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游记(3)伊祁山摩崖石刻路线

人们到伊祁山,一部分为了烧香拜佛,还有一部分为了探险寻秘,都说伊祁山有摩崖石刻,但是摩崖石刻在哪里,好多人并没有找到,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寻找伊祁山的摩崖石刻。

前天发过的游记,让大家记住庙宇群的车神庙,寻找摩崖石刻就是从这里开始。从车神庙向下走有一条小路,顺着小路向左转,不久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石碑,石碑记载的是这里曾经有一座寺庙法华岩寺,建于清康熙年间,但是现在看不到任何痕迹,石碑上方有一座小庙,此处有石刻,具体内容看不清了。

从石碑继续往前走,隐隐约约的小路,紧贴着石壁,下面就是悬崖,掉下去就直接到了山脚,再也回不了家了,因此一定要小心。

这是岔路,向上难行,向下好走

走到一岔路,一条隐约向上有路另一条向下的小路比较明显,但都是比较难走,或者说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先是选择向上爬,没有多久,看到地上有一绳子,应该攀爬者丢在这里的,向上看,悬崖上似乎有人工用石头砌的墙,我把着灌木上去,先到一个小平台,这里还有一个石槽,看样子这个小平台曾经有人居住,石槽应该是盛水的。

从小平台向上看,有方洞,从方洞上去,明显感觉就是一间房,因为这里的墙面上有白灰刷过的痕迹,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剥落,墙上还有几个圆孔,是否是支撑房顶的,这里原先一定有人居住过,并且距离现在不会很久。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具体什么人在这里修行。



这里应该是人们说上洞下洞吧。在下洞的石壁上发现有人题诗“一路巉岩携伴登,芒鞋踏入白云层,深松古洞堪高卧,昨日诗人今日僧”,作者,五公山人。五公山人,名王余佑,明末清初人,曾多次到访伊祁山一心高僧,据说伊祁山多处留有其石刻,但只有这里能够清晰的看出原石刻内容。有关王余佑可以百度。

从这个看似五公山人住过的上洞下洞下来继续向前,可以说是没有路了,披荆斩棘,尽头是一石头房子,也不知何人所居,峭壁悬崖上,别说在此居住,爬过来都是胆战心惊。

又返回到岔路口,向下,也是危险重重,稍有不留意,就有可能滚落山崖,也就不到百米,忽见一洞,这个洞就是人们传说的朱和尚洞,洞口不大,洞内也不是很是宽敞,我猜想只是山里人放羊避雨之处,洞口有赑屃驮石碑,此处赑屃明显与其他庙宇赑屃不同,不但驮石碑还驮着整个大山,因此显得赑屃疲惫不堪,石碑上的字迹已经风化不认,赑屃的头也用现代水泥稍加修饰,有水泥板刻有现代人:侯仲山 侯康 侯勇 仝砌。应该是山下侯各庄人修复了赑屃和朱和尚洞。山洞周围是否有石刻也没有看清,但有钟乳,形态各异。


据说朱和尚就是朱元璋,曾经在山下的铁雀寺出家,附近的马各庄就是朱元璋的夫人马大脚的家。传说只是传说,朱元璋安徽人,不大可能在小时候就到河北,是否朱和尚是南北朝时期的宝志和尚,宝志和尚神仙一般,云游天下,无所不至。也有说是朱元璋孙子朱允文曾避难于此,出家为僧,才逃过了他叔叔朱棣的追杀。都是故事。

从朱和尚洞往下有什么,好像没有路,因此只能结束这次寻幽探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祁山   摩崖   石刻   石槽   山人   石壁   石碑   小路   悬崖   和尚   游记   路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