紫苏是一生直立草本植物。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长7-13厘米,宽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膜质或草质,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贴生柔毛,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与中脉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显突起,色稍淡;叶柄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长柔毛。

紫苏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较好的砂质壤土、壤土、黏土上均能良好生长,适宜土壤pH6.0-6.5。较耐高温,生长适宜温度为25,但高温伴随干旱时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大。开花期适宜温度21.3-23.4

紫苏的药用采摘分苏叶苏梗2种。苏叶宜在夏、秋季节采收叶或带叶小枝,阴干后收贮入药;亦可在秋季割取全株,先挂在通风处阴干,再取叶入药。苏叶以叶大、色紫、不碎、香气浓、无枝梗者为好。苏梗分为嫩苏梗和老苏梗,6-9月采收嫩苏梗,9月与紫苏籽同时采收者为老苏梗。采收苏梗时,应除去小枝、叶和果实,取主茎,晒干或切片后晒干。苏梗以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好。


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紫苏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B2。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强增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紫苏叶具有发表、散寒、理气的功效。此菜适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病症。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健康人食用能强身健体、泽肤、润肤、明目而健美。气表虚弱者忌食。

参考文献:

1.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2.章绍尧,丁炳扬主编;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浙江植物志总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1993.12,168-169

3.卢隆杰,苏浓,岳森.珍贵的多用途植物——紫苏.现代种业2005

4.雷焱霖,黄宝康,郑汉臣.家庭百草园系列之三紫苏.CNKI;WanFang2009

5. 《中药学》- 紫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紫苏   柔毛   壤土   基部   胡萝卜素   浙江   用处   适宜   紫色   生长   植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